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清[邹澍]《本经疏证》论芍药功用

清[邹澍]《本经疏证》论芍药功用,直发经旨,强调苦味的意义在于开通(破坚积),断非“酸收止汗”可以带过(批评千古谬论)。更于阴阳有所解悟,甚是重要的一篇文献!

印象中,芍药是以酸破阴结的。同时酸味能收,破而收之不大泄。苦味能降,“以苦坚之”,不知道这里的坚是不是大家理解为破坚的意思,我理解是苦为火味,降心火下生土而坚土。所以欲坚土,则加芍药,而有桂枝加芍药和小建中汤。另外破坚有咸软,和寒者热之。桂枝汤中,芍药破阴结,桂枝通阳,阳乃得入。黄总的阳入阴出最能发微经旨。临床上用大承气汤下之不得时,加白芍30克即下之。
     说了往外伸展的桂枝,再来就可以说说往内收敛的芍药了。芍药的收敛之力,甚至不必讲得那么形而上,有一部分是可以直接观察得到的:<br>芍药一进入人体,马上,构成大部分内脏(心脏除外)的平滑肌就会松开,于是原来在绞痛的症状就会立即缓解。肚子绞痛、胆结石剧痛是用芍药甘草汤,月经痛有当归芍药散(预防药也可用小建中汤)……这些大家都晓得了。而在平滑肌松开的同时,其中的大静脉管也会一起松开,于是乎,就会把四肢中静脉里面原本流不回来的血液一起吸回来,原本瘀结不通的静脉血,就这样被扯通了。所以芍药甘草汤治脚痛或是腿部静脉曲张一样是很有效的。只是病得不重的人不太适合拿它来做保养药,有病则病受之,没病的时候一吃,就会连续几个小时像是云霄飞车向下俯冲时“肚子突然空掉”的感觉,蛮难受的。这样把血拉回来,不但是破瘀血,同时也等于把血拉回内脏中,所以四物汤用芍药来“敛血”。也因此,芍药本身亦是养肝血、柔肝解怒的主药。它的别名有“解仓”、“甘积”、“余容”等等,一看就晓得是让人“肚量变大”的药。桂枝沿动脉向外冲,芍药从静脉往内扯,刚好形成一圈完美的大循环。这是第一个层面。<br>第二个层面,就比较形而上一点点了。先来说个民间故事罢:<br>相传华佗医术甚高,但一直不了解芍药这味药的药性,所以没用过它(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故事一定是捏造的,中国人早在华佗之前就很会用芍药了),有一天半夜,华佗就听到后院有女子哭声,出去一看,一位美女哭着跟他说:“我是你家种的芍药的花魂,你却不好好器重我,我觉得好冤,被看不起……”后来又过了几天,华佗不在家,华太太月经痛,灵机一动挖了芍药根来吃,就好了。华佗回家得知此事,深悔自己学艺不精……云云。<br>故事就只是故事,借它来打个比方而已。其实,当到了中医,学会了把脉,对“气”就会有一种感觉、直觉,讲神话一点,和各种草木动物可以做出某种程度的沟通,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开悟的大圣人,根本用感应的就会晓得一味药的药性了?)。可是,在这个故事里,偏偏大神医华佗和芍药朝夕相处,却也“感觉不出”它的药性。也就是说,芍药这种东西,很会“把自己的气敛藏起来”。这个药性,在临床上是真有其事的。如果以仲景方而论,三两芍药对三两桂枝,刚好可以把“桂枝汤”的作用范畴圈在人身的体表轮廓之内,让它不要太散。而如果是桂枝汤证误用了下法,邪气内陷而胸口胀满时,那就要用“桂枝去芍药汤”,解掉这一层封印,桂枝汤才会有冲力把邪气顶出去。但如果是到了《太阴篇》,风邪已完全入了里了,那就用“桂枝加芍药汤”,把力量都束回来,纯打内战就好。而在补剂的“小建中汤”中,桂枝汤加倍芍药再加麦芽糖(饴糖),因为造酒的时候,是上面那层液体蒸馏出酒,所以酒可以“引诸药至至高之分”,而下面的余渣最底下可以提炼出麦芽糖,因此饴糖的药性除了补脾胃之外,更可说是把桂枝汤的药性黏住,然后压到腹部以及肚脐以下。原本入心的桂枝,就被拉了一些药性到小肠及丹田的区块,在小肠(小肠本来和心就是表里关系,小肠火来自心火)区块的桂枝“心火”药性大大帮助了人的消化能力。而丹田一暖,命门火也大大得助,同时补消化又补肾阳。(我对小肠的看法可能有失,请救我一救。皮沙士案:)而加倍的芍药,搭上了桂枝,桂枝外散的力道被缩小,作用点又拉低了,就会变成从脾胃斜上去“平肝”(治肝虚乘脾),再加上芍药原本就有养肝血的功效,合起来就变成补肝了。所以小建中汤几乎是五脏皆补,很神,如果还要加强补肺,再加点黄耆、半夏,变成“黄耆建中汤”就得了。(前一阵子小乌龟的表弟来家里,小乌龟急着出门,换衣服,表弟看了说:‘你这种从不运动的温室植物人,怎么会有胸肌!’小乌龟很不屑地回了一句:‘吃小建就有喇!’) 芍药的药性,说是“通阴”、“破阴结”也行,说“敛阴”也行,两个层面都是对的。 而合一些较燥的补脾胃药,例如白术,亦可以把它的药性拉进来补到脾阴。如果脾阴已太多,会腹泻了,像真武汤在此时就要去掉芍药。(案:吃当归会上火的人,是因为当归会释出肝中所藏之血,平常体质寒而脉管偏窄的人,一下子容不了血量暴增,就会因此而牙龈肿了。这种人如果在当归剂中加一些芍药可以比当归多一些,但不要多太多,再拉些血回肝脏,就不会上火,这个道理亦可见于四物汤之中。有不少人,吃当归会大上火,吃同样是大暖药的小建中汤却会上身清凉,口舌生津,或许亦和此理有关?(皮沙士案:非)  芍药其实不是酸的,是一种“有味道,但不知是什么味道”的怪味(真是死性不改,连味道都收敛起来!),《本草经》也只写做“苦平”,或许是它收敛的药性,恰与“酸”收敛的特质相同,所以后世本草才都说它“味酸”吧?
(0)

