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讲】领导如何通过教练的方式来培养团队?

导读:

传统的领导式管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细节失控”,每一个人做得好不好,管理人员很难知道细节。而在现代管理实践中,随着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趋势,管理者所要做的更多的应是,提供思维与方法这样一种“教练型”的工作。
整理自丨李老师授课群

上期带大家分享的是《呼唤领导力的回归》(

点击查看上期内容),也给大家建议了三种方法,一是降低员工的需求层次,less is more;二是激发员工的愿景力,共同愿景本来就是领导力;三是提高团队成长反馈的频度,这是领导者要养成的行为习惯。

这期给大家分享的是“领导如何通过教练的方式来培养团队”。

01

为什么你的团队需要
教练型的领导者?
我们在企业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专业技术精湛,而且倍加关注自己的未来,在贡献的同时也强调自我发展,除了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也将自己的能力与企业愿景相连结。

当管理这样的团队,作为一名领导者,管理的意义就远不止“管理”这么简单了。

我们还需要“培养”团队,与员工共同成长——不仅要学会施展自己的工作能力,还应为团队成长和产出结果负责,同时也让每一个成员都为组织带来不同寻常的价值。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更多时候,管理者需要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它是管理人员必备的三种核心角色的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球员”和“裁判”,每个角色对应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这些角色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不过今天,我们先不聊另外两个身份,主要聊一聊如何做好一个“教练”?

——

教练式管理:重点在于培养人

教练式管理是一门新的管理技术,更多是激励员工,让他们发挥创造性,管理的重点在“培养人”而不在“处理事”。

被称为世界第一的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说,在未成为主管之前,全力以赴让自己成长;成为主管之后,全力以赴帮助他人成长。讲的就是管理者的教练角色。

图源网络,侵删

具体来说,就是以管理技术反应员工的心态,激发员工潜能,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创造工作成果

这种教练型管理模式的好处是:能让员工看到自身的盲点和潜力,也能让他们认清自己在组织架构中的位置以及应当发挥的作用。是一种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的领导策略

同时,这种教练式管理方法还能启发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非常适用于某些学习型组织。当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升的时候,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本以及财务资本自然会加倍增值。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领导者如何当好教练的身份?”。

作为教练,一定是“教”下属怎样把事情做对、做好,而非“替代”下属做事。

特别是在企业倡导学习型组织的今天,积极向上的员工越来越多,企业也就越来越需要教练型领导。

一个不会对员工施教的管理人员,一个不会主动引导员工成长的管理人员,是不适合进入管理岗位的。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他必须是合格的教练,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尤为重要。

——

教练式管理:能弥补传统管理哪些缺陷?

传统管理,不适用于管理知识型精英员工和新时代觉醒员工,因为它具有以下缺陷:

(1)等级文化的管理风格(上下级关系是不平等的),等级森严,不利于追求平等、协同的知识型员工的特长发挥;

(2)领导者往往是一切活动的中心,通过发布指示或指挥来管理人员,行为方式独断专行,让组织失去了快速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3)难以打破阶层信任。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有一段彼此都感觉得到的距离,信任问题经常成为团队成员努力工作的障碍;

(4)通常只有领导者感到在为团队/部门工作承担责任,难以让全员参与,共同承担责任。

相比之下,教练型管理恰恰能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

一是教练式的管理要求团队成员共同负责、共同决策和共享信息,这就意味着团队的管理者必须放弃“控制”手段,转为采取“鼓励”员工的方式,并且适时授予他们一些(先前被公司或领导者严加控制的)权力,这就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长,同时增加归属感;

二是这种模式会促使团队成员乐于承担义务和自我管理,改变他们总想“依靠领导”的想法,让他们自己找解决方法,这样成员的成就感、参与度都得到空前提高。阿米巴小团队的经营市场模式,就是这种激活了个体创造性的模式,让人人都自我管理;

三是教练型领导者是团队的协调者,会不断地考虑、不时地提醒大家相互之间的依赖性,通过反复沟通消除信任危机,很容易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总之,在应用教练技术的企业里,整体效益和集体责任感更好,组织更有竞争力,更有方向感和激情。

02
教练管理的七步地图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教练式的管理方法我们如何去操作。

