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教育随笔:缺少惩戒,教育将难以美好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等,散文集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
随笔
据说这是“教”的甲骨文写法。
有官二代富二代,我是教师二代。因为特殊原因,六零年左右,我的母亲肄业于大荔师范。还隐约记得自己小学时的一篇作文,说的是理想,我写的是“民办教师”。你可以嘲笑:小孩子看到的就以为是全世界,她的眼睛看到多远,她的心就有多大……
缺少惩戒,教育将难以美好
张亚凌
据说甲骨文中“教”是会意字,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教”字因而被形象地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学习算术。如此说来,不就意味着“惩戒”原本就是“教育”与生俱有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突然想起邹韬奋。他在中华职业学校任英文教员期间就有自己独特的“罚站教育法”,他的学生华罗庚若干年后回忆起当年情形还连说“厉害”。20年后华罗庚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他的绝招就是“把学生挂在黑板上”,算不出不能下来。
笔者真的不知道邹韬奋、华罗庚的学生们里,有没有心理承受能力差,觉得损伤了自尊产生极端行为的,只能推测,教育中的惩戒在当时可能没有被强烈排斥。师生殊途同归,也算可爱的师承。
眼下呢?
禁止老师体罚学生的各种规定出来了,对,是“体罚”,却把“惩戒”吓得缩头缩脑。精准感受、认知一下,谁都明白“体罚”至少不能完全等同于“惩戒”,却都乐意一刀切地矫枉过正,为了避免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堵死了教育的成长与发展。此举很是荒唐,无异于为避免发生火灾而不允许任何照明措施的存在。
孩子小不是放纵的理由,调皮不是肆意破坏规则的幌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更不是助纣为虐的借口……凡事皆有度,孩子成长中的行为更不能例外,而必要的“惩戒”就是看守各种规则最近的堤岸!“惩戒”的后面才站立着班规校级,再往后面就是坚不可摧的国家铁律。
惩戒就是提醒督促孩子们遵守规则敬畏规则,让他们提前预感到践踏规则必将受到严厉的惩戒。果真能达到那个目的,校园暴力就不会屡禁不止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我一直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深信不疑“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只会千疮百孔,哪里会走向美好?只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也得牢记泰戈尔的诗意提醒,“只有热爱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愿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家长像家长,各就各位,各司其责,就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