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溯源:“无敌谢尔曼”传奇背后的试验战车
▲《坦克世界》中的M系4级中坦T6中型坦克
《坦克世界》中的美系坦克通常拥有非常优秀的地形适应性,“铁头”与超大的主炮俯角这两个特点赋予了美系坦克“卖头”的专精,但是在M48A5“大巴顿”等车光芒的背后,美国国产坦克的历史却相对坎坷。在二战中成为美国军队代表的“谢尔曼”系列坦克背后,也有一台从未上过战场却积累下众多经验的“功勋战车”,它就是T6中型坦克。
▲酷似机枪碉堡的M2中型坦克
美国中型坦克的故事还要从M2中型坦克说起,一战后的美国陆军官僚主义盛行,虽然在欧洲战场上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和下级军官见识到了坦克的作用,并且乔治·巴顿也早在1920年就建议美国陆军成立装甲兵,可这么一拖就是20年。
▲1940年8月26日的M3“李”全尺寸模型
二战开始后,德国坦克在欧洲大陆上的势如破竹惊醒了美国人,他们终于决心设计新的坦克。为了快速在坦克上安装更强大的火炮,美国坦克设计师们采用了大量的成熟设计,最初在1939年拿出的T5E2中型坦克样车基本可以视作在M2中型坦克上直接安装一门75mm火炮。这个原型车经过改进后,终于在1940年7月11日定型为M3中型坦克。
▲T6中型坦克全尺寸模型
然而在1940年8月31日美国陆军装甲兵就提出来他们需要一型能取代M3中型坦克的车辆,因为M3实在是太怪了。结果过了半年,美国陆军军械局局长才下令立即开展M3中型坦克替代品的工作,在1941年4月18日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们迅速敲定了新坦克的各项细则。为了快速从生产M3中型坦克转换到新坦克的生产,新坦克的车体下半部分(包括动力部分和行走机构等)大致保留了M3中型坦克的设计。
▲T6中型坦克样车
1941年9月2日,被命名为T6中型坦克的新坦克样车在阿伯丁试验场完成了自己的首次试车工作,来自美国陆军装甲兵和军械局的代表全程参加了测试。T6中型坦克样车的上部车体是铸造的,并且尽可能多的使用了M3中型坦克的现有部件,车体两侧都开有一个侧门。
▲跑车测试中的T6中型坦克
T6中型坦克的炮塔座圈直径被增大到69英寸(1752.6毫米),车体首上装甲最厚的地方达到了3英尺(76.2毫米)。车体正面仍然保留了M3时代的2挺固定.30口径机枪+1挺球形机枪座.30口径机枪搭配,它们由驾驶员和通信兵(副驾驶)操纵。
▲T6中型坦克的天线基座很明显(图上标注为M4是错误的)
在长达半年的测试中,技术人员不断地修改T6中型坦克的各种细节:原来炮塔上的小指挥塔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标准舱口。车体侧面的两个侧门被取消,因为它们是潜在的弱点,削弱了车体的整体性。技术人员还建议为T6中型坦克安装炮盾以保护火炮,同时增加高射机枪基座。
▲M3中型坦克和T6中型坦克
在1941年9月3日的会议上,与会代表们进一步确认了T6中型坦克将马上以M4中型坦克的正式名字进入现役。1941年12月11日,T6中型坦克的焊接车体版本被指定为M4中型坦克,铸造车体版本被指定为M4A1中型坦克。1942年2月,M4中型坦克的生产工作开始全面进行,T6中型坦克退居幕后。人们最后一次见到T6中型坦克是在1947年2月拍摄的一张照片里,随后它就不知所踪,很可能在朝鲜战争时期中的“废品回收运动”中被拆毁回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