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智联云:技术整合的旌旗下,智能抗疫的战场中
随着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的逐步减少,这次不平凡的破疫之战逐渐来到了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或许不仅仅需要思考应对疫情,还应该以疫情为起点去思考更多。
比如说,如何能够通过这次“火线出征”的各种技术、措施与机制,更好地预防类似公共卫生事件重演;又比如说疫情战场上证明了自身价值的技术体系与产业方案,能否投入到接下来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增长中,为未来贡献更强的力量。
疫情毫无疑问是灾难,同时也是一场大考,客观上是反思和再出发的起点。
对于备受关注的产业智能化命题来说,抗疫战场是一个真实考验。我们看到AI、云计算、物联网组成的技术集群在抗疫中不断释放独特价值,同时也应该从它们的“战绩”,以及暴露出的产业规律出发,重新思考AI、云计算代表的技术集群,与泛数字化转型、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联。
关于类似问题,已经有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回应。在这次“智能抗疫”中表现突出的京东,在3月5日宣布,京东云与AI事业部正式将原京东云、京东人工智能、京东物联三个品牌升级为统一的“京东智联云”品牌。
这是京东本身战略的延续;同时也可以像2003年非典之后京东开始认定电商模式一样,将此次升级理解为京东对技术抗疫的再思考。
在2020年的不平凡春天,从抗疫战场上的智能化力量,到京东智联云的品牌升级与业务整合,或许也可作为一个缩影。
以此整理出一条关于技术整合与智能供应链的逻辑闭环,直指产业智能化与数字经济的长期未来。
破疫战场上的智能轻骑
过去一段时间里,整合之前的京东智联云各个技术部门,度过了一段间不容发的“战地岁月”。
疫情期间,京东在云与AI体系内,迅速推出了十余款免费产品服务,包括应急资源信息发布与匹配平台、智能疫情助理、云视频会议服务、线上课堂与编程课程、云桌面办公系统、远程家庭医生服务、城市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等等。
其中,不少重点产品补足了抗疫时期的重要需求。比如京东智联云推出的应急资源信息发布与匹配平台,辐射全国累计用户12209个,平台提供物资总量6.6亿+件,成为抗疫特殊时期,连接供需双方资源调配的重要桥梁。
而基于京东智联云的AI语音语义技术研发的智能疫情助理,在北京、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四川等地的十多个行业、一千余家组织和机构中快速落地,免费提供疫情咨询服务,累计服务咨询数量达数百万条。
京东智联云在破疫战场上的轻骑突进,相比较同类企业而言有这样几个差异化:
1、火线反应速度极快,高效完成了大型智能抗疫平台的搭建。
2、疫情相关智能化服务于产品,完成了全面的场景落地,能够覆盖各行业,适配大量不同的机构、企业、公众需求。
3、智能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入耦合,直接指向关键应用。在抗疫核心问题上完成了智能化改造。
高效、全行业、深度智能化,这些能力特征,不仅适用于疫情节点,也适配广泛的产业智能化、城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在京东智联云“破疫轻骑”的背后,有一些更加值得关注的产业价值。
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技术整合,与智能供应链。
技术整合旌旗下的“一列动车”
假如我们把抗疫特殊时期全社会广泛存在的智能化需求,设想成一个企业的智能化项目。那么可以得出这个项目中几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1、特定智能化需求多而复杂,每个需求对应的使用者都有不同的技术能力、使用能力。
2、项目必须高速实现,抗疫事关重大。
3、要用智能化技术,创造出与原本产业体系不同的差异化价值。必须让云与AI技术雪中送炭。
4、产品与服务必须高度可靠、高度可用,尽量避免出现安全、运维、兼容等额外问题。
那么在这一系列前提下,究竟应该由具备怎样能力与特征的主体来满足呢?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服务商必须具备高度的技术整合能力。能够快速将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整合一致,找到适合各种场景与需求的解决方案。抗疫战场上的智能化需求天差地别,只有技术高度整合,才是能大面积适配这些需求的唯一方法。
同时,只有深度整合技术集群,才能完成抗疫战场所需的高效、安全、可用,以及更进一步让智能化技术与产业场景深度耦合。
所以说,当未来各行业经济发展与数字化进程中,纷纷展现出智能化抗疫的复杂性与真实性,技术整合就成为了技术服务者的必备入场券。从2018年开始,将AI、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能力整合到云计算体系,成为全球云计算市场的主旋律,而在产业市场逐步完善的今天,类似逻辑已经成为产业共识。
从这个逻辑为起点,我们可以重新理解京东智联云的品牌升级意义:即通过将云计算、AI、物联网,从算力、算法到端侧设备的完整技术链整合,并且智能化相关的多种技术、多种产业服务模式统一,才能实现出口统一的产业智能化底座,满足从快速奔赴抗疫战场,到产业数字化升级持久战的社会与产业期待。
在技术整合的旌旗下,京东智联云提出了“ABCDE”模式。即“以人工智能(AI)为大脑、大数据(Big Data)为氧气、云(Cloud)为躯干、物联网(Device)为感知神经,以不断探索(Exploration)为好奇心”,为各类用户提供可信赖、高效率的前沿科技服务。
这一模式下,并不仅仅是将技术研发到产业服务的体系合并,而是打造技术生态与协同发展模式,构筑分布式动力列车组。每一种技术都对整体产生推动,每一种技术在走向市场需求时都有其他技术体系与整体保证与服务能力的配合。
技术整合,是市场需求的必然性延伸,同时也是可信赖技术的达成方式,是广袤智能化升级市场的合理起点。从抗疫战场上就可以看出,未来产业智能化项目的需求,必然是丰富技术服务的融合,以及一站式解决方案作为交付形式。
在技术方案下集结的京东智联云“动车”,还必须看到它另一个层面的差异化:智能供应链,是这列动车的独特轨道。
智能化迷雾中的供应链突围
客观来看,AI技术对各行业生产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真实情景中企业应用AI技术的推进效率谈不上十分理想。根据相关数据,全球部署AI的企业从2018年的4%增长到了2019年的14%。虽然增幅很快,但仍有绝大部分企业不愿意轻易尝试AI。其中的症结何在?
