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荷踪影//风雨中行走的黑衣人,徒步千里,为宋国阻止一场战争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为了阻止一场战争,风雨兼程,徒步千里。从这个意义说,墨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位先贤。
老子西出函谷关是骑青牛,孔子周游列国是乘车,且有一些学生陪着。而墨子的行走,却是他独自一人,孤独地行走,且是急切地赶路。因为,他怕迟到一步,战争已经发生,造成不可逆转的杀戮局面。
墨子的思想硬核是“兼爱、非攻”四个字,他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主张爱一切人,反对一切攻击。他否定一切战争。他之所以徒步千里,日夜赶路,是因为他得到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并请了鲁班为他们制造攻城的云梯。鲁班正是墨子的同乡,这使得墨子联想到自己有劝阻这场战争的责任和可能。于是,他从山东泰山脚下出发,越河南过安徽,达湖北,再到荆州。他日夜兼程,走了十天十夜,脚上磨出水泡,泡再被磨烂,他撕破衣服包扎伤口,然后继续赶路。
墨子终于到达目的地。还好,一切还来得及。可是,攻打宋国,是楚国国王的决定,他能够阻止吗?墨子首先找到鲁班。鲁班问他:你这么急匆匆赶来,有何事?
墨子说:有人侮辱我,我要你去杀了他,我给你黄金。
鲁班一听就一脸怒色,说:我是讲仁义之人,怎么能当杀手呢?
墨子一听,立即起身,深深施礼道:楚国打宋国仁义吗?你不杀人,但你帮助楚国打仗,却是要杀很多人啊!
鲁班有些为难,说:可是,我已经答应了楚王。
墨子说:你带我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楚王,说:有人明明有好车,却去偷别人的破车,有锦衣美食,却要去偷别人的破衣糟糠,这是为何?
楚王疑惑地看着墨子,说:你这人有病?
墨子进一步说道:楚国地大物博,富足强盛,宋国一个弹丸之地,又小有穷,你去打宋,不也是有病吗?你可以把我除掉,但我已经派了三百学生守候在宋国城头。
楚王听后,决定不再攻打宋国。
墨子阻止这场战争,便马不停蹄,疲惫地踏上归程。在宋国遇上了大雨天气。徒步行走的墨子来到一家门檐下避雨,看门人见他疲惫不堪的狼狈像,便赶走了墨子。墨子自嘲地笑了一笑,想:救苦救难的人谁也不认,喜欢显摆的人,天下皆知。于是,他又上路了,一个孤独的步行者,一个行走在大雨中的步行者。在挽救了宋国免遭战争涂炭之后,他依然默默行走自己的路。
墨子以他“兼爱、非攻”的思想品德,带出了一批学生,世称墨家弟子。他们都是道义之士,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惊人事迹。有一次,墨家弟子受托守城,守城的任务非常艰巨,但那个委托他们守城的人再没有出现。然而,那一百多名学生,受“任侠”鼓舞。遵守“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思想品德,在守城中无人问津的境况下,一百个多个学生全部自杀殉职。这种品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传承至今,依然备受推崇。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说:
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国要救亡,就要学墨子。他还撰写了《墨子学案》,把墨子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培根、穆勒作对比。他伤感地写道:
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窖子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伦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墨子主张:尚俭、节用,兼爱、非攻;主张“利”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个“利”是评估一切价值的标准,合乎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是有价值。
结语:
墨子,为了阻止一场战争,徒步千里的英雄,黑衣男子,为宋国立功之后,不居功,不自傲,不夸耀,默默归返。他的一百多学生为了遵守承诺,信仰“诺必诚”,固然是一种美德。然而,一百多条生命丧于一个不守信义之人的违约。
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依然感到不值。善良和信义是人生的立世之本。但要用对地方,用对人。否则,必将陷于不可自救的困厄之中,就像墨子阻止楚国打宋的战争,他的牺牲自然是值得的,尽管他独自承担了许许多多的苦厄。但他实现了“兼爱、非攻”的主张,践行了“利”是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价值标准。此时的墨子,在精神上应该是一种满足和愉悦吧!但他的一百多名学生在守城中被困,最终全部自杀殒命。好不令人痛心。
好在社会进步发展到今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已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一种奋斗目标。那个一身黑衣,日夜兼程的行者——墨子,天堂有知,应该是欣慰的吧!
2019/1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