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继中:超越“以史证诗”

  陈寅恪有“以史证诗”之法,其门人王永兴归纳此法云:“以宋贤治史之法治诗。”即注意“时间、空间、人事相结合之法”。而用此法证诗的典范之作是《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曾直呼白居易之诗“诚足当诗史”,此笺证稿充分地展示了以史证诗的具体操作过程,及作者对“诗史”的认识。

  王永兴说:“古今史家以时间、空间之法考证史实者多矣,但罕有人能如先生之精湛细密。因先生之考据使用可信之史料外,复注重人情事理。此亦宋贤考异之法而先生又有发展之明证也。”①“人事”即“人情事理”,即从史料推导出情理。陈寅恪笺证白氏《长恨歌》,一面指出“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于事理时空的不合史实;另一面又不忘点醒“文人描写,每易过情,斯故无足怪也”“长恨歌乃唐代'驳杂无实’'文备众体’之小说中之歌诗部分”,文章体制有别云。事实上陈先生对史与诗的异同有独到的见解,《金明馆丛稿初编·读哀江南赋》乃云:“古今读哀江南赋者众矣,莫不为其所感,而所感之情,则有浅深之异焉。其所感较深者,其所通解亦必较多。兰成作赋,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也。”可惜陈氏并未自觉地将此卓识贯穿于以史证诗的实践中,尤其未将“所感之情”与“幻觉”二事进一步发挥,以揭示文学虚构之特质,反而有时难免将评史的标准混同乃至取代文学批评之标准。如《元白诗笺证稿》笺证《卖炭翁》,将诗与韩愈《顺宗实录》对照后下结论云:“传世之顺宗实录,乃昌黎之原本,故犹得从而窥见当日宫市病民之实况,而乐天此篇竟与之吻合。于此可知白氏之诗,诚足当诗史。比之少陵之作,殊无愧色。”评“诗史”而偏重在史而不究诗心,其影响甚巨,乃至掩盖了其“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的卓识。后之学者大多才气、学力、见识难企及之,更是囿于文献一端,泥于从史料到诗文的单一逻辑,弊端更著,故今以考据史实代替文学鉴赏者往往有之。然而就“以史证诗”的提法自身检讨,我认为此提法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局限。

  史料并不等于历史真相,即使是《史记》这样的“信史”,它也只是历史的叙述,必然是要带上主观的倾向性与某些想象;何况史料也不可能完全保存(不妨说,所存事迹只是历史事件全体的九牛一毛),所以虽然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参照,却难以借此全面恢复当时的语境。这对当代读者而言已属常识,可不必深论。

(0)

相关推荐

  • 培训所见所感

    自昨日上午至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参加"旗帜鲜明讲政治   忠诚担当保平安"专题培训班已历晨昏各一.昨日晚,今日晨我都进行了锻炼.按锻炼时所见所闻而所感,成七绝.七律各一首以记录下 ...

  • 蒋寅|孙雄与《道咸同光四朝诗史》

    清代是图书编纂和出版都空前繁荣的时代,清人编集的本朝诗文总集.选集之多,超过前代同类书籍的总和.自清初以来,本朝诗选就一直是诗家和书坊热衷于编纂的出版物,姚佺<诗源>.邓汉仪<诗观& ...

  • 抗疫所感

    文/軍師 疫情烽火起狼烟, 众志成城克时艰. 燕赵儿女多壮志, 旗开得胜奏凯还. (军师)

  • 所感,所求

    佳粉红颜易枯老, 吾叹忽而度半生. 历劫颠荡游世间, 归来独剩寂寥人. 宏愿所求不为何, 今朝觅得良缘配.

  • 林继中:古今大家写“知己”

    唐诗中写友情者可谓汗牛充栋,美不胜收,而意义涵盖最广者似当推王勃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难发现,这句的"出处"是曹植<赠白马王彪>:& ...

  • 以史证诗方法平议——以阮籍《咏怀》诗为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1-04 04:32作者:张建伟(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类诗反映历史,隐微地表达政治态度,被称为微言政治诗.为了探究其微言大义,产生了 ...

  • 陈尚君 | 一代有一代的学术——初读《林继中文集》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我认识林继中教授逾三十年,读过他的许多专著,佩服他是一位兼做文献与鉴赏.讲究理论与实践的优秀学者.这次<林继中文集>结集出版,皇皇八册,内容丰富, ...

  • 张建伟丨以史证诗方法平议——以阮籍《咏怀》诗为例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类诗反映历史,隐微地表达政治态度,被称为微言政治诗.为了探究其微言大义,产生了以史证诗的研究方法.邓小军先生讲:"以史证诗,是考察诗人的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以释证诗歌. ...

  • 《林继中文集》新书发布会暨学术成果研讨会在漳举行

    12月19日,由闽南师范大学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林继中文集>新书发布会暨学术成果研讨会在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林继中的家属.同窗.好友.学生以及社会 ...

  • 林继中 | 知难而上本是学者的命运

    本文为<痛切的自觉--明末清初杜诗学考论>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杜诗堪称是汉民族的"痛感神经",在民族危难时,你不能不感到他的存在.所以处于南北宋之交的李纲会说: 子美 ...

  • 林继中先生访记

    推前记:一看落款,已经十二年过去了.当年交谈的内容早已大都忘记,幸亏有此文在,得以重现当日继中先生之风采.如今重推此文,我感慨的是:十二年过去了,我还是在文学与学术的交界,东挖西掘,荷戟彷徨.不但没有 ...

  • 【鳌江小筑】第34期 | 惜墨斋诗词:题林建中《茂飞画十二花神》册页诗

    第(34)期 惜墨斋诗词专栏 作者简介 林锡彬,笔名方来,号惜墨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画家 ...

  • 彭志丨​诗中的心史:清初江南遗民诗读解

    注:本文发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彭志老师授权发布. 诗中的心史:清初江南遗民诗读解 彭 志 摘  要:清初,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