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朝志】汉诺威王朝(四):乔治三世1
其漫长的统治见证了其王国与大片欧洲大陆进行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在他的统治初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并使英国压倒欧洲各国,成功支配着北美洲及印度地区。然而,随着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败,乔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最终促成美国立国。此后,乔治三世参与了一连串的反法战争,反抗拿破仑及革命后的法国,这些战争最后以拿破仑在1815年被击败而作结。
乔治三世晚年倍受精神问题困扰,其症状最初仅反复出现,但后来却演变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威尔士亲王乔治以摄政王身份代为统治。1820年乔治三世驾崩。威尔士亲王乔治继承其王位,称乔治四世。
(1)王孙时期
乔治三世在1738年6月4日于伦敦诺福克府出生,父母分别是威尔士亲王弗雷德里克王子与萨克森-哥达的奥古斯塔,祖父是乔治二世。由于乔治的父亲弗雷德里克和祖父乔治二世的关系相当紧张,所以国王把他的父母从王宫中驱逐出去了。因为乔治比原定的预产期早两个月出生,因此他最初被认为不能活得长久,并在出生同一天获圣詹姆斯的教区牧师进行施洗。
1738年7月4日,牛津主教托马斯·塞克复在诺福克府为他进行公开施洗。他的教父母为瑞典国王(由巴尔的摩勋爵任代理人)、萨克森-哥达公爵(由卡那封勋爵任代理人)、以及他的祖姑母普鲁士王后(由已故第四代汉弥尔顿公爵之女儿夏洛特·埃德温任代理人)。
有别于初出生时的悲观估计,童年的乔治反而拥有健康的体魄。直到1751年,威尔士亲王因一次肺部受伤逝世,12岁的乔治遂成为了王位法定继承人,并继承了父亲的爱丁堡公爵头衔。乔治二世开始频繁关注孙子,在乔治成为王位继承人的三个星期后,乔治二世就册封了他为威尔士亲王。
乔治在学校时功课较差,他显得比他的真实年龄要小。然而,从很小时候起,他就懂得自己是帝王的后代。常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之一是未来的诺思勋爵。诺思的父母对儿子说:“诺思,见到小乔治王子时要向他鞠躬,称呼他陛下。与他玩游戏时,要想法让他赢,千万不要动手打他。儿子,只要你讨他喜欢,天知道,有朝一日,你就可以谋得一个挂名好差事。你的父亲也就可以从男爵升为伯爵了。”
十分奇怪,在这种环境下,小乔治竟具有一种招人喜欢的性格。他被描述成“沉默寡言,谦虚谨慎,动辄害羞”的孩子。对小乔治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那位占有欲颇强的母亲,以及母亲的好友布特伯爵约翰·斯图尔特。小乔治把布特伯爵看成自己生身的父亲,有什么事,总是去征求他的意见。
到1756年春天,适值乔治的十八岁生日将至,乔治二世复赏赐他入住规模宏大的圣詹姆斯宫,不过在母亲及她的知己布特伯爵(后来曾任首相)劝说下,乔治亲王拒绝了国王的赏赐。威尔士太妃这样做,是因为她对其家翁并不信任,故此着意要年轻的乔治留在自己身边。
(2)婚姻生活
在1759年,当小乔治知道自己不久即将成为国王时,他和里奇蒙公爵之女莎拉·伦诺克斯发展出亲密关系,她是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二世的后裔。小乔治写信给布特伯爵说:“我想,有朝一日,您会同意我将她立为王后。”而布特伯爵却劝小乔治放弃与自己臣民结婚的想法,而到德国的公主们中物色合格的人选。乔治自己曾写到:“我自己是为一个伟大国家的快乐与苦难而生……因此我常要违背感情做事”,话虽如此,乔治二世曾授意要乔治迎娶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索菲娅·卡罗琳公主,可是有关婚事却受到乔治及其母亲的强烈反对而告吹。
