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大松滋做客,别的东西可以不稀罕,地道松滋菜包你吃到不想走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小溜的武汉室友来我大松滋做客了,作为东道主的我自然是要带室友吃吃喝喝啦。我们大松滋别的不敢说,也没什么好稀罕的,可是地道的松滋菜还是有那么百八十道的,小溜这就来选几道特色松滋菜给大家介绍介绍,包你们吃了都不想走了。
杜婆松滋鸡
来我大松滋要是没吃过地道的松滋鸡,那你这趟就等于白来了,毕竟松滋鸡的美味实在是不允许你错过。杜婆松滋鸡又叫杜家鸡、沙道观鸡,因为这独特的松滋鸡的做法是沙道观镇一位姓杜的婆婆研发出来的。小溜今天就要带室友去位于乐香大道的《杜家鸡》餐馆,去吃本地最正宗的杜婆松滋鸡,毕竟小溜我是没有这个厨艺做出这么正宗又好吃的松滋鸡口味的。
做正宗的松滋鸡需要以下四大必备要素:
第一大要素是正宗的杜家鸡一般选用2-3斤重的当年散养的土公鸡仔,超市或者菜场买的吃饲料的鸡,味道是远远赶不上这种农家吃谷物、虫子长大的走地鸡的。
第二大要素就是一定要用今年自家新收的豆瓣酱来炒松滋鸡,松滋人做菜就是这样,可以不加任何其他调料,但是不能缺少豆瓣酱,炒任何大菜都不能缺少自家晒得豆瓣酱。
第三大要素是正宗的杜家鸡是一定要用新鲜的本地青椒垫锅底,一只2-3斤重的鸡,需要配上4个本地青椒,随意将青椒切成大块,垫在火锅底部。
第四大要素一般只有会吃的本地人才会知道,这可是小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松滋人压箱底的秘密了。我们一般还会特意交代老板加一根本地老黄瓜切块垫底,别看老黄瓜生吃起来一点都不好吃,但当成熟的老黄瓜充分吸收了松滋鸡鲜香麻辣的汤汁后,软烂的老黄瓜的美味就彻底被激发出来了,而且黄瓜的清淡汁水也可以为鸡肉解腻,这就是为什么松滋鸡怎么吃都不觉得腻的原因了。
清蒸鱼糕
如果你作为一个外地人第一次去松滋做客,热情的松滋东道主为你准备了这道松滋鱼糕,那么恭喜你,在老板心里你一定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因为在我们这,鱼糕可是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摆酒席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不是说这道菜有多么珍贵,而是这道菜看似简单,做工却十分复杂,没个8年、10年打鱼糕经验的师傅,可做不出这么细腻弹嫩的鱼糕来。虽然超市和菜场也有卖的,但是味道却不如自家打的好吃,主要是外面买的鱼糕用料没那么实在,所以一般普通人家里都是事先把打鱼糕的食材备好,然后请专门打鱼糕的师傅来家里打糕,给师傅出手工费。
听名字就知道鱼糕的主要食材是鱼,打鱼糕的师傅用的是新鲜的草鱼,要想把一条草鱼完整的肢解开来,只取鱼肉部分,留下完整的鱼骨架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常考量师傅的刀工,片下鱼肉后,还要双手拿到将鱼肉剁到细腻顺滑,吃不到卡喉咙的细鱼刺,不少人尝试着剁个十分钟,双手就已经累到没力气了,可是鱼糕师傅却是要不停歇地剁上半小时以上,才能将鱼泥剁好。再加上少量的剁好的肥肉泥和鸡蛋清,拌上葱姜、清水,调味料等配料和匀,摊成平摊的长条糕状再上蒸锅上蒸熟,快出锅前师傅会直接用手往热气腾腾的鱼糕一面抹上新鲜的鸡蛋黄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看到的鱼糕有一边是黄色的了。
瓜叶和渣羹
和渣,很多人都说它是正宗的土家风味菜,其实不然,各地美食总是相互借鉴又有着各自特色,小溜今天说的这道瓜叶和渣是聪慧的松滋人民在土家和渣的基础上,经过本土改良后而成功研发的正宗松滋特色菜。这道菜羹中用的瓜叶是新鲜的南瓜叶尖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别看南瓜叶表面毛乎乎的,还很扎手,把表面带刺的细皮剔除掉,里面的茎叶吃起来口感还是很不错的,吃完口中还带有一丝清甜。
和渣其实就是用泡发的黄豆磨成的豆渣,去菜场买3块钱的和渣就可以煮出一大锅美味,往买来的豆渣中加适量的盐,用小火煮开至锅中冒泡后,将清洗干净的南瓜尖叶剁碎放进去一起炖煮即可,出锅前再加适量的香油和鸡精调味。别看瓜叶和渣的做法简单,吃起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大家平时吃惯了奇珍佳肴,夏天的时候来一碗清淡的瓜叶和渣羹解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豆芽炒豆皮
光有菜没有主食怎么行?今天我们不吃白米饭,小溜给大家介绍一道我们这边的特色主食——豆芽炒豆皮。大家可别误会,小溜要说的这个豆皮不是武汉很出名的那道糯米外面裹着蛋皮的早餐豆皮,而是我们当地用荞麦和大米摊的豆皮。松滋荞麦豆皮还是比较出名的,因为它不仅好吃,有着和宽米粉类似的口感,而且荞麦豆皮里面的用料有荞麦粉这种粗粮,具有抗癌,降“三高”的保健功效。豆皮不但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用汤煮着吃,所以松滋这边很多会过日子的老年人,大早上都会在家煮豆皮来做早餐吃,按他们的话说“在家吃点汤汤水水的豆皮子,浑身都是热乎的。”
制作正宗的松滋荞麦豆皮,也有三大要素:
第一是用料要好,做正宗的荞麦豆皮一定要用当年新出的籼米,陈米不行,新鲜的籼米自带一种稻谷的清新味儿,荞麦、绿豆、黄豆也一定要精心挑选,个头小的,瘪了的不要,当年新收的个头饱满的才行。
第二是火候要控制好,摊豆皮一定要用农家土灶烧的柴火来摊才香,柴不能是硬柴,硬柴火候太大,豆皮容易糊,也不能直接用稻草,稻草烧的太快,火力也不足,摊豆皮的人也没闲工夫分心去管灶里的柴禾,本来手上的活就已经够忙的了,最好是用小树枝和树叶子,比稻草经烧,火候又不至于太大烧糊豆皮。
第三就是在这个“摊”字上了,摊出均匀厚薄的豆皮还是需要一点真功夫才行的,小溜的奶奶就是一把摊豆皮的好手。奶奶一般是用猪油膘的肥油往锅里均匀的抹上一圈,再用勺子舀一勺豆浆进去,并快速地用竹制的刮片抹开,奶奶摊的很薄且匀称,挨着锅底的豆皮不一会儿就卷边了,奶奶便快速地用手接开豆皮的一角,轻轻地撕起来后再给豆皮翻个面,摊好的豆皮要趁热用刀切成丝状端出来摊开晾晒,风干了也就不好切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