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用赚很多钱我也爱你呀”|“娃,你考试不及格妈妈很难再说爱你呢”
这次疫情,让不少家人重新具备了「全家人“好好相处”」的条件。
家长们平时忙工作,神兽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以往的亲子关系如果还算和平相处的话,这两个月的朝夕相伴相信各位姐妹都有种「想把孩子丢出去」的冲动!
原因无他,就是搞不明白这「停课不停学」孩子是听不懂人话还是咋地,怎么就如此洒脱敢一边上网课一边玩游戏呢?
学习都学会了?
考试都考好了?
还是未来大学、毕业工作有着落了?
总结一个词就是:焦虑。
众所周知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再有比中国父母更操心孩子学业的爸妈。
在我们青青莲子的个人成长营里,其实不少妈妈有焦虑过:
孩子才一二年级成绩就很差怎么办呀?
孩子静不下心写作业怎么办呀?
我怎么觉得我的娃有厌学症怎么办呀?
如此种种,基本上都是在忧愁娃学习不好该咋办的问题。
又或者:
我家娃没学什么才艺会不会自卑啊?
看别人都在玩乐高学编程我家娃不愿意会不会落后啊?
别的孩子都去什么金牌老师家里补课了我要不要给娃再多报几个补习班啊?
听听,这问题你听着不焦虑么?
罗洛梅说:焦虑是人的存在受到威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里说的人的存在,不仅指人的生命的存在,还代表着人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存在。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觉得有死亡威胁,和一个人可能被剥夺价值感的时候,焦虑会被激活。
而教育的攀比就源自这第二类焦虑。担心孩子没有价值,担心他们不能有尊严地生活,担心孩子让自己丢脸。
看着别人的孩子,五岁一口流利的英语,七岁能背《庄子》《老子》,十岁少儿组乒乓球比赛省冠军。
再看自己家的孩子,就像一坨未分化的单细胞。
所以挽起袖子追赶吧。
你学钢琴,我学小提琴;你跳舞,我学武术;你穿阿迪,我穿耐克;你去欧洲旅游,我去美国……
总之,有条件要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比。
可惜的是,攀比这种行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个人要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困难,总会如期而来的。
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将置于所有鄙视链的最高端?
也就是无论比什么,他都是最好的。
他学习名列前茅,工作成就斐然,长相俊美,爱情甜蜜,婚姻幸福,子女乖巧,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才是人生赢家么?
这种人大约是有的,但是我一个也不认识。
如果他做不到,当他境遇不好的时候,他会想起大家怎么对待loser,而失去求助的意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发展的远没有大家期待的那么好的原因。
因为求学时期处于鄙视链高端的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也很难拉下身段,去面对自己的逆境。
怕别人看不起的焦虑,将远远胜过对困难本身的焦虑。
因为他很清楚,当他处于劣势的时候,环境是缺乏善意的。
差生所承受的恶意就更不用说了,很多成年人,对儿时读书惨遭羞辱的记忆,刻骨铭心。
那种对自己的怀疑,经年累月,萦绕不去。
所以鄙视来,鄙视去,大家都是受害者。
因为比较,大家都变得平庸了。其中大量浪费的是家长的精力和财力,以及孩子们无法再来一次的求学时光。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是所有的大人们应该联合起来做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做,能让所有的孩子获益。
除了那些少数天赋神迹的孩子,时间线拉长,许多幼时的优越感是会被稀释的。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教育压榨里尽量放轻松吧,“差不多”就可以了。
当你在列车上看见大学生拦着车门不让关说「我同学还没到可以让列车等一等嘛」;
当你在招聘会现场看到一脸茫然跟着父母走在招聘会上的背影时;
当你在公司里看到一个个为了显示自己而去打小报告的行为时;
当你看见所谓的名校毕业的孩子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却往往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时……
我们是不是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了。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必须做选择,请选择善良。
如果在成功与成人之间必须做选择,请选择成人。
长目光不短浅,很多老师的目光也是很短浅的,家长很多的焦虑也都是老师去影响带起来的。
终究的终究,是在这残酷的成人社会竞争中,谁都想去成为那个“成功的人”,不甘于只做个普通人。谁又何其甘呢,然后各种攀比、敌人络绎不绝,前仆后继无断。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育儿观念、教育观念、亲子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成年人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让这一代中国孩子疲于奔命、迷失方向。
表面上,是因为大家的手头有钱了、选择增多了、视野全球化了;
深层里,是对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价值观或是评价体系在剧烈转变中,尚未完成。
许多历史遗留的、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反过头来纠缠我们,让我们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有这样两个问题往往被隐藏在表面冲突的背后。
第一, 孩子是谁的?孩子因父母来到这世界上,所以就属于父母吗?
