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也要根据经济形势决定自己生产商品的形态
商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们每天的吃、喝、穿、用、行样样离不开商品,只要兜里有钱我们就可以买到任何我们需要的商品。只要我们手里有货,就可以售卖我们的商品。那么什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
瑙鲁是一个岛国,出口鸟粪购入泥土;丹麦的商品最为奇特,是格陵兰岛的冰山,十万年前的冰,纯净无污染;美国一个商人周游世界,录制各种流水的声音作为商品出售;日本人更是脑洞大开,将新鲜的空气制成罐头,售卖给城市的人们。
瑙鲁的硅酸盐
作为商品要有三个特征:
一、 物品必须是劳动的产物。虽然水声和空气罐头来源于自然,但是也付出了所有者的劳动。
二、 物品必须是以交换为目的才能成为商品。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自给自足方式的小农经济,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商品。
三、 劳动产品要想成为商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法律许可。比如我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私自买卖就是违法的。
所有商品在经济学的层面可以分成两种:正常商品和抵挡商品。正常商品指的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增加的一类,比如奢侈品。抵挡商品是指当人们收入降低的时候,消费增加的一类商品,比如廉价的服装和食物等。
当我们知道商品的属性之后就可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来规划我们所要交易的商品。简单来说,即使我们是从事农业的生产者也要根据经济形势来规划自己的生产:当经济形势偏好的时候,人们就会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更多的追求高端的消费品,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生产譬如绿色有机或者有更高调性的商品。当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价格低廉的方便食品等就要大行其道,因此要生产和经营偏低端的商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