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遵义:物产丰富黔北花海 百姓却穷得衣不遮体吃不起盐

地处黔北的遵义,是贵州省内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它南靠贵阳,北接重庆,西临四川,更是因1935年著名的“遵义会议”和茅台酒而享誉中外。抗日战争时期,遵义更是作为相对稳定的大后方,曾接纳过包括浙江大学、大夏大学、海军学校、中央陆军大学等一批大专院校。那么,抗战时的遵义是个什么样子呢?

抗战时遵义县作为贵州第一大县,人口为60万。原本比没有改为市之前的贵阳人口还要多。

根据1945年一位名叫岑穆的记者的描述,春天的时候在黔北大地漫山遍野“花开得像雪海”一样。在桐梓和遵义无数人家的院子里都种着桃树、杏树、梨树,四周还多的是樱花、铁角海棠或梅花。一到花开的季节,“连黄槐和梧桐那样缺乏风趣的树都绽开花朵了,于是白的雪白,黄的莺黄,红的猩红,绿的嫩绿。”尤其是站在蜿蜒的川黔公路必经的桐梓“花秋坪”上俯瞰,真的是一片黔北花海。

当时的遵义的发展与贵阳相比还是相对落后,当时的贵阳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现代都市的气息,但在遵义乡野城郊,夜晚的时候还是能常常听见狼嚎。

当时的黔北各县,无论是遵义县、桐梓县、仁怀县、湄潭县都有着自己极具特色吸引人们向往的东西。

仁怀当然首屈一指的就是“茅台酒”。对,你没有听错,民国时便叫茅台酒了,而不是后来国营后才有了茅台酒这样的名称。“仁怀出茅台酒,酒客们对于它的评价不在汾酒花雕之下。”

桐梓凉风垭垭口

湄潭则以山明水秀吸引着省内外的人们,当时在贵州有“贵州风景,一湄潭二花溪”的说法。湄潭这样得天独厚的山水,当然也产出了好茶。原本黔北各县都产茶,陆羽在《茶经》中就为黔北的茶给予了捧场。但最终抗战时迁往湄潭的中央农科所以当地的苔茶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验制作出了湄潭翠芽,从而黔北茶的声誉便成为了湄潭的独享。

遵义的银耳当时可是闻名遐迩,今天作为遵义人早已经习以为常的银耳,当时在陕川帮的大药材行里将遵义出产的银耳捧上了天。称遵义产的银耳是“受日月精华,吸天地灵气”产出来的。

实际上当时遵义人早已经不把银耳看成这么神秘的产物了。人们在家门口砍下一段青杠树,在潮湿的日子里将它放置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过不了多久便长出了洁白如雪的银耳。青杠木只要生出过一次银耳后便不能再用,于是只能拿去烧炭,便成为了过去人们冬日取暖极为喜欢的“青杠炭”。

只不过过去遵义乡下培养银耳,受自然环境的局限太大,再加上农耕社会对自然的崇拜,遵义银耳被附上了大自然的神力。

当时遵义因为梨树很多,所以还盛产梨膏,因为花多,也盛产蜂蜜。当时遵义的这些特产,就如同远在深闺人未识一样,让因抗战内迁过境的旅客赞叹不绝。

乌江渡

抗战时期的遵义竟然有这么多的特产,又风景如画,那么百姓的生活应该温饱不愁,逢年过节总会有身新衣服穿了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岑穆在他的经过遵义时发出了这样的惊叹。“我的天呀!我再没有见过比黔北高原更贫穷的老百姓了。在绥阳因为那儿不在川黔公路沿线,物价较低,遵义桐梓一带的穷人,都抢着去挑货贩卖。有土产让人家抢挑抢卖,照理当地人的生活总不至于十分痛苦了,但我碰见一个在山东干过游击司令的军人,因为落魄在黔北,穷困不堪,一变而为小贩。他说,绥阳每年12月25日盐市最盛。因为绥阳人要过年才多吃点盐,平时是盐都舍不得多吃。”

谁能想到现在遵义最大的一块坝子所在的绥阳,当年竟贫穷成这样,老百姓一年到头连盐都吃不起。

但这还不够直接体现当时遵义老百姓的贫穷,当时遵义某专员巡视完遵义各县后,曾写下了一首打油诗。“若问此行何所见?遍山屁股遍山猪。”说的就是当时尽管遵义农家尽管户户都养着猪,但老百姓却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只能光着屁股满山遍野的打猪草。

在当时的遵义,即便是下冻雨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走在街头还能看到不少人衣不遮体,全身上下片缕加起来都不够做贵妇怀中一件狗的衣服。最为“壮观”的是,每当部队的壮丁队伍从街上经过的时候,那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全是将破棉絮用绳子绑在身上的人物。

普通百姓衣不遮体,盐都吃不起,但在黔北大地上当时却不乏各种富翁。这些人都是手握实权的地保、班长等等。他们一顿饭吃去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毫不心痛,即便在抗战这样的情况下,在遵义这些富翁的宴席上吃到海参鲍鱼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在当时川黔公路遵义和重庆交界的松坎,无数衣着褴褛的遵义人背着如同石头一样的岩盐,混迹在四川的骡马队中赤足奔走于公路上。同时在当时遵义每户人家的屋檐下,都摆放着一口棺材,已备某天的不时之需。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