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周六 | 当你读完《黄金时代》却哭笑不得时,你才真正读懂了王小波

今日豆瓣评分8.8分,10332人评价

简介:本书收入王小波颇负盛名的三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其中《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故事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正面书写对“性爱”“自由”的追求,反思人的生存现状,并彰显了人性中的自由与本真。王小波说:“写《黄金时代》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

关于作者
王小波(1952-1997),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插队,做过民办教师。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王小波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原文摘录
1.当时陈清扬也想大哭一场,但是哭不出来,好像被人捏住了喉咙。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真实就是无法醒来。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么,下一瞬间她就下定了决心,走上前来,接受摧残,心里快乐异常。
2.问题不在于破鞋好不好,而在于她根本不是破鞋。就如一只猫不是一只狗一样。假如一只猫被人叫成一只狗,它也会感到很不自在。现在大家都管她叫破鞋,弄得她魂不守舍,几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3.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亮,天上还有鸽子在飞。鸽哨的声音叫人终身难忘。此时她想和我交谈,正如那时节她渴望和外面的世界合为一体,溶化到天地中去。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那实在是太寂寞了。
悦读者荐

只有读过王小波的小说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文学青年甘愿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

蓝色周一 |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从思想中得到快乐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

王小波杂文集:一个人独处时,真正的快乐来自思想的乐趣 | 《思维的乐趣》

在小说这个可以天马行空的语境里,王小波畅快淋漓地讲述着不仅向往自由还时时刻刻践行着自由的“二愣子”青年王二的故事,或荒诞或极致或幽默或叛逆。总之,王二能做出你敢想却不敢干的所有“坏事儿”,甚至“坏”到超越你的想象,却如同你自己也真正做了一样,并且跟着一起得意叫好。

《黄金时代》收入在王小波的小说集《王二风流史》中,讲的是王二满二十一岁后发生的故事。小说很短,情节也很简单,背景是上世纪60和70年代,主角是王二和陈清扬。一般来说,孤男寡女的,总会有点什么事儿发生,因为那个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人物,又注定了这个男女故事非同寻常。比如通篇是色,却色而不淫;处处犟嘴讲理,却圆而不滑。我们从三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一、这是一个逻辑的故事

逻辑从王二“严密”论证陈清扬为啥必须是“破鞋”开始。明明严肃到一本正经,却又让人爆笑不已,比如敦伦和郭伦的那段对比。就像是很较真地把人给骂了,还骂得文明得体端庄大方。因此,王二不光精,还贼精,有点儿北京话说的蔫儿坏的意思,对,王二本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被分配到云南做知青的。

陈清扬接受不了自己明明不是知青却被“稀里糊涂”的安排到云南边疆像知青一样,明明不是破鞋却被当作破鞋,所以不得已去成为破鞋;同样,王二明明存在,却被别人当作不存在,所以他就逃走成为不存在(腿长,跑得够快,还不回头),而在想证明自己存在的时候,也一定要在“不需要”自己存在的场合出现。

王二和陈清扬的关系之所以能维持,是因为至少有个人可以倾心相谈,和而不同,所以有建立“伟大友谊”的基础。无论这个友谊是身体还是心理的,都是纯粹的,仗义的,不会因为得不到就诬陷、看不到就虚构,甚至还会为了维护彼此的利益愿意做出奉献和牺牲。

二、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在那个极端男权,极端压抑的时代,人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都是混乱的,情感是隐秘的,不可说,甚至要忽视其存在。当然虽然现在也并不平权,大众情绪也积累了不止一层。所以三十年后,时代已走向极度开放,人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就清楚了吗?不必然。每每到反智的段落,总会想到马尔克斯,他是魔幻现实主义,王小波则是荒诞现实主义。

一对男女为证明原本不是破鞋,又不得不通过“搞破鞋”而完成破鞋的自我认同的故事,像极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写闺怨诗的抒发和借喻。而两者完全不同的是,王小波是借壳表达对当时反智时代的抗争和暗讽;闺怨诗则是对被上层权势“抛弃”的哀叹和求宠。

三、这是一个女性主义的故事

王二和陈清扬相差5岁,但心理年龄却不止5岁。王二有智商,有色商,却偏偏没有情商,爱情的情。所以尽管和陈清扬在章风山“作案”无数,情感上他依然是个憨憨,二十年后重逢陈清扬,再敦“伟大友谊”还是如此。而陈清扬虽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被当作“破鞋”,但她对自己情感和欲望的认知是越来越清晰的。

在第一次和王二以行动证明是“破鞋”的时候,陈清扬问王二: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从起初的为了“伟大的友谊”搞破鞋到极端压抑下情欲的释放再到后来差一点爱上王二,陈清扬的自我认知、性意识的觉醒及对欲望的感知都是渐进式上升的。也是因为这个没有同步缩小的差距,虽然陈清扬有在一两个瞬间爱上王二,但王二从来没有得到过陈清扬,并且在重逢后永远失去了她。
读张爱玲的《小团圆》时,想到王小波对张氏的评价;读王小波的小说,也想到张爱玲。两人完全不同的性情和文字风格,呈现了外显和内在互为反向的矛盾规律。张爱玲看似孤傲,写尽人世的落寞悲凉,但内藏悲悯,烟火与柔情始终贯穿着她的灵魂;王小波看似吊儿郎当的二混混,实则潜藏着对现实禁锢的反抗、睥睨和戏谑。一个柔弱,一个刚强;一个内收,一个外放,呈现的都是人面对世界的不同态度和方式。无论何种,在被生活缓慢槌打的过程中,有所支撑和依托,不虚度年华即足够。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冬天快乐,周六自由随心日快乐!
缤纷周日 | 看明白《小团圆》,就读懂了张爱玲
悦读者:伊朵尔

编辑:流火

审校:冬舜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