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 | 头、颈部自主神经分布示意图
头、颈部自主神经分布示意图
1.头、颈部自主神经分布示意图
头、颈部自主神经来自脑干的副交感神经元,包括 Edinger-Westphal 核(第IlI脑神经)、上泌涎核(第VII 脑神经)和下泌涎核(第IX脑神经),以及起自Tl ~T2脊髓中间外侧柱的交感神经元。本图描述了相关的神经节和靶(效应)组织。
临床意义
上泌涎核和下泌涎核是唾液分泌的重要副交感调节核。上泌涎核发出纤维(通过第VIl脑神经)到达下颌下神经节换元,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下泌涎核发出纤维支配(通过第IX脑神经)到达耳神经节换元,支配腮腺。这些副交感神经纤维调控唾液分泌。除此之外,来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可使唾液腺导管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唾液分泌作为消化过程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要。它使食物能够易于吞咽,协助说话。其所含的介质和免疫球蛋白为抵御进入口腔的潜在有害微生物提供第一道保护屏障。
2.头、颈部自主神经分布:内面观
头、颈部的自主神经分布包含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成分。副交感部分与第III对脑神经(睫状神经节)、第Vll对脑神经(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第IX对脑神经(耳神经节)相联系。尽管迷走神经及其相关的神经节位于颈部,但他们并不支配头、颈部的效应组织。交感部分与颈上神经节相联系,少部分与颈中神经节相联系。膝神经节(CN VII)、岩神经节(CN IX)和结状神经节 (CN X)处理味觉信息。它们有时被认为是自主神经系统传入成分,而不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出成分。
临床意义
动眼神经(第III脑神经) 副交感纤维分布至眼,形成最重要的神经反射之一—瞳孔对光反射的关键部分。光线照进一侧眼,提供传入信号,视网膜处理信息,引起节细胞激活,轴突投射至双侧顶盖前区。通过直接投射和经后连合的对侧投射,顶盖前区刺激双侧的动眼神经副核(Edinger-Westpha1)。此系统通过睫状神经节分布至瞳孔括约肌,引起同侧(直接)和对侧(互感)瞳孔收缩。瞳孔对光反射对怀疑有头部损伤、颅内出血或由于占位性病变发生脑症的患者尤为重要。第三对脑神经可能在小脑幕的游离端受到压迫,导致同侧瞳孔收缩障碍和瞳孔对光反射受损。颈上神经节 (SCG) 是交感链最头端的成分。它支配头、颈部的部分结构,包括瞳孔开大肌、血管、汗腺、松果体、胸腺和上睑板肌(Muller's)。T1~T2脊髓中间外侧柱(交感节前神经元)调控颈上神经节(SCG);颈上神经节发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至瞳孔开大肌,引起瞳孔扩大。当第III脑神经受损时(如在小脑幕裂孔疝时受压),交感颈上神经节 (SCG) 的活动不受制约,导致瞳孔固定(对瞳孔对光反射无反应),瞳孔扩大。在颈上神经节 (SCG) 或其中枢支配受损时(如肺尖肿瘤、Horner综合征),同侧瞳孔不能扩大,呈收缩状态(缩瞳)。当受到光线照射一只眼时,该眼瞳孔收缩;当光线照射另一只眼时,该眼瞳孔反常性扩大(交替照射试验,swinging flashlight test),表明传入神经(第II脑神经)受损,第II脑神经受损失应答,使得之前收缩的瞳孔再次扩大,引起反常性瞳孔扩大。
3.头、颈部自主神经分布:外面观
头、颈部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调节瞳孔收缩和适应视近物(第III脑神经、至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睫状神经节)、泪液产生(第VII脑神经、至泪腺的翼腭神经节)和唾液分泌(第VII脑神经、至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下颌下神经节、第IX脑神经,至腮腺的耳神经节)。头、颈部的交感神经纤维主要从颈上神经节 (SCG) 发出,与瞳孔开大肌、汗腺、血管平滑肌和胸腺存在突触联系。
临床意义
从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发出的至脑部的动脉血流是被高度调控的。大脑需要源源不断的氧和葡萄糖的供应以维持其功能并产生三磷酸腺苷供应神经元的高能量需求。脑部血流受自身调节,并叠加代谢调节和神经调节(1)自身调节可能以平滑肌对拉伸的反应和内皮细胞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为基础;(2)分层的自身调节是受基于血液中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的代谢调控以及基于神经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一氧化氮、腺苷、乳酸、一些离子)的刺激;(3)第三个层面的调节来源于神经调节。颈上神经节伴脉管系统发出去甲肾上腺素能(共神经肽y)交感缩血管纤维,翼腭神经节伴脉管系统发出乙酰胆碱能(共血管活性肠肽VIP)扩血管纤维。三叉神经节也伴脉管系统释放P物质(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扩血管纤维。这些纤维可以被疼痛激活。一些中枢区域,比如小脑的顶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 可以调节一些控制脑脉管系统的神经通路,影响到达脑部的血流。
First Fr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