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鸥、浮鸥、鹳、鹮与鸬鹚等10种鸟类/湖北鸟类资源10种/李鹏琪018/20201119

燕鸥、浮鸥、鹳、鹮与鸬鹚等10种

1.白额燕鸥

学名:Sterna albifrons

英文名:Little Tern

形态特征:体小(24厘米)的浅色燕鸥,游禽。夏季头顶、颈背及过眼线黑色,额白,冬季头顶及颈背黑色减小至月牙形,翼前缘黑色后缘白色。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褐色杂斑,尾白色而尾端褐色,开叉较小。

虹膜褐色;喙黄色具黑色,幼鸟夏季喙端或黑色;脚黄色。

生态习性:栖居于海边沙滩、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沼泽等内陆水域附近的草丛、苇丛及灌木丛中,以及沿海海岸、岛屿、河口和沿海沼泽与水塘等成、淡水水体中,近海无人岛礁等处。

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食。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湖北各地均有分布,夏候鸟。

2.普通燕鸥

学名:Sterna hirundo

英文名:Common Tern

形态特征:体型略小(35厘米),游禽。尾深叉形,繁殖期头顶全黑色,胸灰色。非繁殖期上翼及背灰色,尾上覆羽、腰及尾白色,额白色,头顶具黑色及白色杂斑,颈背最黑,下体白色。飞行时,非繁殖期成鸟及亚成鸟的特征为前翼具近黑色的横纹,外侧尾羽羽缘黑色。

虹膜褐色;喙冬季黑色,夏季红色或全黑;脚偏红色,冬季较暗。

生态习性:栖息于平原、草地、荒漠中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河口、海岸和沿海、沼泽与水塘。

常呈小群活动。频繁的飞翔于水域和沼泽上空。主要以小鱼、虾、甲壳类、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常在水面上空飞行,发现食物,则急速扎入水中捕食,也常在水面或飞行中捕食飞行的昆虫。

保护级别:湖北省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主要分布湖北中东部平原湿地,旅鸟。

3.灰翅浮鸥

学名:Chlidonias hybrida

英文名:Whiskered Tern

形态特征:体型略小(25厘米)的浅色燕鸥,游禽。尾叉很浅,繁殖羽额黑色,上体浅灰白而胸腹灰色。非繁殖羽额白色,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下体白色,翼、颈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于头顶黑色,腰灰色,无黑色颊纹。

虹膜红褐色。嘴和脚淡紫红色。爪黑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

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水面和沼泽地上。有时也吃部分水生植物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湖北各地均有分布,夏候鸟。

4.白翅浮鸥

学名:Chlidonias leucopterus

英文名:White-winged Tern

形态特征:体小(23厘米)的燕鸥,游禽。尾叉很浅,繁殖期成鸟的头、背及胸黑色,与浅灰色的两翼和白色的尾成明显反差,翼上近白色而翼下覆羽为黑色。非繁殖期成鸟头后具灰褐色杂斑,上体浅灰色而下体白色,与非繁殖期须浮鸥的区别在于白色颈环较完整,头顶黑色较少,杂斑较多,黑色耳覆羽把黑色头顶及浅色枕部和颈背隔开。

虹膜暗褐色。嘴红色,冬季黑色。脚红色,冬季暗紫红色。爪黑色。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内陆河流、湖泊、沼泽、河口和附近沼泽与水塘中。有时也出现在沿海沼泽地带。

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小鱼、虾、昆虫、昆虫幼虫等水生动物为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蝗虫和其它昆虫。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鸟。

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鹱科 Procellariidae

5.褐燕鹱

学名:Bulweria bulwerii

英文名:Bulwer's Petrel

形态特征:体小(28厘米)的烟褐色鹱,游禽。全身黑褐色,下体较淡;嘴黑色;尾长而窄;呈楔形。翼上有一条淡色带,和黑色的飞羽呈明显对比,即使远距离飞翔时仍然可见。另外飞翔时两翅朝前弯,头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暂的散开。

生态习性:温带海洋鸟类,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动。繁殖期则栖息于沿海海岸和海种小岛机器附近海面。性甚活跃,长时间在海上飞翔。喜结群,常成群活动。

繁殖期6~8月,主要以各种小鱼为食。

保护级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数据缺乏(DD)。

分布:我国主要见于福建沿海岛屿以及台湾和广东沿海岛屿,数量稀少,不常见。湖北省内罕见。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鹳科 Ciconiidae

6.彩鹳

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a

英文名:Painted Stork

形态特征:体大(100cm)的大致为白色的鹳,涉禽。胸具黑色带,两翼黑白色,尾黑,嘴黄 而下弯,头部裸露皮肤偏红。繁殖期背羽沾粉红。飞行时两翼黑色,翼上大覆羽及翼下覆羽具白色宽带,其余翼上覆羽则具狭窄白色带。亚成鸟褐色,两翼黑,腰及臀白色。

虹膜-褐色;嘴-橘黄;脚-粉红。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边浅水处及其附近沼泽和草地上,非繁殖季节也常出现在农田和耕地,偶尔出现于沿海海边和盐碱地上。营巢于水域附近的树上或城镇附近。

结群繁殖于水中树丛。于池塘、湖泊及河流的水边取食。主要以鱼为食,但也吃蛙、爬行类、甲壳类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吃少许植物性食物。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数据缺乏(DD)。

