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泄,就是阳气“收不住”!

早泄,就是阳气“收不住”!前辈董建华的方子,补脾肾,收住阳气

有一回,老师的诊室里来了一个青年男子,也就是20出头的样子。

但是,从他的神态来看,却透着几分苍老。

尤其是他的脸色,发白,而且腰背有些弯,似乎总是背着什么,挺不起来。

细问得知,这个人,早年误犯自渎,婚前有遗精现象,但不算严重。婚后,最初还算勉强,后来就出现早泄,痿遗之态特别明显。

妻子对此不由得冷嘲热讽。患者自己,也背上了巨大的精神负担。他语调低沉,沙哑,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似乎是背着全世界人的指责在生活。

刻诊,见脉象细弱,尺部尤甚,舌质暗淡,苔白。患者自述,整个人无论睡得好不好,白天都疲乏无力,食欲不好,一吃就饱,吃多就胀。而且,腰部总是发凉。脑袋时常眩晕,无力思考。

面对这个患者,我老师心里头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事后跟我讲,面对这样的人,他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节”。不幸,是因为体质单薄,禀赋太差,落得今天这个田地。不节,是少不更事,肆意妄为,以至于过度戕伐。

这时候,我老师忽然挺直腰板,仿佛一个家长在和孩子说话一般,问道:“你能不能听我的话?听,我给你治。不听,我不给你治”。

患者说,我听。

我老师说,那好,从今天开始,坚持独卧,转移注意力,远离一切乱七八糟的信息,多想想如何工作,多想想学点手艺,把从前的老毛病彻底戒掉。此其一。其二,坚持用药,建立信心,不要整日怨天尤人。你这么大点的孩子,一定能改善过来。

患者频频点头。

接着,看我老师开方子。但见——

黄芪、党参、桑寄生、川断、牛膝、菟丝子、狗脊各10克。白术6克,黄精15克,肉桂3克,焦三仙各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5剂之后,自觉身体有力,精神振奋。接着,再用7剂,食欲增加,腰发凉、腿无力的现象大大改善,小腰板立刻就挺直了。

就这样,我老师遵原方加减出入,连续调整了将近一个月,小患者到最后诸证悉平,生活恢复正常。

不过,最后一次开药的时候,我老师还是嘱咐他:“你的身体,底子比较弱,因此一定要注意保养,眼下是用药力调过来了。能不能保持住,就看你对生活的把控能力。把控得好,将来越来越好。把控得不好,前功尽弃。你以后可别让我再看见你”。

小伙子点头称是。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十分简单。他的问题,在于脾肾阳虚。

患者脉象细弱,尺部脉(肾)尤弱。这提示我们,脾肾不足。肾主腰膝。腰凉腿软,浑身乏力,为肾阳不足。纳谷不香、食欲不振、动辄饱胀,这是脾阳不足。阳气不能濡养头面,所以头晕、面色苍白。总之,脾肾阳虚之态,在他身上,很明显。

这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我个人的观点是,还是和先天禀赋有关系。后天的不节制,只能是一个诱因。两者叠加在一起,才这样的。

我以前说过,肾主封藏。气能收摄。脾通过对气的生成,也可以行使收摄之能。故而,脾和肾,就是人体内的两把锁头。脾阳充足、肾阳充足,收摄如常,身体就固摄得住,锁头就牢靠。如果肾阳和脾阳不足了,这锁头是一敲就开的。因此,包括早泄、多唾、多汗、多尿、腹泻等问题,都可以考虑从温补脾肾阳气的角度,加以改善。

这个道理,其实一说就破。我想重点和你说的,是我老师用的方子。

我老师事后跟我讲,他用的其实是已故的上海中医名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先生的验方。它是专门温补脾肾阳气的固摄方剂。我老师早年从同行那里习得这张配伍,觉得挺好,就一直保存、应用下来了。我们再看一遍——

