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有个山东屯,小孩口音山东味,却没一人想回流山东老家
当年闯关东,如今回山东。
行走山东各地,几乎都能碰到“回流”的东北老乡,特别是在威海,街头遇到个土著人反而是件很稀罕的事情。和这些落叶归根的老乡们聊天,很多人会说:但凡山东老家有亲戚的闯关东人,都想回来。
但是,在黑龙江却有那么个屯子,里面住的几乎都是山东老乡,小孩口音都是山东味,却没有一个人想回山东。这个地方叫长林村。
长林村,在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本就是荒无人烟之地,1956年春天,国民经济刚刚起步,到处吃饭成问题,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山东等地区。为了给国家分担困难,为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山东298名垦荒队响应号召,跨省移民,来到了大庆林源镇一带垦荒创业。
当时,长林并没有村,没有居住房屋,没有生产工具,没有集体资产,有的仅仅是黑土地。山东人的吃苦耐劳,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56年到2021年,65年过去了,长林村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而在黑龙江,获得这个称号的只有5个村子。如今,长林村从当年的298名队员,发展到576户,1706人,当年的垦荒队员没有一个中途返乡,没有一个半路逃跑,没有一个放弃垦荒,更没有一个说要回流。
今天的长林村,已经成为黑龙江有名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走进村子,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村民房前屋后没有任何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到处路净沟清、树绿花鲜。
不久前的时候,因为采访和这里不期而遇,当村民知道我是山东老乡的时候,格外亲切。和回流山东的大部分是当年登州府的不一样,这里的老山东大部分是非胶东地区,有潍坊的,有济南的,有淄博的等等。他们在山东老家还有亲戚,并且时常联系,更加亲切。
对于我们说的黑龙江人回威海烟台地区,他们一方面表示理解,一方面更喜欢目前的生存环境。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忽然感觉到:其实回流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哪里生活更幸福。有房有车有钱花,皆可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