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视的一首止咳方,看名中医如何应用
患者,女,咳嗽4个月。时不时吐涎沫。
脉诊,右手寸关尺三部脉弦。乃冲气上逆,治疗应当降其冲气。
茯苓(三钱),生甘草(一钱),五味子(一钱),干姜(钱半),细辛(一钱),制半夏(四钱),光杏仁(四钱)。
二诊:吃了两幅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咳嗽就平稳了,只是涏沫还多,并且咳时痰不易咳出,这是应该原方加桔梗。
茯苓(三钱)9g,生甘草(一钱)3g,五味子(五分)1.5g,干姜(一钱)3g,细辛(六分)1.8g,制半夏(三钱)9g,苦杏仁(四钱)12g,桔梗(四钱)12g。
服用初诊方凡二剂,病即减轻。服次诊方后,竟告霍然。
本案出自《经方实验录》,为不可多得的好书。该方名为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健康明星计划#,出自《金匮要略》。
本方由桂苓五味甘章汤去桂加干姜、细辛而成。去桂枝,表示没有太阳证。
从药证理解本方。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汤是温化寒饮的基础方证。干姜、细辛、五味子:姜细味是化饮的经典搭配。茯苓:茯苓协助化饮同时平冲。茯苓甘草:有茯苓甘草汤之义。加半夏,“支饮者,法当冒,呕者复内半夏,以去水饮”加半夏止呕吐,去水饮止咳。茯苓、半夏:化痰去饮,增强利水饮。五味子、半夏:止咳,辛与敛结合。干姜、甘草:化饮基础方子。细辛:化饮。夏姜细味:止咳化饮的核心成分。“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加杏仁治胸之水,止咳喘,消浮肿。“面热如醉,胃热上冲”加大黄对症治疗面热如醉。
【辨证要点】
1.咳喘,痰涎清稀或是痰多。
2.背心冷,遇温缓解。
3.久咳不愈,反复发作,没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
4.太阴水湿咳嗽、胸闷,咳吐清稀泡沭痰,否质淡,舌苔白滑。
5.咳嗽时伴尿失禁、漏尿等情况。
6.肺心病伴心衰,患者出现头面部和下肢水肿。
7.面部红斑,面部红,面部潮红(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证)。
8,与水饮有关的过敏鼻炎。
9.贫血,脉微弱,手足冷,腹诊胃部有停水。
以上辨证要点出自民间中医高手邓文斌先生。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