黄芪、党参、桑寄生、川断、牛膝、菟丝子、狗脊各10克。白术6克,黄精15克,肉桂3克,焦三仙各30克。

这里头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补的是脾。桑寄生、川断、牛膝、菟丝子、狗脊,补的是肾。严格说,这两队药材里头,还没有典型的温阳药。但是,随后,我们见到了肉桂。肉桂,用得少,才3克,却能够温补脾肾之阳。前面补的,我们可以看成是脾肾之精。后来这个,才是温补脾肾之阳。如此多的补药,恐怕碍胃,所以用焦三仙各30克来促消化。

这就是基本意图。

这个方子,用药相对平和,药量也不大,不那么峻烈,故而适用人群相对广泛。它所针对的,就是脾肾阳虚的痿遗患者。具体舌脉和症候,如前所述,我就不多说了。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当然,造成痿遗之疾的原因,有很多。部分人,属于脾肾阳虚。部分人,则源于湿热,或者源于相火偏亢。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调治思路。所以说,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在这里,不过是将一部分经验,加以解读和传播,促进业界交流罢了。我不希望,读者朋友们去轻易照搬、套用。一旦用错了,就不好了。

总之,你记住,痿遗之疾,很多时候,就是阳气“收不住”。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我希望大家都能对此心里有数。

全文完。

夏天和季节交替最适合艾灸——阳痿、早泄、遗精,艾灸补阳气,无需再羞愧艾灸,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在春季和夏季艾灸人体的一些补阳,帮助阳气升发的穴位。秋冬季节艾灸一些滋阴的穴位。这样通过四季艾灸来达到平衡体内的阴阳,顺应自然界规律的方法养生。

5~10月是艾灸的好时节,也就是整个夏天季节。艾灸有温中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主要用于虚寒型、寒湿型、受凉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夏天阳气充盈,有利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且衣服穿着比较简单,治疗起来方便。立秋之时也是艾灸的好时节,此时人体内的阳气衰退,正适于采用艾灸补阳气。在冬季时节,由于阳气不足老年病易复发,艾灸的祛湿、散寒作用正适用。
    无论是春夏之交还是夏秋之交,都是艾灸的适宜时间。此时人体的经脉开合,气血流转,用艾灸的火热之力帮助阴阳互生,使气血旺盛,治病防病的效果更佳。若病情反复或加重,应遵医嘱艾灸。
    有读者在后台羞答答地问射精快怎么办。如果真的到了疾病的程度了,那最好还是去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讲,平时也要多锻炼,增强体质。还有就是进行艾灸补补阳气,这个季节刚好是艾灸的最佳季节。

阳痿、早泄、遗精的艾灸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阳痿、早泄、遗精3种男科病的艾灸方法,每个病症的对症穴位都按艾灸的先后顺序被分为两到三组,每天灸一组,每个穴位灸5~10 分钟,轮流艾灸,每天只需 15~30 分钟,就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1.阳痿




2.
早泄




3.
遗精



加点题外话:治打嗝小妙招

今天中午午休后醒来,就开始打起嗝来,办公室的同事们纷纷表示同情,问我还好吗?我边打着咯边回答“还好——(打嗝,停顿)——还(打嗝)活着”。办公室响!起!一!片!愉!悦!的!笑!声!伴着我的打嗝声。大家又开始纷纷回忆自己打嗝时是怎么做的,一个同事说,她打嗝的时候就捏着鼻子,屏住呼吸,喝几口水。于是我报着试试看的心态,顺手拿起旁边的水杯,依法喝了两口水,奇迹出现了,竟然不打嗝了!下次打嗝,我还要试试这个方法,你们也可以试试看!

要诀:捏着鼻子,屏住呼吸,喝几口水!注意不要呛到哦!

重振雄风,治疗早泄的三个千古名方

1.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效:温中驱寒,回阳救逆。
适宜人群:主要用于四肢厥逆、神衰欲寐、畏寒怕冷、浑身乏力、倦怠、面色苍白、腹痛腹泻等人群。
2. 白通汤:附子、葱白、干姜。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适宜人群:主要用于少阴病、腹泻、四肢厥逆、面赤脉微等人群。
3.附子理中汤:红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炙甘草。
功效:补虚回阳,温中散寒,
适宜人群:主要用于久病不愈、肠鸣即泻、便中夹有粘液、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等人群。

阳气养不住当心短命 名中医盘点十大“伤阳恶习”

