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电影版:肢解经典,徒留形似

杰克·伦敦经典小说《野性的呼唤》,被福克斯搬上了大荧幕。电影看不出福克斯应有的水平,甚至看不出导演前作《疯狂原始人》里叫人惊艳的痕迹。原故事的深度内核,被处理得扁平化、低幼、套路化。

视听语言和特效依旧在线,首先我们要夸奖电影中的所有狗子们“演技”全部在线,对比隔壁新版《狮子王》中狮子们被网友吐槽看不出喜怒哀乐表情的“面瘫脸”,《野性的呼唤》中的狗狗们面部表情委实生动太多。风雪夜大战之后,落败的哈士奇转头离开之前,无辜的表情瞬间不复凶狠、而多了几分“家养傻二哈”的特质。电影增添可可爱爱添加剂的效果,毫无疑问很鲜明,但偏偏是这份“可爱”,加法很一言难尽。

低幼化温情一,规避血腥残酷因素,替换为可爱温情特质。《野性的呼唤》原作相当粗粝残暴,主角巴克从阳光明媚的庄园被骗被卖到被淘金热主宰的冰雪之境,残酷过程中他学会了一整套暴戾的生存技能。虽然整体形象依旧偏正面、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可以称得上有几丝“黑化”,可电影中的巴克表现犹如普通忠犬,和一系列动画中可可爱爱的狗子没有区别。

原著中细腻的残酷描摹、深沉的思考比照,就这样被变成了“又想骗我养狗”系列。原著中巴克到底冰雪之国的第一天宛如噩梦,亲眼看见一只叫Curly的狗被撕碎,鲜血淋漓中开膛破肚的场面、反复入梦难以成眠。巴克和领头的哈士奇Spitz的争斗中,狗群其他小伙伴们的态度也非常狼性、粗粝、冷硬,动画电影里被改成了巴克以德服人、被欺凌的小可爱们一呼百应的模式。

削减改编残酷部分,让影片显得对儿童更友好,这样的思路很好理解;但原著内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极端环境的异化效果,恶劣生存境地磨灭温情之道。电影细枝末节里的调整,暗戳戳削减残酷感,而营造“可爱”质感,是否舍本求末?虽然电影依旧保存了某些残酷质感,但整体而言似乎是加了一道低幼化的柔光滤镜。

原作中的残忍暴力描述,并非为了营造大尺度重口味的感官体验而存在,撕咬、鲜血等残酷画面都牢牢服务于叙述主旨和内容核心。改编电影版舍弃这些部分的同时,也便丢掉了故事的几丝魂魄。

二,套路式动画夸张滤镜,削弱真实质感。巴克在南方的温柔岁月,电影里用了非常动画式的夸张表达:狗子一路狂奔、宅子山摇地动。主人拖着他一路走过,地毯全部被拽起。满桌菜肴被他狼藉糟蹋、重要拍照场合被他抢镜。

这些都是动画电影中非常常见的夸张化套路,原本没问题(仅仅是套路严重而已),但出现在《野性的呼唤》中很有问题。一是夸张感,二是喜剧性。这样漫画的、非现实的、夸张的表达,非常削弱原作现实向的真实质感。

小说的主角虽然是一只狗,叙述视角时常从狗的内心感官出发,但这并不意味着《野性的呼唤》就是夸张或非现实向的。可是电影里的表达,非常干扰现实质感。无论是厨娘们雷厉风行在巴克到来之前收好食物,还是后期巴克和他的雪橇小伙伴们风驰电掣来到镇上时众人避让的场景,都同样带着动画套路的夸张感、喜剧感,对电影的现实基色毫无加持效果。动画题材的类型本身,并不意味着和现实感的隔绝,更不意味着表现深度有限。优秀的合家欢动画电影比比皆是,都发掘出了远超“图一乐”的深层寓意。此处电影中我们所谓的指动画套路组合,是指某些带着鲜明夸张色彩的放大动作、拟人节奏的桥段合集。这样的方式本身缺乏特定意义,风格的套路化痕迹又太过明显,很容易一秒将人代入某种特定的类型语境中,不尴不尬、不上不下。

三,细节被整合进流水线产品原著中巴克深爱的主人JohnThornton,最后一个阶段才上线,在巴克经历了南方法官、北方邮差、暴戾淘金者之后,才终于登场。电影中保留了这样的历时叙述骨架,但一言不合就暗戳戳安排偶遇。

巴克到北方下船的第一天就遇到了Thornton,还发生了捡口琴的可爱小故事;巴克拉雪橇送信抵达小镇的画面中,这位未来的下一任优质主人也总能拥有姓名。言情剧一样的多次、反复、频繁偶遇,究竟是为什么?醒醒啊大狗子,拿错剧本了啊!

邮差送信时期,巴克的两位主人Francois和Perrault都是男性,电影中改成了一男一女。巴克深夜想睡进帐篷,将女主人平移挤出、被发现之后自己反被扔进雪地,这个动画感浓郁的桥段,依旧是为适应电影的模块化套路而更改原作。

所谓尊重原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比一照抄,小说和电影是不同载体、改编不可避免;《野性的呼唤》是一部中篇小说,内容体量对于90分钟的电影来说显得有些超负荷,所以删减也同样不可避免。影版对比原小说,缺的不是名场面的数量,而是名场面的深入程度。

舒心酱并不赞成大IP书粉们动辄抬着原小说出来骂影视剧魔改的做法,载体不同、年代背景不同很多改编无法避免,更何况某些所谓大IP本质上也不过是地摊文学。如果影视剧改编能提升原小说水平,那么改动无可厚非、反而是加分项。《野性的呼唤》电影版加分了吗?没有吧。闪闪发光的原作,变成了被规训的流水线产品。

严肃文学史上素来不缺对《野性的呼唤》或《白鲸》等作品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说杰克·伦敦对巴克内心情绪、意识、乡愁等的描述早已经是完完全全的“人化”模式,肢体外观和拉雪橇等工作内容是动物,但感知情绪和意识思维和人类完全没有区别。白雪茫茫的极寒之地,巴克回忆起温暖的南方庄园岁月,危机关头他又仿佛被血液中古老的天性所指引。在人类文明的规训和自然本能的牵引之间,巴克最终做出回归荒野山林的选择。

作品中拟人视角、动物视角、全知视角细密融合,会从巴克的触觉写尝到雪花,也会以第三人称旁观的视角推进进度条,还会偶尔加入全知的上帝视角。与其说切换叙述角度多流畅多值得关注,不如说杰克·伦敦对生命的价值思考,超越了常规的刻板的“人/动物”界限,而指向更久远更古老的意义体系。电影中巴克最终加入狼群,姿态很拉风、画面很好看,但总是缺了最重要的一口气。电影似乎并非从小说出发,定制最适合的影视化;而是拿着一套工业动画电影的模板,将原作阉割嵌套其中。对比《野性的呼唤》主题,这太讽刺了。结语: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