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黄庭坚: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人要是不读书,时间长了就会变俗。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
他所闸述的诗文创作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读书治学的思考,至今仍能为我们指点迷津。
饱读经典之作,往往会存在贪多嚼不烂、圆囵吞枣的现象,王子予曾向黄庭坚请教读书法。对此黄庭坚在写给王子予的信中进行了剖析,说道:
古人有言:“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弃书策而游息,书味犹在胸中,久之乃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尽心于一两书,其余如破竹节,皆迎刃而解也。古人尝喻植杨,盖杨,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横植之而生。一人植之,一人拔之,虽千日之功皆弃,此最善喻。(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他认为,读书要专心致志,刻苦用功;要善于思索,悉心揣摩;要力戒随读随弃之弊。这些看法,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他先引用《孙子兵法》,阐明两军打仗要集中兵力,选定恰当的主攻方向,实现奔袭千里杀敌制胜。然后说,读书应该像集中兵力破敌一样,长此以往就能体悟书籍作者的用心之处。
其次,要在最初时集中精力熟读一两本书,之后再读其余书,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最后,他用种杨柳的比喻进一步强调读书的方式。杨柳是最容易生长的树,倒着栽、横着压都能活,但一人种、一人拔,种上三年都活不成,以此形容不“尽心于一两书”者,最终一无所获。这是黄庭坚对读书方法的具体论述,对我等确实有“点石成金”之妙。后世,曾国藩用兵家战争论述读书与看书的区别,不知是否是从黄庭坚这段话借鉴而得。
苏轼之子苏迈也曾向黄庭坚请教读书法。黄庭坚自然乐于回信:“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在这封信中,黄庭坚从惜时、求师、读经、求精这四个方面来对读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作了精辟的阐述,令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信中:“写文章自己遣词造句最难,杜甫作诗,韩愈作文,每一个字都有出处,只是因为后人读书少,误认为是他们自己独创的句子。古代能写文章的人,都能够真正地熔铸万物于一炉,即使引用古人的语句,也都如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宋代崇宁二年,即公元1103年,黄庭坚五十九岁时,写给外甥洪驹父的信,信中谈到自己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
针对洪驹父的创作,在肯定文学创作要“有宗有趣”的前提下,侧重从形式方面进行探讨。他强调要学习前人“陶冶万物”的功力,主张多读融古,并概括为“点铁成金”的法度。
如今,洪驹父是谁已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封《答洪驹父书》却广为流传,烛照千古。历来被认为是江西诗派的纲领性文章。
信中,黄庭坚从杜甫作诗和韩愈作文说起,指出将古人的语句用于自己的文中,有点铁成金的作用,即诗学理论中的“点铁成金”说。“点铁成金”的基础就在于多读书,需要熔铸万物于一身,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
因为强调多读书,“万卷”一词在黄庭坚的诗文中也多次出现,譬如他在《书刘景文诗后》中写道:“余尝评景文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在其弟弟坐船离开戎州时,他也在赠诗中言:“船窗卧读书万卷,还有新诗来起予。”
后来,洪氏四兄弟果然不负舅舅黄庭坚的期望,他们好学苦读,为人正直,诗文灿然,成为以黄庭坚为三宗之一的著名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人称“豫章四洪”(作者注:豫章是南昌旧称)。
这“豫章四洪”中,洪刍、洪炎、洪羽,皆进士及第,唯有老大洪朋最遗憾,两次举进士不第,布衣终身,且三十八岁就去世了。但是四兄弟皆以善诗而名满天下,成为诗学中的一段佳话。
这就是诗学理论中的“夺胎换骨”说,意指诗歌创作要化用前人诗歌意境进行再创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贵在“涵泳”,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要能够学以致用,突破创新。“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此为黄庭坚的论述,见宋人释惠洪在《冷斋夜话》卷一里的记载。
因此,黄庭坚十分推崇陈师道的读书方法,曾在给王子飞的信中进行了论述。他借用大禹治水,摸清水脉,有堵有疏,阐述读书要条分缕析,去粗取精,实现融会贯通。借用大禹治水,这本身也是“夺胎换骨”说的具体应用。
当然,任何读书治学的科学方法,都要建立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镜花水月。正如黄庭坚在《送李德素归舒城》中云:“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他告诫人们,要坚持不断地努力学习,就像军伍在笙箫齐奏的欢宴场合,仍戒备不懈息。如今,黄庭坚的这句话被进一步引申,已成为“人生贵在坚持,成在坚持”的经典语录。
最后这里掩饰不住对黄老先生的喜爱之情,狗尾续貂,多说一点,有了“点铁成金”说这个背景,我们就可以欣赏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这首《寄黄几复》了,来体会有人说他是抄袭大师超级魅力吧。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首先,短短的一首七言律中引用了《左传》《史记》《汉书》的典故,还融合唐人诗句,可以说“无一字无来处”,这是他的才学。有人说,黄庭坚到底有多牛?一首诗56个字,用了7个典故,读懂的都是大师。
其次,他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方法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他的艺术。
最后,黄庭坚的诗歌让业余的读者读起来不觉得深,让专业的读者读起来不觉得浅,这是他的智慧。
这三点是黄庭坚诗歌的风格,也是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色。
参考文献: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