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黄帝内经》

我们每天的生存,都需要阳气,当阳气受到影响,健康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就是说人到了40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其实现在很多人不用等到40岁,身体早已在走下坡路了。所以,养生非常重要。

阳气的特性是“藏德不止”。就是说,阳气应该封藏在体内,周流不息。阳气不到的地方容易生病,但是阳气需要藏的,外露了同样容易致病。例如很多病人发生溃疡,就是阳气不归位,火露于外了,这就是病。

现代人或因压力、或为欲望、或随波逐流,每天无意识的在不断耗伤阳气,甚至伤及根本,乃至疾病丛生时仍浑然不觉。我们不妨来看看,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的“十大伤阳恶习”,你有没有“躺枪”。

第一大“伤阳恶习”——熬夜

晚上太阳落山,人体的阳气也需要收进体内去睡觉,如果阳气得不到休息和补养,伤害是非常大的。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21~3点),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对常人来说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很多人在应该入睡的时间去卡拉OK、去工作、熬夜,“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肯定是非常错误的。

第二大“伤阳恶习”——嗜吃生冷寒凉食物

现代人受西方营养学的影响,认为所有生冷水果含有充足的维生素,而且冰冻食品、冷饮之风盛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

西方人吃生冷,但有牛油牛肉搭配,还喜欢日光浴,这或许是适合他们体质的补阳方式,所以伤害就不太明显,但并不一定适合东方人。

此外,广东的老百姓爱喝凉茶,绝大多数凉茶性能清热解毒,日久服用,同样会悄悄伤害我们的阳气。

中医认为,所有的营养消化吸收,是靠脾胃的运化。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消瘦等症。有人因脾虚而嗜甜,过量食用甜腻厚味,人体无法运化致痰湿内生,阻碍阳气的运行,导致阳郁阳虚证;也有的因身体虚寒而嗜食辛辣,辛辣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过分耗散,也会导致阳气亏虚,逐渐出现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等慢性疾病。

第三大“伤阳恶习”——贪凉吹风

空调是人造风,不是自然的。夏季阳气外散毛孔开泄,无异于门户大开,直接吹空调,风寒之邪就会直入肌肤、筋脉、骨节,若不及时排出寒气,更会侵犯六腑五脏,甚至成为不治之症。

所以医生常说的“冬天的感冒好治,夏天的感冒难医”,就是这么来的。

第四大“伤阳恶习”——生育延迟 产房受寒

根据中医学理论,生育最佳年龄女子为“三七”至“四七”(21~28岁),男子为“三八”至“四八”(24~32岁)。

但现代生育年龄普遍延迟,且孕前没有保养肾精的意识,父精母血亏虚,不孕不育几率大大增加。即使可以受孕生产,孩子的先天阳虚体质很难改变。

此外,生产时产妇所在的产房或手术室冷气充足,新生儿从温暖的羊水中出来,若不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容易感受寒邪,伤及婴儿阳气。

古时小孩的生存有自然淘汰的过程,生下来的小孩阳气都比较充足,而现在通过促孕保胎出生的小孩,阳气自然比较亏虚。

第五大“伤阳恶习”——运动不当

现代人崇尚“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但很多人并未因运动得益,反而引起关节炎、风湿、膝关节磨损甚至发生运动后猝死等问题,这都是不合理运动导致。

卢崇汉先生在《扶阳讲记》中提到“动能生阳,也能耗阳”,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流通,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但对于气血大亏之人则有害无益,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虚上加虚。

运动会刺激阳气升发,适合在春夏季节,白天进行。很多人早上匆忙起床不吃早餐去上班,久坐不动工作一整天,晚上健身,看似弥补白天活动不足,实则违反人体“生长收藏”的正常规律。

而且除了夏天适合流些汗,其他季节的运动都已微汗为宜,过量出汗伤及津液,也会耗伤阳气。所以中医更推荐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第六大“伤阳恶习”——工作烦劳

说起来,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焦虑之中。很多人出现睡眠不熟、易醒、难入睡、夜尿等。因为很多人都有,渐渐被认为“很正常”,其实不然。

