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老师”带我们去摘豇豆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
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
刘廷华
《“哥哥老师”带我们去摘豇豆》
时代在变迁,岁月在流逝。但我们追忆童年的快乐却未减半。往昔的人、景、物都会在某个时刻棱角分明的凸显在我们的脑海里,如远近的风飘摇,飘摇。
过去的日子艰苦、滞后却有力量,具备着时代的烙印。简单的蔬果粮食就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亲切、淳朴而真挚。劳作也因此显得丰厚、生动,充满了生机。(编辑:伍德)
在小时候的农村,我们小学生没有暑假,但有两个农忙假。每年的“麦季”和“秋季”,我们小学生就放农忙假。学生放假,老师也跟着学生一起回到本生产队参加“农忙”。俺队的廷秀哥那时还是“民办老师”,他比我大十几岁,会讲《水浒》故事,他也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
平时,我们同辈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叫廷秀哥为“老师”,回到家,我们就叫“哥哥”。
在“农忙假”里,“哥哥老师”就带领我们小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麦假”里,“哥哥老师”就带领我们拾麦子,“秋假”里,就带领我们到大北沟、山后、李家圈的地堰上、漫坡上去摘豇豆、摘绿豆,或者到棉花地里去摘棉花,到了种麦子的时候,“哥哥老师”就又领着我们,干一些整‘麦畦子’、‘砸坷垃’等农活。
在我老家的家北有条大沟,奶奶把它叫做“大北沟”。这条大沟是“光山”和“胜山”两座山上的山洪水,经过常年累月的冲击而形成的沟壑。整条大北沟,地势低,土层厚,全是冲击淤泥土,泥土松软,且肥沃,最上游还有一座“虎门水库”,沟底常年流着清水。“大北沟”的土地,就像红军当年的王震司令员,在陕北发现并开发的“南泥湾”一样的土地,种什么,就长什么,就收什么。我爹说:“大北沟是咱生产队的‘北泥湾’”。因为这里的土地肥沃、潮湿,奶奶说:“大北沟的土地,是夜潮地”。父辈们舍不得种芋头、高粱等耐旱的庄稼(但沟的最低下的小水沟的两旁,春天一般就种上高粱,因为高粱是高杆作物,不怕雨季被水淹了。),就种稀罕的庄稼,年年秋后种小麦,收了小麦就种上玉米,地势稍高的地就种上大豆、谷子等庄稼,在地堰上、偏堰上、漫坡地上则种上‘豇豆’、‘绿豆’、‘芝麻’等杂粮。奶奶:说:“大北沟真是咱队的‘麦子囤’、‘大粮仓’。”
那一年的农历八月初,还没有过八月十五,太阳还很烈。队里让廷秀哥带领我们到“大北沟”摘豇豆和绿豆。“哥哥老师”把我们们分成两个小队,一队人摘豇豆,另一队人摘绿豆,不要把豇豆和绿豆放混了,收工时,都送到队里的粮场院里,还要过秤,看谁摘得多,按斤记账算工分,谁摘得多,谁的工分就多,谁就分的豇豆、绿豆子多,谁家八月十五炸得杂面丸子就多。等到摘得豇豆和绿豆多了,就让廷样哥在场里用碌碡轧轧,分到各家里去,到了八月十五给孩子们炸绿豆、豇豆丸子吃。
这一天的上午,“哥哥老师”把我们集合在海泉的大门口开会。海泉家(这个院子原来不是海泉家的,这院子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富户)的大门朝西,门口南就是一个下坡,也就是从南向北上一个较大的崖子,就是海泉的大门。大门楼子,全是用好石头建的,连家里的所有房屋,都是石头建的平顶房,院墙也是清一色的石头墙,西院墙上从南向北,还安着五六个用来栓牛马等牲口的“拴马石”。大门楼子建得既高又宽大,廷运哥能把他给安站供销社拉货的“地排车”拉进去,大门既厚又大,里面有关门的机关,很阔气。大门外两边靠西墙根的地方,摆放着既光滑又长又大厚敦的长条石;大门的西边,正对着大门,栽着两棵很粗、树头且很大,但不是太高的洋槐树,洋槐树的扑棱大,再加上门楼子又高,况且地势较高,既通风又阴凉。所以,海泉的大门口附近,就成了我们一队的大人们、孩子们集合、玩耍的好地方。
“哥哥老师”,站在海泉家的大门口右边的较高的石头条子上,我们站在西面的槐树下,给我们开会。像是老师站在教室的讲台上,我们小学生在下面听课似的。
这时,廷刚哥哥(小名叫‘二小儿’),高高地举着手,大声对廷秀哥说:“哎,哎,我们是叫你‘老师’呢,还是叫你‘山哥’呢?”(廷秀哥的小名叫‘山儿’),廷秀哥看他一眼,笑着说:“在家里,就叫哥哥或叔,到了学校,就叫老师。”
