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笔记||如何评价老子的“小国寡民”?
老子提出过一套“小国寡民”的构想,他希望我们的天下都是一个个很小的国家组成,大家都是独立存在的。在每一个小国家里,人们不用各种机械,回到原始社会。人们不乘坐舟船,不到处走动。邻国的老百姓,即使隔得很近,可以互相看得到,但也老死不相往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呢?我认为,它总体上是消极的,但也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我们必须指出,老子的这套思想是消极落后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
试想,如果真的按照老子的治国理念,我们中国一直维持春秋战国那种诸侯林立的状态,还能形成统一的国家吗?国家不能统一,四分五裂,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民族,不会任人欺负吗?显然,如果按照老子的想法,我们的民族早就像欧洲一样,不会形成今天统一的中华民族了。自秦以后,两千多年来,中国整体上是统一的,这个民族历经沧桑而不倒下,靠的就是大一统,显然“小国寡民”是行不通的。
今天的世界更是一个包容、开放的世界。我们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就会导致贫穷落后,显然也是不符合今天的时代潮流的。
总之,老子的“小国寡民”就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是阻碍时代进步的。
我们刚刚说了,“小国寡民”总体上是逆历史潮流的,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强大。但是,我们能不能说,老子的这套思想一点合理性都没有呢?其实,也不对。事情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我们首先要明白老子提出这套思想的历史背景。当时,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人民苦不堪言。在老子看来,如果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不来往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的矛盾和痛苦呢?这样的看法虽然天真,但它是不是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呢?人很多时候是有私心的,只要有交往,难免有利益瓜葛,分利不均时自然会产生矛盾。如果这个社会单纯一点,矛盾纠纷少一点,这不是好事吗?
其实,老子的思想对今天的国家和个人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老子的话虽然偏激了,但是它也有合理性,只不过夸大了。
今天的中国是个大国,不是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但我们也可以应用“小国寡民”中的一些智慧。例如,当年美苏争霸,后来美国与欧洲、俄罗斯博弈。中国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不参与这些国家的纠纷,默默地发展自己,现在不也强大起来了吗?还比如,俄罗斯普京长期执政,朝鲜搞家天下,但是中国对此不做任何评论。我们管好自己的国家,别人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还比如,世界上很多国家接纳难民。然而中国只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却不允许难民进入中国,这不也是保护本国人民的生活秩序吗?几千年前的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对于我们处理国际事务,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呢?试想,如果中国什么都管,别国的什么我们都去插足,早就像美国一样人见人恨,哪里还有有今天的外交成就呢?
我们每一个个人也可以学习里面的智慧。我们今天当然不能和社会隔离,不能和亲朋好友“老死不相往来”,可是我们在心灵深处是不是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呢?我们身边有的人就很糊涂,和人交往没有界限感,最后制造了很多矛盾。有的人,张三的女儿想自主创业,他说创业有风险,女孩子教书稳定。李四的儿子还没找女朋友,他说不找女朋友,这个人就是失败的。总之,他是“吃自己家的米,操别人家的心”。他美其名曰“我是关心别人”,其实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种人,弄得别人不开心,自己也讨人嫌。我们如果读懂了老子的“小国寡民”,就会明白,人没有必要完全走进别人的世界,过好自己才最重要。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里面的智慧,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老子的“小国寡民”总体上是消极的,但里面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灿,生于1987年8月。湖北竹山人,祖籍湖北英山。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在《演讲与口才》《堵河》《交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