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不知及时休息,一方面会导致阳气的过度耗散亏虚,另一方面阳气太疲劳导致无力入阴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经衰弱,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很多年轻人“猝死”都是这个原因。所以,再值得拼搏的事业,也需张弛有度,才能长久。

第七大“伤阳恶习”——物欲难止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在中医眼里,欲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壮火,《内经》提到“壮火食气”,即欲望也会消耗人体正气。

现在国内外的很多人都开始反思这种过度追求物欲的错误方式,倡导“减法生活”。

减法生活,强调生态环保,也强调精神环保和心灵环保,并且提倡减排、减负、减污、减欲、减速的“五减法则”。现在还流行“极简主义生活”,即身边只留几件必须品。

第八大“伤阳恶习”——房事不节

过分追求商业价值,导致电视、网络、书籍、杂志无处不在宣传男女之事。女性流行露脐(神阙)、露腰(肾俞、命门)、低胸(膻中)……

中医角度,露的人受寒,看的人躁动,都伤阳。这种恶习属于“房事不节,肾阳亏损”。不懂得适度和节制,人的肾精就会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

最初的表现其实包括牙龈萎缩、牙缝变大、牙齿松动,因为牙齿的状态跟肾阳息息相关。发展到后来可能导致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第九大“伤阳恶习”——滥用抗生素

虽然不可否认抗生素在治病救命方面的巨大效果,但现在国内存在较严重的滥用。

抗生素性属寒湿,口服主要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而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管,还会伤及心阳,引起水气凌心证,甚至猝死。

所以抗生素一定要对症,而且中病即止,绝不能作为日常小病甚至保健预防的药物滥用。

此外,激素类药物也伤阳气!激素使人的肾阳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显,其实是肾阳的透支,损害远期健康。肾主骨,肾阳不足自然就骨质疏松了。

很多其他的化学药物若去除糖衣或胶囊后都呈苦味,苦味伤脾胃阳气,长期服用西药必定脾胃阳虚。

西药的治疗作用不能否认,但保护身体健康的根本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即阳气,而非依赖药物。

第十大“伤阳恶习”——乱服药物

很多疾病都是卫气不足、寒气入体、体内伏邪所致。

但以感冒为例,现有感冒中成药80%都是“清热解毒”,只适合治疗热感。而感冒初期绝大多数都是受寒,清热药物通常只能强行退烧或将排寒症状强行压制,不利身体恢复,长期使用必大伤阳气。

当前滥用清热药的原因一方面是医生的辨证不精,一方面则是认为用清热药比较“安全”,误用清热养阴药产生的副作用具有隐秘性,短期不会被发现。

治病用药是治果,养生防病是治因,治病者事倍功半,防病者才能长治久安,“扶阳”不是某个派别,而应该是一种养生的理念。

扶阳、护阳有三大法则:守阳、温阳、通阳。

守阳,就是要守住阳气,就是守住天命。有人说人一生阳气是有定数的,乱消耗就会早死。早死说法不一定对,不能乱消耗是肯定的。

温阳,就是要让身体避寒就温,给身体温暖,让阳气得到良好的补充。

通阳,是让阳气流动起来。周流不息才是阳气。不动了、堵住了,就会发生疾病。

不管什么养生方法,或者医生给你们开的方子,最终都要落到这三个大原则上来。

该清热该邪火的不要避若蛇蝎,为了治病甚至救急救命,什么方法都可以接受。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补养扶助阳气上去,这样才是长久健康之道。

阳气,心脏的本钱!讲一张方子,治“阳虚冠心病”

诗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寥寥数笔,为我们描绘出冬季的一派萧瑟。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无暇领略冬景。

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的身体,在这个季节,也如漫天飞雪般的凄苦、凛冽。

这既是我今天要和你说的,阳虚型的冠心病人。

好多年前,我接触过这么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年纪是60多岁。最近这三年以来,每到冬天,都会感受到明显的胸痛胸闷。他做过检查,确诊为冠心病。

后来,他入院治疗。心内科病房主任邀请我老师过去会诊。我随师而去。

刻诊,见患者心前区阵发性疼痛,连带左侧肩膀一起疼。同时,患者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浑身乏力,四肢畏寒怕冷,摸上去很凉,而且腰膝酸软,走路费力。仔细询问,食欲较差,而且容易便溏。脉象沉细,舌淡苔白腻。

我老师当时就说,这个人啊,太寒了。夏天可能还好点,冬天就不好过。

闻听此言,患者仿佛遇到了知音。他说,确实如此。夏天的时候,感觉舒服好多。到了冬天,就好像要走鬼门关。

我老师忽然回头问我:“你有思路没”?

