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水墨山水画南雁

 

水墨山水画南雁
文/ 瑞安木鱼
温州的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
现在说雁荡山大都单指乐清的北雁荡山,其实历史上最早称雁荡山的应是平阳的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据传,过去山顶有泥塘沼泽,芦苇茂密,结芦成荡,南归秋雁聚此栖息,故名雁荡山。
乡人习惯简称北雁荡山为“北雁”,南雁荡山为“南雁”。
“北雁好峰,南雁好洞。”各有特色。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游北雁、再游南雁后,曾赋诗赞曰:“前睹北雁奇,今至信非最,天设两雁荡,特立南天外。赋诗恨不尽,兼欲施之绘,后有来游者,信予非私爱。”
【一】
南雁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古城五大景区,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景岩的“六胜”而闻名遐迩,儒、释、道“三教”荟萃,历代摩崖石刻四布,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幽雅清秀,空灵脱俗。
清晨,冒着纤细稠密的雨丝,驱车来到南雁山畔碧溪旁,乘坐简易缆车,摇摇晃晃地从碧溪凌空而过,直达东洞所在的山峦。缆车颇显简陋,越溪翻山,再加凌风冒雨,多了几分惊险和刺激,打着雨伞,手在抖索,心惶惶然。
下缆车不远处就是东洞。这是一个幽深的天然斜洞,高10.2米,宽5.8米,深107米,高大宽敞,阴暗潮湿。穿过东洞,前面豁然开朗,出口处便为盛名远播的“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为北宋末年平阳学者陈经正、陈经邦读书、讲学处。陈家兄弟系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高足,曾千里迢迢赴洛阳求学,并把洛学传入温州。书院盛极一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理学大师朱熹曾亲率弟子在此讲学,成为儒家开设讲席和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
书院山门镌刻着孙衣言题写的“会文书院”及“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的楹联。步入书院,一楼大堂悬有孙锵鸣书写的“两雁并灵区,百廿峰中无此坛席;二程传法脉,一千载后重与讨论”的楹联。
孙衣言、孙锵鸣兄弟俩为瑞安乡贤,清代著名学者。孙衣言官至太仆寺卿,参与《宣宗实录》编纂,曾独编《夷务书》100卷。孙锵鸣官翰林院侍让学士,以重宴鹿呜加侍郎衔,是李鸿章、沈葆桢的老师,曾培养了许多人才。晚清学者俞樾赞其“天下翰林皆后辈,朝中宰相两门生”。
沧海桑田,许多古老的书院早已湮灭在历史风尘中,而“以文会友”的会文书院至今仍存迹人间,令人不禁感慨不已。更有乡贤的名联在他乡千年书院世代传咏,作为瑞安后辈也颇感骄傲荣耀。
【二】
从会文书院侧门出来,冒着蒙蒙雨丝,沿着湿漉漉的山间石径拾级而上,环顾周遭,层峦叠嶂,石怪洞幽;杂树生花,翠竹蓊郁;山色青黛,雾气氤氲;迷迷蒙蒙,若烟若尘,别是一番意境。恰如人们所云:赏南雁山水之美,最适宜是雨天。
细雨不湿衣,为不挡赏景视线,收伞前行。
山风摇曳,枝叶婆娑,小小水滴飘飘洒洒,不时吻落脸颊头颈,凉凉的,痒痒的。
在三台峰麓,走进黄色粉墙的三台道院,见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全是道院历年收养的弃婴。为人父母者,竟然无情地遗弃亲生骨肉,实在令人切齿。听介绍:1993年至今,道院的师太已收养了70多名无家可归的孤儿,大多或病残或女孩。放眼尘世,泯灭骨肉亲情的也有人在,真是禽兽不如;但也有人以自己的古道热肠,演绎着人间的真爱,令人肃然起敬。
从道院到“一线天”,要上四五百级台阶,两旁茂林修竹,绿荫扶疏,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攀登穿行,岂不乐趣横生。
国内许多景区有“一线天”景点,风貌各异,或鬼斧神工,或平淡无奇。南雁的“一线天”独具特色,两座大悬崖拔地而起,凌空夹峙,巍然矗立。据说是远古时候被巨雷劈开形成。雷电有如此能量可劈开山崖,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有什么科学依据。
“一线天”两边崖壁高百余米,中间一段长长的石阶,有160多级,十分陡峭,斜度60有余,宛如云梯。但并不特别狭窄,最窄处可容两人并肩而过。仰望绝顶,高不可攀,天露一线,令人望而生畏。为目睹顶峰风光,同行们毫无畏缩,人人信心满满,一起健步攀援。
拾级而上,山风拂面,清凉爽人,心旷神怡,躁热顿消。遥想年少时曾闲游此地,暑天酷热难挡,一屁股坐在那阴凉的石阶上,任凭千呼万唤,迟迟不愿离去。如今物是人非,不禁莞尔一笑。
