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中医彭坚治疗头痛经验
铁杆中医彭坚治疗头痛经验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和众多有效的方剂。彭坚教授将头痛归纳在新的六经辨证下。按照方证病机对应的原则进行治疗。
太阳病属于表证、热证。头痛若表虚者,必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后背痛项背强几几,用桂枝加葛根汤。若表实者,必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后头痛用葛根汤。
少阴病属表证、寒证。头痛若表虚者,恶风寒、脉缓弱,用桂枝加附子汤;四肢厥冷,因血行不畅、阳气不能通达者,用当归四逆汤。若表实者,恶风寒、反发热、脉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阳明证属里证、热证。若阳明腑实头痛,则口渴、大便秘结、脉沉实,用承气汤;因若阳明经头痛,则汗多、口大渴等,用白虎汤;若后头痛,用葛根芩连汤,若阴虚有热头痛,则心烦不眠,用酸枣仁汤。
太阴病属里证、寒证。头痛若干呕吐涎沫者,用吴茱萸汤;若再痛经,或痛久体虚,用温经汤;四肢厥逆,用四逆汤。
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证。头痛一般偏于头部两侧,可用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偏实热者,用大柴胡汤;偏虚寒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厥阴病属于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头痛可用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外治法则有头风摩散,用之治疗阵发性头痛。
头痛属于虚证者,一般是隐隐而痛,属于实者,一般是胀痛、剧痛;属于痰湿者,一般是晕痛、昏痛;属于血瘀者,一般是刺痛。
宋某,女、43岁,2011.3.14就诊。自述后脑勺、头部两侧疼痛多年,西医排除颈椎压迫、高血压病,按照神经性头痛治疗2年无效。发作严重时恶心欲呕,全身发冷、发热。患者头痛2002年开始发作,近10年中每月即大发作几次,平时头晕,两太阳穴及后头部隐痛,须按压方舒,月经及白带正常,舌质淡红,薄白苔,脉沉细。现已发作2天。
处方:柴胡18g 黄芩15g 半夏10g 党参15g 桂枝10g 白芍30g 葛根50g 川芎10g 天麻10g 生姜10g 红枣10g 7剂
3.21日二诊:患者头痛显著减轻,方已对证,原方加减做丸剂巩固疗效:桂枝30g 白芍60g 葛根90g 半夏30g 川芎60g 全蝎60g 天麻30g 白参30g 土鳖虫30g 白芷60g 蜈蚣50g 细辛15g 黄芩30g 柴胡30g,1剂为蜜丸,每次9g,每天2次。连服2剂药丸,随访半年多未再发作。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的正方。原文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心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原文四大主证,七大或然证,为后世医家采用“方证对应”的临床思路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案从发作时忽冷忽热、恶心欲呕、痛在两侧来看,显然属于少阳病、小柴胡证;从后头痛和按之得舒,以及舌脉来看,兼见太阳病桂枝加葛根汤证,故将两方合用,再加川芎活血止痛、天麻祛风定晕,一诊即获疗效。但病程近10年,“久病入洛”,故二诊加虫类药搜剔顽邪,防止复发。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 铁杆中医汤方实战录,版权所有归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