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学习法2.0:如何才能把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即所有知识大体上都可以被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叫做陈述性知识;一类叫做程序性知识

所谓陈述性记忆,就是指那些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知识,就是指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

但现在问题来了,懂了这个有啥意义呢?

意义很大,懂了这个,我们就可以对所有知识,分别制定出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了。

动静学习法的意义

自从我懂了动静学习法之后,我的整个「学习方式」或者说「学习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这个改变是什么呢?

这个改变就是,我开始能够很好地平衡「理论」「实践」之间的关系,开始能很好地平衡「巨人思维」「做中学习」之间的关系。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它极大地优化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

然而我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

大多数人的心中只能接受一种观念,要么就是理论很重要,所以大量看书,但很少实践;要么就是实践很重要,读书没有用,所以基本不看书。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如此着重强调动静学习法很重要”的原因。

一、巨人的重要性

首先,动静学习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最底层的道理。

就是我们一生之中所学的所有知识都分为两类:一类是能通过语言传达的,一类是无法通过语言传达的。

如果一个知识,它能通过语言传达,我们就可以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通过巨人的肩膀,我们的学习时间可以从「几年甚至几千年明白一个知识」缩短为「几个小时明白一个知识」

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类通过几千年的探索才获得;而现在,我们只需要花一节课就获得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节约。

同样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所要学习的领域是有巨人的,那么一定要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因为这能极大地帮你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极大地帮你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直到最后达到一种终极状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取知识的速度一样快,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停止向巨人学习。

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就是:静态学习的效率=动态学习的效率

也就是下图中的G点:

a代表静态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b代表动态学习(自己在行动中摸索)

于是我们得出了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G点之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在G点之后,自己去行动中学习。

这是动静学习法的第一个意义,它告诉我们在G点之前,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鲜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喜欢看书,不知识付费,也不好意思开口请教别人,所以学习速度特别慢。

二、行动的重要性

前面说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一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只能自己在行动中领悟。

而我们大多数学习是,语言只能表达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属于微观体感,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

所以,我们必须要行动。

注:目前科学家们也没有研究清楚语言的边界在哪,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切涉及到行动应用运动类的知识,必然有一部分知识是无法通过语言完全表达的。

比如管理、营销、写作、演讲、穿搭、开车、游泳……都存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这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自己在行动中自学,别人无法教你。

我做个比喻大概是这样:

就拿穿搭来说,它所有的知识,静态+动态,我们看成满满一杯子。

只要我们用东西把这个杯子装满,就算学会了穿搭所有的知识。

问:我们怎么才能装满这个杯子呢?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学过的一篇文章吗?

徒弟跟师父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自鸣得意,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这个时候师傅拿了一个杯子出来,让徒弟想办法把它装满。

结果徒弟找了一堆小石子,一下子就把杯子装满了,开始自鸣得意。

这个时候,师父继续让徒弟往杯子里面倒沙子,结果徒弟发现,杯子里居然还能装这么多沙子。

沙子倒满之后,师父继续让徒弟往杯子里倒水,结果杯子居然还能装很多水。

于是徒弟顿悟,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现在我们用动静学习法来重新解读这个故事。

徒弟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他懂的只是师父能用语言传授给他的部分,也就是宏观套路。

就像这个杯子里的石头,其实中间还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就是微观体感,是师父无法通过语言传授的知识。

要想把这个杯子真正填满,你还得继续往里面倒沙子、倒水。

沙子和水就是微观体感,是动态学习。这部分知识无法通过语言传授,只能你自己去行动中领悟。

这就是动静学习法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终究是有穷尽的一天的。

那天之后,我们再通过巨人就很难学到什么东西了;或者说,那天之后,我们通过向巨人学习所带来的成长,已经远远不如我们自己去行动中学习的成长大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及时、立马地从理论中抽身出来,回到现实世界,去真实地行动,在行动中学习。

三、无限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动静学习法最牛逼的一个启示是:

拿到一个东西,先别忙着学,花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件事动态与静态之间的大致比例。

通常来讲,这个东西越复杂,越难用语言表达,微观体感就越多,你就越需要多行动。

举个例子:

比如穿搭,它静态学习的与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7:3,那么我们就花70%的时间来向巨人学习,最后花30%的时间来行动,买几件衣服穿穿看。

比如管理,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5:5,那么我们就花50%的时间来看书,花50%的时间来实际管理一个团队。

比如演讲,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2:8,那么行动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花80%的时间来练习,剩下20%的时间留给看书和课程。

这是动静学习法给我们的启示,学任何东西之前,你必须明白这个东西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大致比例。

不要只学习不行动,也不要只行动不学习。要找到那个比例,然后合理分配二者之间的时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学习效率发挥到极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