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基础知识总结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是指各种非外伤性与外伤性所导致的颅内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约占脑卒中的10%左右。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躁动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或伴有抽搐及昏迷等。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导致大脑皮层血管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相似,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偏瘫、四肢麻木以及感觉灵敏度降低等症状。重度患者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较大,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后期可能出现昏迷。
易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人群:
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龄人群,患高血压者,喜好吸烟饮酒者,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等。
临床诊断:
头颅CT:首选头颅CT,可以看到出血的血液影像,头颅CT在急性期1周内阳性率较高,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随着时间迁移,颅内血液逐渐吸收,敏感性逐渐下降。
磁共振成像(MRI):病发一周后,MRI可作为诊断网膜下整出血和了解破裂动脉瘤部位的一种重要手段。
脑脊液(CSF)检查:若头颅CT阴性,但临床上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行腰椎穿刺检查,可见脑脊液成均匀血性。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SAH病因特别是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效果最好,可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瘤体相连动脉的关系等。
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肝功能及免疫学检查,有助于寻找其他可能性出血的原因。
一般治疗:
心肺支持治疗,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功能,观察有无意识障碍,严重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药物治疗:
钙离子阻滞剂:防止血管痉挛,能改善恢复情况、减少继发性缺血带来的危害。
降颅压治疗:颅内压增高时,适当限制液体摄入量、防止低钠血症和过度换气等有助于降低颅压。临床常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抗纤溶治疗:可推迟血块溶解和预防再出血。
放脑脊液法:
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室积血扩张或出现急性脑积水,经内科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加剧、出现意识障碍,或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心、脑、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此疗法应注意警惕脑疝的发生,慎用。
手术治疗:
因体积较大的脑内血肿时,可选择手术清除血肿,若确诊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夹闭。
预防:
生活习惯规律,戒烟戒酒,戒燥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等诱因。
饮食清淡,易消化,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多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忌辛辣,少盐等刺激性食物。
平时多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如有身体不适,突然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