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的12个重点指标和5个最重要的习惯【2】

教育家叶圣陶对此的论述非常精辟。他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因此,“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一个人习惯养成得越多,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越难的事情要把它变得比较容易来做,大的事情要从细致和细小的方面来做,这才能做成功。他还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不贪大才能做得大。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从这12个指标入手进行一系列好习惯培养,有侧重地进行重点突破,是比较可行的。

我们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合作中,心理学专家们提出了更为练的研究重点。他们的建议是:

做人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培养;② 少年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做事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责任心的培养;② 少年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学习方面重点研究:① 少年儿童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② 少年儿童学习主动性与创新的研究。

也许,这样的研究更容易探索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之间的关系。2013年1月2日,我在《中国教育报》“2013年,我期待”的特刊上说:“我期待基础教育将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作为重要使命之一。中国基础教育的重大缺陷在于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以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导向,重视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习惯培养,特别需要培养爱心助人、主动学习、勇于担当、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即仁爱、求知、责任、自制、尊重)五个方面的好习惯,可以说,这五个好习惯的指标也是健康人格的指标。”

说实话,我曾设想培养孩子一百多个好习惯,但在研究与实践中放弃了,因为习惯要求过多可能忽视差异伤害个性。习惯培养的最高价值是人的解放而非束缚。习惯培养务必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实际上,一个人有三五个好习惯即可成功,如能养成十个好习惯必定杰出。其他习惯可通过迁移实现。

那么,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的研究,更是心理发展的研究,非常需要心理学专家的深度参与。我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担任课题组组长,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时任常务副院长的邹泓教授率领其团队参与研究。

为了深入探究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派出李文道、屈志勇、张春妹、刘艳、张秋凌、李彩娜6位心理学博士生和多位硕士生,到北京理工大学附小等11所小学,做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他们分成三个研究组,“做人组”主要以尊重和助人为主题,“做事组”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责任心为主题,“学习组” 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主题。

经过一年颇为辛苦的实验干预发现,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效促进了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比如,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城市小学生情绪性偏高,这是他们显著的人格缺陷。经过一年的习惯培养实验干预,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相比,情绪性的学生比例下降了5%。

在以上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总结提炼出特别需要培养爱心助人、主动学习、勇于担当、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即仁爱、求知、责任、自制、尊重)五个方面的好习惯,并且认为,这五个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