——

第一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准备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职位说明书,主要说清楚以下内容: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权责和任职条件

大多数公司的职位说明书都对工作内容的描述模糊不清,员工拿到职位说明书后压根不知道该做什么,非常迷茫。

其实,一份好的职位描述,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这一步,给大家四个建议:

(1)没有人教导,任何一位新人拿着岗位说明书都知道做什么;

(2)在职位说明书里面将形容词数字化;

(3)职位说明书不是三、五条,而是三、五十条,要非常具体和详细,要把工作任务事项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4)在编写职位说明书的过程中,采取头脑风暴法,让大家畅所欲言,将提到的职位描述全部记下来,然后进行整理,这样才可以做到全面、详细。

——

第二步:告诉他做好的标准是什么?

在职位说明书中,应针对职位描述设定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明确指出做好这部分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不仅让他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在设立评估标准时,注意把形容词数字化,形成容易理解和衡量的指标。

这里可以借鉴绩效管理的smart原则进行管理。即具体的、可量化的、可接受的、相关的和有限制的等5个方面进行描述。员工一看就明白自己的工作应该完成的数量、做到什么程度。

——

第三步:训练他怎样才能做好?

企业的管理者就是训练者,他承担着培养和开发下属最直接的责任。

在下属了解了该做什么以及应该要做到的结果后,主管就应该针对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对下属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训练。

必要时,领导可以自己操作一遍,做给他看

——

第四步:放手让他去做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的准备工作,下属已经知道了做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以及达到标准的知识技能,接下来主管就要放手让他去做,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成熟和提升。

不过往往他们在刚开始独立工作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这时我们就应当适当的控制和纠正:

如果是态度类的错误,就采用惩罚(针对过去)和教育(针对未来)的方式;

如果是能力类错误,就采用主管自己承担责任和训练的方式;

如果是创新类的错误,就采用鼓励和控制的方式。

控制总是围绕着教练技术而被提及,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信任和控制是两个管理动作,控制是为了防范大的错误发生。

所以,在我们放手让下属去做的时候,必须懂得教练与掌控之间的关系和运用。

——

第五步:反复教练,直到你可以离场

让下属放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和训练,使他真正能胜任岗位,达到“你不在场时,他也完全知道做什么,做好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标准。

这就类似于在岗培训,通过在实际岗位上反复的训练,使他掌握知识和技能。

而衡量这一步的标准就是即使你不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监控,他仍然能达到你的要求,这时你就可以离场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期进教练管理时,一定要注意在掌控范围内进行,直到他已经充分得到了训练。

所以我们说,教练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即工作就是训练的过程。员工能晋升能进阶,晋升,就是工作能力的迭代和进步。

——

第六步:离场之后,你可以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

经过不断的教练和测试,你可以离场了,这时你要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情:

(1)接受新的任务,得到新的锻炼;

(2)提升边际能力(现工作之外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斜杠的能力);

(3)思考;

(4)学习;

(5)改善。

这时候的你觉得工作是非常轻松和快乐的,因为你已经培养了能独当一面的下属。 

——

第七步:让他也学会“教练管理模式”,重复1-7步骤

你对下属的训练并没有完成,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训练他学会真正的“教练管理”,而不是只说不练,需要完全掌握这七步教练模式。

只有完成了这最后一步,才会形成新的管理循环。

只有下属学会了管理,能力提升了,你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我们就能教练一个团队出来。

所以当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讲,毛主席培养了一代人。这就为建立一个新中国培养了一个领导集团。

——

写在最后

教练管理的本质就是引导下属愿意做,指导下属如何做,训练下属怎么做,最终让下属有能力做。

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不是通过货币资本的投入,而是通过有效对话让管理创造价值,增加利润。

所以,有专家讲,一切的管理问题都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说的就是这个管理者教练技术的核心。

总之,做一个管理者,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是带领一群人,与他们共同去完成组织目标。就是要激励大家去做。

管理者如能定位好自己的教练角色,让下属更有能力自主工作,经营业绩自然就会更上一个台阶。作为管理者自己,管理能力同样也会更上一层楼。

我们相信,管理者从优秀到卓越,教练技术可以给你助力。

© THE END


口述丨李正治  整理丨绩效君

来源丨《教练下属的方法》课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