供应链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很可能是一个重要问题。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回到京东智联云在抗疫战场上打造的应急资源信息发布与匹配平台,我们会发现它与其他大数据、AI公司提供的服务方案,区别在于能够深入抗疫物资供应链本身。从而不仅仅是孤立的技术产品,而是达成云计算、AI、大数据技术与供应链体系的深度融合。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企业用户的一大痛点普遍来自供应链。这是对企业用户至关重要,但技术服务商很难理解和深入的领域,往往会变成产业智能化现实操作时的障碍。可以说供应链的智能化程度,代表着企业与新技术集群的距离。
基于云计算、AI、物联网技术体系为企业、机构和城市升级生产力,技术整合是纬线,供应链能力则是经线,是贯穿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实际开关。
而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智联云可以有效将京东技术与产品服务体系的能力结晶,与新技术集群的价值相融合。以供应链智能化作为实际切入口,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智能升级服务。
京东的智联云独特优势,就在于用供应链+技术整合体系,孕育新的产业智能化边界。
2019年8月,以NeuHub为核心载体的新一代智能供应链平台,入选了科技部公布的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智能供应链的独特价值加持下,京东智联云可以通过基础云服务、应用云服务、智能云服务、智能供应链等产品与服务,组成满足企业及市场需求的差异化融合方案,破解产业智能化历程里的种种迷雾。
技术融合的体系化+智能供应链的切入点,升级之后的京东智联云,恰好跻身一个变换时代的原点。
三重洪流中的京东智联云
诞生于战疫特殊时期的“京东智联云”番号,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恰恰也处在京东本身、技术体系进化,以及中国互联网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多重转轨变形中。
就京东本身而言,其所面临的互联网产业进入下半场,由消费者服务向企业技术服务的转型成为互联网、电商巨头的共同战略。而能否将京东在电商、物流、金融等领域凝结的产业能力与技术能力,带入全新的市场空间并成为优势,就成为了京东整个发展周期中的重要任务。
根据京东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去年全年京东云与AI累计建基地及落地城市云超过40个,合作伙伴超过2500,注册用户超过69万。商用以来,京东云与AI推出及更新300+款产品与服务。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第一季度)跟踪》中,京东云已经跻身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前十,同比增长512%。
云与AI的体系化成熟与商业前景显著,令京东智联云自诞生起就被确立为“京东第四极”。其将以明确的战略目标投身市场,构建未来十到二十年京东的重要增长点。
而从技术成熟的角度看,AI第三次崛起恰好遇到了多种技术的协同成熟。云计算体系的完善与企业全云化的进展;大数据体系的日渐规范与数据智能的应用加深;5G商用化的到来;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成熟等,让云作为出口,AI作为骨干的智能化体系,有了充分的企业服务能力,可以支撑各种传统云服务与IT服务之外的应用创新。
当多种技术的产业化能力协同成熟,并且有可能持续创新,我们将见证“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众多非传统云计算服务、AI技术体系下的客户,也将加入需求中来,造成B端市场红利的持续增强。这构成了京东智联云持续突破市场格局,扩大产业版图的技术基础。
而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升级压力持续增加。城市、政务、制造业、交通等大批传统业务开始将智能化升级纳入必要考虑。结合疫情之后开展新基建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经济与资本关注的重点将持续转移到AI、云计算、物联网代表的产业智能化底座上来。与国家经济需求相配合,与社会发展轨迹相同频,基于智能供应链为社会服务,构成了京东智联云的产业担当与社会责任。
三重洪流之下,强烈的供需关系组成了京东智联云品牌的诞生。
定位为“最懂产业的数字经济服务企业”的京东智联云,愿景是“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智能技术提供者”。京东在零售、物流、金融等领域多年积累的场景和数据优势,融合周伯文加入京东后,云计算、AI、物联网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以及周伯文提出的“可信赖AI”技术信条,共同构筑了一个新的产业智能化通道,其实质上有别于传统的云计算、AI服务商,也不同于互联网公司的B端化模式,而是在产业市场与技术体系间建立沟通通道,打造体系化信任。
融合了大量AI技术储备、基础AI平台与智能供应链平台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体系的整合,让京东智联云打造了完善的产业服务能力,能够为不同产业、不同智能化程度的企业提供适合的产业智能化服务。
在技术整合的旌旗下诞生,在智能抗疫的战场中历练,京东智联云的品牌升级,展示了京东长期以来对技术趋势与中国经济脉搏的理解。
根据麦卡锡的数据报告,到2032年,云计算、AI,物联网体系为人类带来的GDP总和,可能将大于中国和印度的GDP相加。
这是未来十年的社会经济红利,而在互联网与科技巨头纷纷瞄准技术整合与产业智能化市场时,京东也点齐了兵马,从疫情第一阵奔向这个锚定的未来。
带着“云智联世界”使命的京东智联云,希望能从技术融合、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社会与智能化技术融合——这三个融合间获得长期发展,而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乃至中国经济整体,其实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