翌年,乔治二世在10月25日因排便用力过猛驾崩 [1] ,乔治遂继承祖父的王位,是为乔治三世。同时间,为乔治觅得合适的妻子亦变成一件愈益迫切的首要任务。在1761年9月8日,新君在圣詹姆斯宫内的皇家礼拜堂迎娶了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的索菲·夏洛特女公爵为妻,夫妇两人在婚礼上才平生第一次见面,两星期后,两人就一同在1761年9月22日于西敏寺加冕。值得留意的是,乔治从没有情妇(这和他的曾祖父、祖父和他的儿子有很大区别),而夫妇两人也享受了真正快乐的婚姻生活。乔治与妻子共育有十五名子女,当中包括九名儿子及六名女儿。在1762年,乔治三世购入白金汉府(今白金汉宫)作为家庭成员静养之用。
(3)控制内阁
小乔治在祖父去世后立即登基。这位22岁的乔治三世好像有很多长处。乔治二世的首相沃波尔说他“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红光满面,笑容可掬”。乔治三世还继承了家族那种两眼凸出、肤色白皙的生理特征。相貌很是英俊。
由于欧洲各王室之间通婚频繁,汉诺威王朝开国君主乔治一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外孙女索菲亚,所以乔治三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较重的德国口音。而乔治三世却是在英国出生并接受教育的。他完全与英国人息息相通,从未去过祖籍德国汉诺威,他是安妮女王去世以来,首位能说一口纯正英语的国王。憎恨和畏惧外国人的英国人,是很在乎这些事情的。
乔治三世在学校并不优秀,但他却不辞辛苦,竭尽一切努力去完成国王的职责。很少有像他那样自觉至对上帝与臣民应尽职责的君主。乔治三世是个笃信宗教的年轻人,不像其祖父乔治二世半心半意做样子,他是一名十分虔诚的教徒。乔治三世生前每做一次祈祷总要花去大量的时间。
乔治三世上台后的当务之急,是整顿祖父宫廷中声名狼藉的骄奢淫逸的风气。登基一个月后,他就发表了一篇文告,鼓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国王一紧张话就说得很快,而且有些口吃,并在说话的停顿声中发出嗒嗒声。为此,曾有人诽谤国王,说他已显出神志不清的迹象。与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相比,乔治三世似乎是有点迟钝,有点死板。尽管他的所作所为遭到歪曲,比任何一代英国君主都要严重得多,尽管他也犯过错误,但他是汉诺威王朝中唯一可以称为正直高尚的人。
选取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德国夏洛特公主做王后以后,乔治三世便着手摧毁英国辉格党集团的势力。这个集团自1714年以后一直控制着政府。过去,乔治二世亲自遴选大臣,但只限于在狭小的职业政客这个特权阶层中遴选。乔治三世拒不接受这种限制,这并不违犯宪法。这时候,欧洲大陆各国已建立了君主开明专制,但乔治三世并不想仿效,而是亲自过问国事。他不像他的祖父乔治二世那样长期住在汉诺威过安逸生活而国王的大权却旁落了。
尽管乔治三世在登基时获得了政坛各党派的欢迎,但他早年的统治却受到政局不稳的阴影所笼罩,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就七年战争的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所致的。乔治日益宠信及托赖于托利党官员,使得一直在政界占主导地位的辉格党十分不满,甚至于谴责乔治的行径无异于独裁者,与查理一世如出一辙。在1762年5月,乔治三世先后免去了老皮特和首相纽卡斯尔公爵的职务,起用他的恩师布特伯爵约翰·斯图尔特掌权。布特伯爵与詹姆斯二世保王党人有过瓜葛,后来虽然加入了代表新兴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但并没有担任党内要职,而且他来自仍被英国人视为化外之地的苏格兰,这些情况都对布特不利,布特勋爵的反对者甚至散布流言,指责他是王太后的情夫,因此乔治三世自然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乔治三世为了保住布特的权位,不得不采用一些连他自己也痛恨的贿赂手法。1763年,布特费尽心机通过议会与法国缔结和约后就辞职了,他不愿面对全面的攻击。
辉格党遂在乔治·格伦维尔的带领下重新执掌政府。这位首相和和乔治三世关系最为不合,首相在国会长篇大论地责备乔治三世忘恩负义。国王回击他说:“当他使我厌倦了两个小时以后,我看一看表,看他能不能使我再厌倦一个小时。”在国王和首相产生矛盾带来政治危机期间,国王只好听任迎合低级趣味的街头小报诋毁自己。