中国传统的伦理关系中,孩子当然是父母的: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既然父母给予了生命,那么打骂责罚甚至以不孝之名剥夺生命,是情理之中的。
同时,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金钱到情感,责任几乎是无限的:
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孩子成年了还要帮他们找工作、相亲、买房子、带孙子……
与这样“无限”的付出相对应,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常常令人胆怯。
学业上要比过邻家的小孩,为父母“争气”,择业时要替父母完成没有实现的梦想,出人头地…
这倒不是说父母贪心要求孩子给自己多大的回报,而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就该听我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基于这种逻辑,孩子就要去你为他们选的学校;
下课了去参加你为他们选的学习班;
未经他们的允许,你可以检查他们的日记和电脑;
他们应该听从你的建议选择“有出息”的专业;
甚至,有的母亲认为儿子即使结婚了,也应该更听妈妈的话,而不是媳妇的。
许多的矛盾与不幸就从这里开始。
以爱的名义包办一切,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负责任的能力;
以爱的名义如影随形,就剥夺了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你的关注中喘不过气来。
这种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不仅是一种悲哀,也产生了怨恨和疏离,伤害了亲子关系。
并不是正真意义的爱。
所以说,是否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说到底,是对生命的态度。
孩子借由我们来到这世界,但他们不属于我们,而属于他们自己,属于这个世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拼命地工作,希望为孩子的未来提供经济基础。
但是在紧张工作之时,父母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知道你们很爱他们。
尤其是中国的父母应该把爱,大胆的跟孩子说出来,如果家长们一心放在工作上,即使内心很爱孩子,孩子可能也不会感受到你们的良苦用心。
第二,“爱孩子要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爱他你想要的样子”。
事实上,没办法爱孩子本来样子的父母,恰是没办法接受自己的父母本来样子的孩子。
我们大人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其实,与我们潜意识里对自己早期形成的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赏罚方式在我们的育儿文化里占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的内心深处对自己本来样子的接纳,其实是很少的。
那些真的是接受自己本来样子的人,不是因自卑而使用优越感做弥补的,会被周围人看作异类,自大狂,不够谦虚,高傲。
因为赏罚方式会让我们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妈妈、好爸爸。
但是,满足别人的要求是一个无底洞,人会越活越远离应有的人生轨道和心理状态。
而接纳真实的自己: 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作出相应的努力,才能让我们内心强大,有抗挫力。
这个无法接受,源于孩子一个非常原始的需要:完美满足我的父母。
这对一个孩子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而且在孩子成长早期,一定要在短时间真的获得过,才能帮助孩子在那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建立安全体验。
这一段时间如果孩子可以安全度过,慢慢就可以在妈妈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挫败感中建立起现实性体验:原来妈妈做不到完全接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满足我。
这个体验虽然让孩子不爽,但是这是世界的现实,当孩子意识到这个之后,就可以让自己发展出更好的适应世界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这部分体验,就可能一直停滞在那个需要被完全满足的需要里无法出来,成年后就会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这个缺少适应,也会加重他在世界上感受到的伤害感。
通常父母会说“如果你考了第一名,那就给什么”、“如果你事情办得好,我就同意如何如何”“、“你看谁谁多么好,你要像谁谁一样”……
这就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目前是不够好的,父母是不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他们必须要努力成为其他样子才可以。
因此,不管是小孩努力了还不够好,或者就没有努力很松散,父母还要给予肯定。当孩子没有达成自己的期望或是被别人贬低的时候,也会给予肯定。
这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当然,去肯定也不是说不去规范。
孩子是可以受到批评的,但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这个人。
批评是对行为的检验,而不是对人的检验。
让他们知道父母是永远爱他的,但有些行为是不被鼓励的。
当孩子实现了目标或者欲望的时候,我们也要祝贺他们。
另外要说明,最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整个过程中是为自己而做,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我们可以多引领孩子注意做事的方向和如何做,以及是如何享受的,而较少地放在目标上,这可以让他们不为目标所累。
比如一个小孩想做第一名,那我们可以多问问他,“你喜欢做这个么,做这个哪个部分让你感觉到开心,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对此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给我的么。”
而不是仅仅说说,“第一名,我为你感到骄傲!”
对于无所事事的、发呆的孩子,也不去批评,允许他们没什么作为。
父母可以提醒他们,别人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感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包括不介意父母的看法,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意见,自己做事的方式,不管父母是否同意。
当父母越是鼓励孩子的独特性和个体性,就越能帮助到孩子。
当父母接受孩子时,孩子自己就接受自己了,他就充满自信,真正的独立,成为一个创新者和领导者。
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抱怨他们,但孩子们却不会因为我们不够有钱,不够有权,不够漂亮而抱怨我们。
我们对孩子的爱,并没有孩子对我们的爱纯净和纯粹——在这一点上,我们愧对孩子。
真正的爱,是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的。
我想起了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名言:“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