分布:湖北省较为少见,2017年9月在武汉府河有记录,旅鸟。

7.黑鹳

学名:Ciconia nigra

英文名:Black Stork

形态特征:体大(100厘米)的黑色鹳,涉禽。通体黑色,仅胸部、腹部、翼下三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内侧白色,黑色的羽毛具有金属光泽,亚成鸟的上体褐色而非黑色。

虹膜褐色;喙红色;眼周裸皮红色;脚红色。

生态习性:繁殖期间栖息在偏僻而无干扰的开阔森林及森林河谷与森林沼泽地带,也常出现在荒原和荒山附近的湖泊、水库、水渠、溪流、水塘及其沼泽地带,冬季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河岸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在农田和草地。

主要以鲫鱼、雅罗鱼、团头鲂、虾虎鱼、白条、鳔鳅、泥鳅、条鳅、杜父鱼等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虾、蟋蟀、金龟甲、蝲蛄、蟹、蜗牛、软体动物、甲壳类、啮齿类、小型爬行类、雏鸟和昆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级别(VU)。

分布:湖北各湿地环境均有活动,长江以南为冬候鸟,长江以北为旅鸟。

8.东方白鹳

学名:Ciconia boyciana

英文名:Oriental Stork

形态特征:体大(105厘米)的纯白色鹳,涉禽,体态优美。两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红,眼周裸露皮肤粉红。飞行时黑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与纯白色体羽成强烈对比。与白鹳羽色类似,但是个体显著较大,眼周及喉部裸皮红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红色。

生态习性: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的居民区,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

主要以鱼类为食,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夏季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以鱼类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秋季还捕食大量的蝗虫,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级别(EN)。

分布:湖北各湿地环境均有活动,冬候鸟,部分地区有繁殖个体。

鲣鸟目 SULIFORMES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9.普通鸬鹚

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

英文名:Great Cormorant

形态特征:体大(90厘米)的游禽。周身几乎全部黑色而具有绿褐色的金属光泽,繁殖期头后具白色丝状羽,下胁处有一白斑,非繁殖期这些特征消失。幼鸟体羽为褐色。虹膜红色;喙灰黑色;脚黑绿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宽阔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常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为食。常站在水边岩石或大树上等待食饵。

以各种鱼类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

保护:湖北省级,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湖北各地均有分布,旅鸟,部分为留鸟。

停于电线上的普通鸬鹚(李鹏琪拍于沉湖)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10.彩鹮

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

英文名:Glossy Ibis

形态特征:体型略小(60厘米)的深栗色带闪光的鹮,涉禽。体羽褐黑色并有金属绿色光泽。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

虹膜褐色;喙黑色;脚褐色。

生态习性:喜沼泽、稻田等湿地环境,繁殖于高大乔木中。。

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保护:国家Ⅱ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数据缺乏(DD)

分布:湖北较为少见,近年来在府河湿地有记录,迷鸟。

今日说的10种鸟,除了鸻形目鸥科的几种燕鸥、浮鸥之外,其他种类容易识别。湖北有分布记录的鹱形目褐燕鹱、鹈形目彩鹮、鹳形目彩鹳3种,是相当罕见的迷鸟或旅鸟,识别特征极为明显,野外不易认错,有趣的是,彩鹳、彩鹮在武汉府河均有分布记录。鲣鸟目普通鸬鹚、鹳形目黑鹳、鹳形目东方白鹳亦为“好认”,这3种在湖北属于季节性常见鸟类,比如近年来,武汉观鸟会成员在白沙洲连续5年监测到黑鹳。

我认为只看到图片或者描述的时候不易识别的,便是普通燕鸥与灰翅浮鸥两种。2015年夏,我在汉江中下游调查的时候拍到一种鸥,由于距离与光线原因,拍到的照片极为模糊:

2015年夏,李鹏琪拍于谷城

当时它俏立杆头,我赶紧拍了几张自以为拍到识别特征的照片后便赶往下一个点,又只记得它飞起来尾巴分叉,至于腹部是不是黑色竟是没有细看。对于这样一张照片,这样一只模糊印象的鸟,当晚我便开启了查书模式,当看到普通燕鸥时,那个描述极为相像:整个头顶黑色(对了),脚偏红色,尾深叉型(细细一想,好像叉的没那么深),然后夏季普通燕鸥嘴基红色(好像全部是红色又有点黑),竟然是越看越不像,接着翻书,当看到须浮鸥(现在名为灰翅浮鸥)的时候,感觉又有点像,毕竟除了额头黑色以及尾浅开叉之外,它的嘴巴颜色也是纯粹的黑红,腿颜色与描述也是极为相符,便记为须浮鸥。

后来细想,我这认鸟略显粗犷,哪有只凭一图一印象便确定未知鸟名的道理!不觉冷汗涔涔,抱着求教态度问了一位资深“鸟人”,那人一问地方,一看照片,便直说此鸟为灰翅浮鸥,我顿时惊讶,对着识别特征辨别了大半晚上的成果,别人一眼一问便知,我得问问他是怎么判断的,然而他的回答极为简单:夏天了,他体型小。大概这就是“鸟人”吧!看得多了就容易认了!

再后来,接触了很多鸟人,看了很多鸟,才发现当年那“鸟人”经验之丰富,识别功底之扎实,不得不佩服。其实识鸟,便是一个“多”字,多走,多看,多拍,多想,多记。看得多了,认得的鸟也就多了。难得的,是持之以恒的那份热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