同年后期,大不列颠政府发出了《1763年皇家公告》,制定边界线,限制大不列颠在北美的殖民地不断向西扩展的情况。有关公布的原意旨在迫使北美殖民者能够与美洲原居民谈判,减少因土地争端而引发的前线战事,从而减省浩大的军事开支。尽管这条所谓的“公告线”没有对早已安顿的大多数殖民者造成多大影响,但此“公告线”却引起了边区殖民者的强烈不满,继而成为北美殖民地与大不列颠政府出现纷争的导火线之一,也是后来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一般美洲殖民者向来只需向大不列颠政府缴纳甚低的税捐,但大不列颠却同时要在美洲布置大批军队,镇压当地原居民的起义,以及防范法国对美洲殖民地侵略的野心,使得大不列颠在美洲的军费开支十分沉重。为了平衡开支,格伦维尔政府在1765年引入了《印花法案》,向大不列颠北美殖民地的每份文件开征印花税,由于当时连报纸也征收印花税,使得反对征税的宣传得以在北美广泛流传。与此同时,格伦维尔因试图削弱君主特权而渐失乔治的支持,乔治曾试过游说老皮特出阁任相,但并不成功,其后乔治曾一度患病抱恙(有意见认为此病乃他日后精神失常的先兆),病愈后成功以罗金汉侯爵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组织内阁,再行将格伦维尔罢免。
在得到老皮特的帮助下,罗金汉勋爵成功撤回格伦维尔那份极度不受欢迎的《印花法案》,不过罗金汉的政府并不强势,这使他不久就在1766年被老威廉·皮特取代,而乔治更册封老皮特为贵族,是为查塔姆伯爵。查塔姆勋爵与乔治三世撤回法案的行动,使他们在美洲殖民地的民望急升,纽约市的民众为表道谢,更在市内双双竖立起他们的铜像来。查塔姆勋爵在1767年因病而让格拉夫顿公爵管治政府,但格拉夫顿公爵一直迟至1768年才正式成为首相。他的政府未几就在1770年垮台,并使得托利党重新上台。
乔治三世不停地撤换首相,先后撤换了4个。大臣们议论纷纷,说国王未对自己的大臣给以应有的支持,遇事独裁专断不与他们商量,而是去征求“潜入幕后”的布特的意见。乔治三世和首相的矛盾使人看清,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寿命不长。然而,同样地,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尊重和支持,也立足不住。1770年,乔治三世认为他找到了一个国王与议会都可以双双接受的理想人物,就是他儿时的好友诺思勋爵。
诺思首相在议会里得到多数人的支持长达10年之久。从英国的政治背景上看,乔治三世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有的报纸议论说,选中诺思证明国王愚蠢——一个笨蛋被另一个笨蛋选中。甚至后来的历史学家还认为诺恩是“英国历史上最坏的一个首相”。其实,这位在1760年还是“没有经验的娃娃”,现已经成了一位机警的政治家。诺思是一位优秀的议会会员,一位能干的演说家,也完全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和平时期的首相。
新任托利党首相诺斯勋爵及其政府对美洲日益不满大不列颠的情绪十分关注,为了安抚美洲殖民者,他撤销了向美洲殖民地所征收的绝大部分税项,但却独留茶税一项。茶税对大不列颠十分重要,乔治三世甚至尝言茶税是大不列颠“保持(向美国殖民地征税)权利的一种税”,可是在1773年,波士顿有暴徒为了反对茶税而登上停泊于波士顿港的运茶货船,并将茶叶倾倒入海以作示威,史称波士顿茶叶事件。有关事件在大不列颠引起了很大的反向,舆论对北美殖民者也出现不满,而本身同情北美殖民者的查塔姆也支持诺斯勋爵,将有关事件定性为“无疑具刑事性质”。诺斯勋爵在茶叶事件发生后引入多项措施以作报复,当中包括关闭波士顿港、修改麻省宪法,使当地立法机关的上院由君主委任产生,而不再由下院互选产生。这些措施进一步激起殖民者的不满,他们甚而称这些措施为“不可容忍的法案”。有学者认为,直到这个时候,乔治三世仍倾向于“以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尽管有时他对内阁所作的建议成效存有怀疑,他仍然十分听任于内阁的建议,而仅从1763年至1775年所发生的事来看,乔治三世亦不应就引发美国革命一事负起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