我说,金匮肾气丸做底子,同时温补脾阳。

我老师一听,点头道:“行,说得不差”。

于是,一张方子,跃然纸上。但见——

制首乌、山药、党参各12克,丹参20克,茯苓15克,制附子9克,丹皮、桂枝、郁金、白术、炙甘草、山萸肉各9克,干姜3克,水煎服。

结果,患者药用20剂,心中闷痛狭窄之感基本消失。

后来,我老师遵原方,略作加减,善后调理。最后,患者不但冠心病症状得到很好控制,连腰膝酸软、乏力耳鸣等现象,也大大减轻了。

等这个患者最后出院的时候,我还特意摸了一下他的双手。我发现,是温热的,和最初的时候截然不同。

这个患者也特别高兴。一路上,嘴不停地说:“活过来了,暖和过来了……”。

这背后有什么学问呢?

其实,这个老患者,真的就好像我开篇所提到的,柳宗元笔下那个“孤舟蓑笠翁”一样。他好似阳气虚少状态下的一团脆弱的火苗。我和我老师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的阳气壮大起来,直至让他的身体内外,春意盎然,

这个老患者的问题,在于脾肾阳虚、心脉阻痹。

什么意思呢?你看,他纳呆、便溏,浑身乏力,这是脾阳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这又是典型的肾阳不足。脾阳和肾阳,在这个人身上,都不足。舌淡苔白腻,脉象沉细,这舌脉特点更向我们证明,这个人的身体处于明显的阳虚状态。

那么,阳虚,为什么会影响心脏呢?道理很简单啊——我们的心,五行属火。它的每一次跳动,都好像火苗在上窜啊。如果你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那势必会损害心阳。心阳不足,则气血凝滞不通,患者就心痛胸闷。

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温阳。肾阳不足,咱们温补肾阳。脾阳不足,咱们温补脾阳。心阳不足,我们就温补心阳。总之,哪里缺阳气,我们就补哪里。

现在,你看看上头提到的配伍。我再重复一遍:制首乌、山药、党参各12克,丹参20克,茯苓15克,制附子9克,丹皮、桂枝、郁金、白术、炙甘草、山萸肉各9克,干姜3克。

这里头,有补益肾阳的,这就是制首乌、山萸肉、制附子。其中,制首乌和山萸肉补肾精肾阴,就是给油灯加油。油加够了,添一把火,就是温阳的制附子,从而让阳气生生不息地燃起来。

这里头,有补益脾阳的,比如山药、党参、茯苓、干姜、炙甘草、白术。

当然,这里更有温心阳、活心血的,比如桂枝、丹参、郁金、牡丹皮等。

于是,上中下三焦的问题,我们都照顾到了。患者最后能好转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看,这就是中医治疗阳虚冠心病的思路。我这么一解释,你该很清楚了。

我为什么说这个医案呢?

现在这个季节,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毫不夸张地说,每年冬天,因为心脑血管病而去世的人,比平时要多出不少。为啥?因为冬天阴寒之气重,人体内的阳气又不足。上文所述的冠心病患者,在这个季节层出不穷。这类人的生命,就好比一团微弱的火苗,摇曳在寒风里,岌岌可危。这时候,就需要用这种温阳之法,来改善身体内环境,让他们周身的生机,重新焕发。

当然,我不能说,我前头所讲的配伍适合所有人,是什么灵丹妙药,一吃就好。我只能说,它是一种临床经验,值得大家体会和认识。有需要的朋友,请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这世上,如果有一万个冠心病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病因、症候。我们必须因人而异,适当加减,随症遣方。这是至关重要的。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希望这篇文字,能为寒风中的你,送去一丝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