攀上崖顶洞口,再登邻近山峰,俯瞰、远眺,南雁风光历历在目:阡陌纵横,层田尽染;溪流环绕,滩潭无数;峰峦叠翠,千岩竞秀;云蒸霞蔚,风姿绰约;淡雅脱俗,空灵缥缈,充盈着浓郁的水墨韵味,不由深深赞叹,此真乃水墨山水画卷也!
峰回路转,折路右行,凌霞峰悬崖下,有南雁荡山的最大石室——观音洞,高21米,宽45米。据传,此石洞开发于五代,如此历史渊源,可谓久远矣。
洞内寺宇古朴沧桑,相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名“慈云古刹”。历史上虽经多次修缮,但原貌不改。人们赞之为“仙山楼阁,巧夺天工”。
古刹依洞而筑,依崖而上,画栋雕梁,檐牙高啄,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入口处有名人联袂的楹联:“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此乃当代著名文史学家、书画家苏渊雷所撰;中国佛教领袖、书法家赵朴初所书。
寺中藏有奇观——联珠瀑,崖顶石缝间渗出的水珠滴水成帘,飞洒地面的泉水池,池底有岩如狮舌,承接着凌空而下的雨露,滴滴答答,终年不断。在这幽寂的石洞,颇有出神入化之感。
沿石阶而上,是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座中为释迦牟尼金身,笑容可掬,大腹便便,让人可亲可敬。佛祖以人为本,慈悲为怀,所以能度一切众生。
寺中转悠,心生纳闷,名为观音洞,为何不见观音?倏然发现殿宇右侧有石阶可继续登高,原来观音阁居于洞穴最高层。洞高8米,宽13米,深7米。莲花宝座上供奉着多尊观音造象,大概是千手观音、慈航普渡观音和观自在菩萨。或许游人不多,香火并不旺盛。
清光绪年间,温州知府戴启文曾赋诗《夜深见对山观音洞佛灯》:“奇峰耸天半,上有大士洞。远火一星明,照人醒尘梦。”此诗乃戴知府夜宿对山仙姑洞的即景之作。如今,谁能知道远处的香火,可以唤醒凡尘几人梦醒?
【三】
踏汀步越碧溪,向西洞景点进发。雨已停歇,天空逐渐放亮,山间依然升腾着时聚时散的薄雾,飘溢着雨后特有的清香。一路听风赏景,心窗似被打开,神清气爽,浮想联翩。此时此刻,最宜放慢脚步,最想放纵心灵。
西洞,又名仙姑洞,为南雁主要景区,位于碧溪西峰郁郁葱葱的山腰间,相传为仙姑朱婵媛修行处。
在一处稍显宽敞的山道,迈上二三十级陡峭台阶,就看到了绿荫掩映的古道观——仙姑洞。黄色墙体上有“福生无量天尊”六个篆体大字,此乃全国道教统一的常尊圣号。“无量天尊”原称“无量寿福”,但因“福”、“佛”发音相似,为避免和佛教的“无量寿佛”混淆,道教遂以“福生无量天尊”为号。
仙姑洞道观为古式楼台,依山循洞而建。楼高18米,宽44米,深29米,层楼叠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镶嵌在蓊蓊郁郁的山麓深处,光彩夺目,气度非凡。
仙姑洞可谓洞中有洞,洞洞连环。据说有洞上可望天,有洞下达龙宫。洞的前殿称大罗宝殿,供奉道教天尊;后殿为仙姑祠,供奉着朱仙姑。前殿有椽木屋顶,后殿以洞壁遮天。石洞之内均为庙宇所罩,楼廊相连,难觅石壁。徜徉其间,竟然忘了身处洞穴之中。
仙姑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北宋崇宁年间,南雁山下闹村有女名朱婵媛,自幼受母亲礼佛行善的熏陶,念经学道、处幽守家。16岁时出家为道姑,遁居石洞“辟谷”二十年,经常为乡亲采药治病,药到病除,深受人们之崇敬。后来,婵媛羽化成仙,乡人敬仰仙姑,便修整崩塌的洞穴为“仙姑洞”,并精心雕塑了仙姑的金身,专门奉祀。
几百年来,悬壶济世、修成正果的朱仙姑为世人所传颂,仙姑洞也随之名声大振,成为浙闽信众的朝圣之地。宋人林巽诗曰:“神女何年入此山?遗踪幻化异人寰。春风不醒还疑梦,流水行云日月闲。”平阳籍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为乡贤题联:“仙姑环佩去,千年香火馨赤壁;雅客舟车来,万里灵山净红尘”。誉称“东南第一笔”的瑞安书法名家池云珊也留有墨迹:“天辟此峰奇,看鸿雁南来,飞瀑声中红叶舞;我游已秋晚,问仙姑何去,夕阳洞口白云封。”
告别仙姑,沿逶迤石道下山,途中见著名景点“云关”。云关又称“天门”,地处险要路口,两旁耸岩夹峙,顶端石梁覆盖,形成天然的高大拱门,高约30米,宽近4米。洞门石壁镌刻“云关”两字,还有联语:“云敛天窗现,关开月牖光。”仰望高耸入天的垒石,俯看陡峭悠长的山道,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令大家赞叹不止。
山脚处再遇一道石屏峰,几块巨大的怪异危石,垒成“品”字形的门洞,高4米,宽6米,门楣上有“东南屏障”四字的摩崖石刻。
距“东南屏障”不远便是碧溪渡,环绕着青山的一弯碧溪,碧蓝如染,清澈见底,水映群山,峰随波摇。人至溪边,竹筏应声而来。真巧,一只竹筏刚好置有七张椅子,一行七人同舟,艄公撑着一支长篙,点击着溪底的鹅卵石,翩然浮渡碧溪。
南雁,山因水活,水随山转,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汇幽洞、秀溪、奇峰、景岩、银瀑、石堑“六胜”风光,荟儒教、释教、道教“三教”文化,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一轴“溪水传诗韵,风竹伴吟声”、“雁荡诸峰不可穷,石梁华表远凌空”的水墨长卷。
行走南雁,如品千年陈酿。
(0)

