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和人生:价值投资的三个阶段
这里我们接着来讲价值投资。
想要一个领域的关键要素,可以从这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痕迹,价值投资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最开始是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还有运营业绩的数据,去计算出那些被低估的股票,然后赚这一部分被低估的差价。这种价值投资称为“捡烟蒂式”的投资,就是去寻找那些便宜的,还有一点多余价值的公司。也是巴菲特最早采用的投资理念。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直接通过计算就可以发现的被低估的公司越来越少。受查理芒格的影响,巴菲特就转换了理念,从寻找被低估的公司,变成寻找那些能够稳定成长,拥有护城河的公司。
巴菲特关注的护城河更多是静态的护城河,比如无形资产(包括品牌、专利、特许经营权等等),成本优势,迁移成本,网络效应这些。有这些护城河的企业很难被颠覆,所以就会有比较长期的成长空间,也是基于这个理念,巴菲特投了喜诗糖果、可口可乐这些公司,赚到了很多倍的收益。
但是这种投资理念也有它的范围性,像巴菲特投资的那些行业,其行业变迁的周期都是比较长的,所以护城河可以保留非常长的时间。
但是在一些新兴的领域,比如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就是很快的。那巴菲特不擅长在这些领域寻找有护城河的企业,所以他早期很少投资科技类的公司。按照他的说法,创新多对社会有更多好处,但是对投资有更多风险。
所以在更迭比较快的行业,更重要的是寻找动态的护城河,主要就是创新能力,能不能够持续迭代,甚至自我颠覆。
这是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中颠覆式创新的一个核心逻辑,通常来说既得利益者很难有创新的动力,因为创新意味着降低交易成本,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不创新,在行业变迁的时候,就很可能被别人颠覆。与其被别人颠覆,还不如自己颠覆。所以那些能够自我颠覆的公司,才是真正拥有动态护城河的公司。
很多企业因为无法自我颠覆,所以被别人颠覆了,比如诺基亚,百度。
很多企业因为敢于自我颠覆,所以能够持续领先,比如谷歌、腾讯。
前面我们讲过,价值投资的理念也适用于人生。
如果对于公司,动态护城河是创新。那么对于个人,动态护城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