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到扬州炒饭背后的历史 兴起于烟花之地 随华工蜚声海外
在中国众多的炒饭中,名气最大的非扬州炒饭莫属了,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离不开这一碗香味四溢的炒饭,它的知名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扬州这座城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扬州炒饭的历史......
成书于北魏末年,由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道菜谱:“炒鸡子法 : 打破 , 著铜铛中, 搅令黄白相杂。细擎葱白 , 下盐米 , 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从这时候开始,炒鸡蛋便成为了一道菜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扬州的船夫在炒鸡蛋的基础上创制出了廉价、耐饿且制作方便的蛋炒饭。蛋炒饭一经发明很快便传到了中原地区。
到了隋代,当时的名将权臣越国公杨素对吃颇为追求,尤其钟爱各种炒饭,于是将扬州船夫发明的蛋炒饭进行了改良。将打散的鸡蛋液在锅中快速的炒成桂花状,然后在倒入米饭,再加油不断的进行翻炒,直到米粒脱水,这样的一碗蛋炒饭米粒酥脆,鸡蛋焦香。杨素看着蛋炒饭中散落的鸡蛋,给它起了一个颇有意境的名字“碎金饭”。
京杭大运河通航时,杨素随驾与隋炀帝杨广一起光临扬州。这一路上钟爱蛋炒饭的杨素没少给隋炀帝杨广安排“碎金饭”,以至于后来负责隋炀帝饮食的尚食直长谢枫在编著《食经》时,也将“碎金饭”列为了五十三道美食之一。对于这碗香味四溢的蛋炒饭隋炀帝也是极为喜欢。隋炀帝三下扬州,也将他喜欢的“碎金饭”带到了扬州。
随后这碗经过改进的“碎金饭”也随着腰缠万贯的巨商大贾“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名声大噪。当时许多人前往扬州,除了留恋风月场所外,更是想要亲口品尝一下让越国公和隋炀帝都恋恋不忘的“碎金饭”。
于是为了让原本普通的“碎金饭”身价倍增,提高档次,扬州人又开始在配料上都动起了心思,在里面开始加入火腿丁、虾仁以及青豆等一起翻炒。这样一碗经过提升后的“碎金饭”也成为了当时扬州船筵的必备菜品,让多少风流才子,文人骚客赞叹不已。此时扬州炒饭的基本配料及炒制方法也就此确定。
到了清朝嘉庆年间,福建汀州人伊秉绶出任扬州知府。他对进一步改良后的“碎金饭”也极为钟爱,经常在烟雨楼举行诗会,也将“碎金饭”作为了招待文人雅士的主食。后因父亲病逝,伊秉绶丁忧辞官回乡,他也将“碎金饭”的做法带回了老家,也就此传到了闽粤大地。因这种炒饭做法由伊秉绶从扬州带回,因此也就此被人们称为“扬州炒饭”。
而此时的广州也逐渐风月之风兴起,在效仿秦淮的同时,风月菜式也照搬扬州,扬州炒饭也自然而然的流行了起来。
随着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政府的国门,大批的华人开始前往海外经商谋生,扬州炒饭也随着华人的身影传遍了世界各地,也让许多老外喜欢上了这碗香喷喷的扬州炒饭。以至于许多没有到过中国的老外在吃过扬州炒饭以后,并不知道扬州是个地名,而以为扬州不过是一种炒法或发明的厨师名字。
扬州炒饭随着不断的改良,已经不再是最初那一碗普通的蛋炒饭了。它已经成为了海内外对于中华美食的一个符号记忆。
--------------------------------------------------------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