相关推荐

  • 【张战学】行走三山五岳之 向往雁荡

    作者\张战学 行走三山五岳之 向 往 雁 荡  初识雁荡,缘于语文课本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雁荡山,天下奇秀--,唐贯休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 ...

  •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一) 沿着时光的小径,看绿意在陌上草长莺飞,隐在时光深处的暗香也在悄悄苏醒,那首风吹雨落的诗句,就像这慢慢走来的春天,潮湿的心又一次为你浪漫,徐徐的涟漪是我为你洇开的 ...

  • ​散文随笔《秦巴植物园》作者/金玉

    荐赏 金素洁佳作 作者简介 金玉,简书名,玉妮.家住湖北十堰.手机号13593718009.喜欢文字,记录生活. 秦巴植物园 文/金玉       这几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我们带上女儿,一起走进秦 ...

  • 散文随笔春 语

    春语 文/魏巍 历经疫情以来,每天蜗居在家,一直在等待,等待春天到来,等一场姹紫嫣红,等风悠然在耳边穿行,去和最亲的人在阳光里筑梦,在花香中深情陶醉--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等待.就像这个春天的到来 ...

  • 散文 || 水流蜀南 酒香泸州

    2021-05-06 09:26:47 一 四川的酒文化,拥有了千年历史.业界流传着一句话:"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四川".从空中俯瞰,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四面合围 ...

  • 散文随笔:不一样的叫卖声

    无论是住在都市亦或乡村,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乡野间的货郎的鼓声,卖香油的梆子声,曾是风靡乡村的优美乐章,可惜我们现在已不大听到.'味美牌专业卤鸡蛋,三个鸡蛋一块钱, ...

  • 【自传体】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前言篇)

     [自传体]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前言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内容简介//前言]: 是啊,在我的这一生中,飘零创痕曲折,真的是"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 ...

  • 【01】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一篇)

    [01]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一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 【02】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二篇)

    [02]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二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 ...

  • 【03】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三篇)

    [03]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三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