李端芹丨我的高考岁月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又一年高考来临,不断有考生和家长咨询考试事宜,那种焦虑,那种希冀,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曾几度参与高考。忆往昔,峥嵘岁月,当年的高考可谓是“马作的卢,弓如霹雳”,惊心动魄不亚于上战场。当年,我喜欢看路遥的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时时鞭策着我,我决心不再成为第二个高加林,我发誓我要跳出农门。
我出身农民家庭,祖辈没有几个能摆脱掉土地的束缚,父辈们成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小时候的我喜欢阅读,我的作文一直受到老师的青睐,所以高中阶段我就选择了文科,选择了它就等于选择了吃苦,为了把那些政治概念、历史事件、地理名词烂熟于心,我几乎是手不离卷,即使是在家休息也不例外。记得又一次,母亲让我帮她烧火做饭,我一边看书,一边烧火,看到着迷处,竟把书本当柴火塞进了灶台,等我清醒过来,为时已晚,整本书早已变成一团灰烬,我后悔不已。母亲发现后,安慰我说:孩子,不怕,书烧了,咱们再买新的,你可不能把身体熬坏了呀。我点头答应着,思维继续驰骋。
那时,农村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养头猪,喂几只羊。你可不能小视它们啊,那可是农村人的银行呀。1982年第一年参加高考,那时高中两年制,学期短,备战时间仓促,而且考前还要参加县里的预选,全校2个文科班仅仅预选上8个同学(我算其中一个幸运者),言下之意,本年度唯8个应届毕业生有资格参加高考,当年高考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不用说,我的第一次高考以近百分的悬殊败北。高考失利后,父亲鼓励我复读,以待来年再战,我再三考虑还是答应了父亲。
暑期过后,我怀揣着父亲交给我的30元钱(复读费),再次来到学校参加复读,那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每周几块钱的生活费都拿不出,父亲在家侍弄一块菜地,每每卖点钱补贴家用,母亲在家养猪喂羊。看到父母的操劳,我每逢周末,都要回家帮父母劳动,父亲看我读书不易,就不让我插手家里的活计,我实在于心不忍,就偷偷地把羊牵出去放,那时,我家养了两只羊,一老一小,我家的羊很老实,从不乱跑,你把她栓在哪儿,她就在哪儿吃草,所以我很放心。
每逢放羊的日子,我都要带本书出去,我把母羊拴在村前一条小沟旁,让她们静静地在哪儿吃草,我呢,就顺势躺在河沟边柔柔的草坪上静静地看书,那些晦涩的政治名词,枯燥的历史事件就是在那个时候刻在我的脑海里的,至今记忆犹新呢。那条长满青草的小河沟,那只陪伴我走过艰苦岁月的老绵羊,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1983年7月份,经过一年的艰苦储备,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如木兰奔赴战场一样豪壮,三天的考试瞬间结束,这一年,仅仅因为一门数学,再次让我名落孙山。但我已经感觉成功就在眼前,我的总分距离当年录取线仅5分之遥,我分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暑假过后,我再次背起行囊踏上复读的征程。这一年,我为自己制定了目标,找准了方向。一个个无声的夜晚,一道道难记的公式定理,一篇篇枯燥乏味的古文,都掩藏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遇到困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情景就会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数学是我的弱项,于是,我就买来数十张白纸,裁剪装订成册,找来高中阶段全册教材,一题题,一节节,一章章,题无大小,逐个过关,历经三月,终于完成厚厚一本习题集。从那以后,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且冲到班级前列。那年高考,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历史性突破,高达108分(总分120),为高考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皇天不负有心人。1984年那个酷热的7月终于来临,我怀着满满的信心第三次踏入高考的考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以469分的成绩被一所师专录取,从此,我的命运被改写。三年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 者 简 介
李端芹,男,淮北市濉溪县人,一九六五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业余从事文学创作,网络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有多篇稿件被市县报刊采用,出版文集《山风吹来》。系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