相关推荐

  • 芍药:味苦平,生川谷。主邪气腹痛,除血痹...

    芍药:味苦平,生川谷.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那我们现在来顺一顺太古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桂枝已经顺过了,白芍我们看一下.他说"主邪气,腹痛 ...

  • 方剂学温中祛寒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理中丸 <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g)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 ...

  • 《本经疏证》:'世之于酒,不谓其引药性上...

    <本经疏证>:'世之于酒,不谓其引药性上行,即谓其引药性入血:不曰性热而驱寒,即日性速能行气.然<别录>主治,不曰引药性,助药力,而曰行药势,岂不以是药本治是病,特其机势不张, ...

  • 方剂学温经散寒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 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组成] 当归三两(9g)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炙, ...

  • 中医十大类方(收藏版)

    中医十大类方(收藏版)

  • 本经疏证(清 邹谢)

    本经疏证 序 邹润安先生传 例言 总目 序 卷一 丹沙 云母 矾石 消石 朴消 芒消 滑石 禹余粮 紫石英 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赤石脂 白石脂 菊花 人 天虋冬 卷二 甘草 干地黄 生地黄 朮 ...

  • 赵孟頫高清大楷,清朗疏宕!

    <昆山州淮云院记> 是赵孟頫成熟时期的大楷代表作 书风以唐楷为主 兼收<兰亭序>特征 结体清朗疏宕 笔法圆润精致 <昆山淮云院记> 卷首钤有"昆山顾信善夫 ...

  • 思路清奇:长方形妙证三角函数的转化!

    思路清奇:长方形妙证三角函数的转化!

  • [转载]《张仲景50味药证》学习笔记(1)

    一 麻黄证 1麻黄人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粗糙,毛孔粗大. 2麻黄人恶寒喜热,容易受寒,着凉后肌肉易酸痛. 3麻黄人易无汗而发热:无汗而鼻塞:无汗而气喘:无汗而浮肿:无汗而尿少. 4麻黄人口渴 ...

  • [转载]《张仲景50味药证》学习笔记(2)

    (十一)桃仁证 1形体羸瘦,面色暗黑,尤其是两目眶发黑.发青,口唇紫暗,舌体坚老.暗红. 2皮肤最有特点:皮肤干燥.粗糙.脱屑,如有鳞甲:或肥厚:或有色素沉着.(肌肤甲错) 3常常情绪不安,或有狂乱表 ...

  • [转载]《张仲景50味药证》学习笔记(3)

    (二十一)白术证(冒家.湿家.水体) 1易口渴.这种口渴的特点是喜热饮而不多饮 或仅漱口而已,此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大烦渴不解,欲得饮水数升完全不同(假渴). 2上腹部常常胀满不适,喝水后更难受,胃中发 ...

  • 胡文辉|陈寅恪《赠蒋秉南序》疏证

    按:此是未刊稿,有感于近日之事,姑发表于此. 陈寅恪<赠蒋秉南序>疏证 陈寅恪一生言辞,最能体现其学术精神者,应数1929年<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1953年<对 ...

  • 【每日一穴】膝阳关穴:清热降温,疏利关节,祛风化湿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