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黄芮涵《论读书的用处》指导老师:陈珊
论读书的用处
文清外国语学校五年级 黄芮涵
从古至今,书籍一直被人们视为珍宝,并流传着无数赞美书籍的名言名句,比如:“书籍是人类灵魂的阶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不知何时,网络上竟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宣扬什么“读书无用论”,列举那么一两个“名校毕业学霸不过在给当年的学渣同学打工”的极端事例,妄图颠覆人们对读书的正确认知。我非常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读书都是帮助我们进步和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首先,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众所周知,我们每天要吃各种食物,肉类、蔬菜、水果等,从中吸取各种营养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读书也是一样,我们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比如文学、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可以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而可以系统地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更全面的了解,减少了不必要的疑惑和摸索。
其次,读书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在知识经济爆炸式发展的时代,人们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可能赶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所以出现上述的那种“名校毕业学霸不过在给当年的学渣同学打工”的少数怪现象也很正常,但是这根本不能否认读书的作用,这点我们可以从《孙权劝学》的故事得到答案: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一生战功赫赫,破曹操、败关羽、夺荆州,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目不识丁。很多人都劝他读书,但是他不以为然,他认为那是穷酸文人才做的事,他从小目不识丁,被人们讥笑为“吴下阿蒙”,但是凭借勇敢过人和冲锋陷阵,不也是成为了将军吗?后来孙权亲自找他,拿自己作为吴侯仍然每天读书,爱不释卷来劝说他,吕蒙终于开始闭门苦读。几个月后,他的好朋友鲁肃来看他,和他聊天时发现他的见解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不由得感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后来,吕蒙坚持读书,最后成为了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的第三任大都督,并在任上智取荆州,帮助东吴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鼎足局面。所以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是大有用处。
再次,读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眼界。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500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意大利、法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崛起,随后仅仅用了不到200年时间,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就走完了我们中国近5000年走的路,并且还一度超过我们,这一切都是对知识进步的不重视导致的;70年前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则使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几十年间,人类完成了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以来的夙愿:登月、登火星、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等等壮举,再一次证明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读书好处多,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不是所有书籍都是健康向上的,再比如哪怕是名著也有一些时代局限性,一些观点不合时宜。但是这正是我们读书要牢记的一条法则: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古语说得好: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为关键,只要我们读书时用心去钻研、去领悟,眼中看到的、口中说到的自然就是书中的精华。也只有我们用心去读书、去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到读书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