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只有直面痛苦,才能走出痛苦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是很多科研领域前沿的工作人员梦寐以求的奖项。

在1994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却发给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就是约翰纳什(如果不是身体原因诺贝尔奖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主要贡献是“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因其传奇而坎坷的人生经历,其传记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并获得2002年奥斯卡最佳电影。

这位孤独的天才,21岁博士毕业,不到30岁已经被美国《财富》杂志认为是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但是,正是这位堪称传奇的人物,却与精神分裂症的痛苦一直抗争着。

1957年,博士毕业的纳什在麻省理工任教。那时的他已经有些行为异常,但不是很严重。两年后,也就是1959年4月,纳什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只能去精神病院寻求帮助,后来被确诊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当时,他已经和妻子艾西莉亚结婚。

经过药物和医院的治疗后,纳什的病情得以稳定和缓解,但是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纳什选择不再服药。在经历离婚和工作受阻的影响后,这位数学家慢慢学会用自己的科学论证和逻辑思维,开始直面内心自己虚构出来的那些人物。后来,纳什学会在精神分裂症症状出现时,依然能冷静处理自己的头脑,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

就这样,这位数学家纳什用直面痛苦的方式,让自己慢慢走出痛苦,并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一本敢于直面痛苦,并走出痛苦的书籍。只是书中作者要面对的是抑郁症。

《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马特海格。他24岁的时候患上抑郁症,后通过写作踏上自我救赎之路。除了这本书外,马特还著有《我遇见了人类》、《英国最后一个家族》、《如何停止时间》等多部畅销小说。2009年荣获斯马尔蒂斯文学奖、蓝彼得文学奖和约克郡青年成就奖,2011年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亚里克斯文学奖,等等。《纽约时报》称赞他为“兼具严谨与天赋的小说家”。

《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是马特成为小说家后,再次回望生命中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而写成的。可以说,这是一本用痛苦写就,却能让人走出痛苦的书。

在书中,马特用亲身经历给我们阐释抑郁症给他带来的身心痛苦,并讲述自己如何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直面痛苦,击退那些黑暗的经历,还给那些随时可能遭遇人生困境的现代人指出活下去的理由。

1.

抑郁症,是一种重疾,伴有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马特说,之所以很多人对抑郁症有误解,是因为抑郁症并不像其他疾病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抑郁症是无形的,它的病因来自于头脑中的想法。这种疼痛,不再是某个我们可以去“想”的东西,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想法本身。

比如我们说背部疼痛,只是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全部。可见,抑郁症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有时连呼吸都成问题。就像马特在书中描述的“你一刻都不能放松,每一秒都处在崩溃的边缘,你绝望地试图浮出水面,呼吸空气—那些对你来说如此奢侈,对岸上的人来说却唾手可得的空气”。

另外,抑郁症还伴有身体上的痛苦,比如四肢疼痛、身体筋疲力尽、胸口疼痛,手心出汗等等。与身体上的痛苦相比,精神上的痛苦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因为每个积极的念头都已经胎死腹中,更多时候想的就是死亡。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被困在一个隧道里,或深入海底,亦或是浑身着火。

可以说,抑郁症就是我们的心灵得了重感冒。

2.

直面痛苦,才能慢慢让自己走出痛苦。

为了治愈这种心灵上的重疾,需要我们直面痛苦,然后才能慢慢走出痛苦。马特正是这样做的。

首先,马特对自己的抑郁症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虽然抑郁症带来的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让他感觉自己会疯,但他尽力在用积极的态度来告诉自己,比如“会好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病过,但后来康复了,恢复健康是可能的”,这种积极态度就像信念一样会生根发芽。

这样的经历犹如罹患癌症的病人,积极心态是非常有利于他们身体的恢复。那些能用积极心态来应对罹患癌症这件事的人,大多是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而这样的信念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其次,马特愿意承受自己直面痛苦带来的恐惧。

除了积极的心态外,敢于直面痛苦,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痛苦背后有焦虑和恐惧。

马特把抑郁症看作是魔鬼,这个魔鬼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假的。真实在于它确实会给人带来恐惧,虚假在于外人看不到。为了应对这个魔鬼,马特自己知道,一定要直接面对,强迫自己强大起来,将自己置于不舒服的情景中(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暴露法,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抑郁症患者。)。

比如,马特选择一个人出去到商场购物、一个人待在家里、独自面对去巴黎这个新环境带来的不适,等等,这些做法就是在直面痛苦,也正是这样的做法,才让他慢慢走出痛苦。

就像那些癌症病人,他们想要走过这道坎,就必须接受痛苦,且经历痛苦,才能走出痛苦,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因为回避,或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再次,马特找到走出痛苦的途径。

在马特看来,抑郁症不是一个依靠“意志力”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快乐不仅可以补偿痛苦,还能让他真正从痛苦中走出来。他找到了让自己快乐,且适合自己的应付方法,比如和家人交谈、跑步、阅读、写作等等。

更重要的是,他妻子安德莉亚的爱。他说,“爱拯救了我。安德莉亚,她拯救了我。她对我的爱,我对她的爱,不止一次拯救了我,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这是爱情的力量。

那些在人生逆境中挣扎的人,如果有爱相伴,他们就极有可能走出泥潭,并看见心中的太阳再次升起。

3.

活下去的理由,是活着的动力。

马特在书中的最后给我们列出“如何生活”的40条建议。

其实,这些建议无论是对于饱受疾病煎熬的患者,还是对于健康生活的普通人,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不仅是重疾患者活下去的理由,还是我们每一个人活着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生活中的不完美。

生活永远都是不完美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抑郁症这种恶疾,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如何去摆脱,但是如果它来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可怕的礼物”。

虽然生活有不完美,但我们没必要去抱怨,或愤恨。因为“恨就像为了惩罚一只蛰你的蝎子而吃掉它一样”,两败俱伤。我们要心存善良,才能抚平心中的缝隙。要知道,我们并不孤单,无论是抑郁症患者,还是罹患癌症患者,世上都有和我们一样的人。

其次,我们学会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不是一个怪人,哪怕有瑕疵。因为有人认为自己生病就是有瑕疵,不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

接纳自己,还包括接受过去已经发生的一切,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如果自己生病,那就尽快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是无法改变的,然后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情。比如,如何应对疾病,怎么治疗疾病等等。

最后,我们要学会爱。

学会爱,首先要爱自己。

爱自己要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如何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更好地关注自己,包括跑步、多读书、冥想、写作等等。另外,爱自己,要学会活在当下,包括享受快乐生活、觉察自己的呼吸、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不杞人忧天等等。

学会爱,还有学会爱他人。

爱他人要允许他人爱自己,且相信这份爱。更多时候,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就是源于这份爱。

就像马特说的,爱拯救了他,也是因为爱,他才有理由活下去。癌症病人活下去的理由,也可以是爱。他们爱家人,不舍得离开,不愿离开,所以他们要选择直面痛苦,为的是走出痛苦,以便更好地和家人一起生活。

《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活下去,以及活下去的理由,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读者如何“好好生活”上了生动的一课。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哪怕是罹患重疾,身处困境。马特用自己在面对人生绝境中的做法向我们传达“那些曾经在你的精神世界中肆虐的狂风,最终都会化作阵阵清风徐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想更好认识自己,且尊重生命的人来读。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