我则举着手,大声喊道:“我们就叫您‘哥哥老师’吧”,余泉哥则低头小声说:“别叫他的外号×××就行”,我们都偷偷的笑了。
“哥哥老师”,把我们十几个小学生,分成了两个小分队,基本是男孩一个队,女孩一个队。并选出了各队的队长:我们男队的队长是水哥,队员有:我、海泉、鱼泉哥、来印哥、连印哥、六月哥、廷刚哥、同俊等;春英姐是女队队长,她的队员有:春兰姐、凤英姐、桂芳姐、风华姐、桂珍、梅英、金兰。
由于‘豇豆’一般都种在较高的地堰上或偏堰上,所以我们男队就摘‘豇豆’,女队就摘‘绿豆’。“哥哥老师”最后又嘱咐了一遍,现在就回家准备工具,下午再到这里集合,一起到大北沟摘豇豆、摘绿豆。
我们一般拿着两样工具:一种是篮子或筐头子,筐头子里铺上一层布或塑料布,一种是布袋子。我拿的是俺奶奶用高粱秫秸梃子编制的“挺杆篮子”,和我爹用“老粗布”做的,稍微比大人们用的既粗又长的大布袋小一些的‘中号布袋’,这种‘中号布袋’用起来比较方便,也不是很重,一般用来装一些零碎粮食或什么的,奶奶经常用它来盛“地瓜干面子”、“玉米面子”什么的。
下午,我临出家门时,奶奶嘱咐我说,千万不要爬危险地沟沿,因土松好掉下去了,摘‘豇豆’时,不要摘青的、嫩的,要看‘豇豆’角子的皮发黄、发白的,豆粒子鼓起来、发硬的摘,这样的‘豇豆’角子,才成熟了。奶奶还用一个绿色的空酒瓶子,给我灌上她熬的绿豆汤,再用一小段细的“玉米瓤子”,塞上瓶子口,瓶子口的下面的‘瓶脖子’上再系上麻线,系成一个套环,让我提着,让我渴了喝。我对奶奶说:“奶奶,不用提水,大北沟的小水沟里有水,还有小泉眼哩,泉水‘咕嘟咕嘟’地向外冒,可清哩。”,奶奶说:“绿豆水能解暑,提着吧。”我就听奶奶的话,把布袋折叠,放在篮子里,一只手挎着篮子,另一只手提着盛绿豆水的瓶子,跑着到海泉的大门口集合。
一会儿,我们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拿着各种各样的“家巴什”,从不同的方向,汇集到海泉的大门口。你看,有挎着用‘白蜡’条子编的筐头子的;有提着用‘棉槐’条子编的篮子的;桂芳姐则提着一只铁稍;而桂珍妹妹,就干脆挎着俺三大娘走亲戚才用的“馍馍篮子”(桂芳姐与桂珍是亲姊们俩,廷秀哥是她俩的亲哥哥);有提水的,也有没提水的,有戴草帽子的,也有没戴草帽子的。
“哥哥老师”让各小队点完名,叫女队先走,男队后走。我们刚走到海泉家的屋西头后,奶奶就拿着一个没边的草帽子,撵我来,说让我戴上草帽子。海泉还说我,你真娇气,一个男孩还带草帽子。
我们一路上唱着歌,喊着号子。伴着歌声,随着号声,一会儿就到了大北沟。
我们摘豇豆的男队,就直接向地堰、偏崖跑去。我们每个人,找到一条地堰或者一片偏崖,就要负责,把这一条地堰或这一片偏崖上的成熟的豇豆,全部摘干净,“哥哥老师”要检查。如果发现有没摘净的豇豆,就受到批评,还不准到其它地方摘豇豆。
偏崖上,地堰上,漫坡上,高处,洼处,到处爬满了绿绿、长长的豇豆秧子。豇豆角儿,近似于现在作为蔬菜的长长的豆角。结的豆荚比长豆角粗,但没有长豆角长。豇豆成熟的粒子也比长豆角的粒子大且饱满。豇豆的叶子比长豆角子大,且厚敦,形状相同,秧子有一米到两米长不等,顺着地势向高处爬,秧子的藤茎比长豆角子要粗得多,在叶梗和藤夹缝处,一簇又一簇的花朵上,开着有点紫色带白红颜色的花。大片大片的豇豆秧子上,在大人们手掌大的豇豆叶子的空隙里,红红绿绿,各种颜色的豇豆花的花瓣,就像一只又一只的花蝴蝶,落在豇豆秧子上,微风一吹,一上一下,跳动着,一左一右,舞动着,要张开美丽的花翅起飞。
我跑到小河沟东面的一片偏崖上,看到偏崖上有很多成熟的豇豆荚儿,成熟的豇豆荚儿,把茎儿压弯。豇豆荚外壳的颜色,已经发白、发黄。成熟饱满的豇豆粒子,在豆荚壳里,把豆荚的外皮顶得鼓鼓的,豆粒想要冲破豆荚的束缚,蹦到外面的世界似得。
为了在八月十五节,能让奶奶给我炸好多好多的豇豆丸子吃,我就戴上奶奶给我的草帽子,用劲地摘起豇豆来。成熟好的豇豆角角,尖尖的,硬硬的,把我的双手扎得很疼,我也不怕,专挑熟好的豇豆摘。
我正摘着豇豆,忽然,一只大蚂蚱从我的面前飞起来,我也不理会它;几只蝈蝈躲在前面的玉米稞子上,在“吱乖-吱乖-”地唱歌,我还是不被打扰,专心摘豇豆。
一会儿功夫,我就摘满了篮子,然后我就又把篮子里的豇豆装到布袋里,喝口奶奶给我的绿豆水,再继续摘。
当我快把布袋装满的时候,在我北面那条地堰上的余泉哥,小声地叫我:“代明,你过来,给你好东西吃。”我放下篮子,提上水瓶子就跑过去了。跑到余泉哥跟前一看,余泉哥哥在蹲着,悄悄地,正拿着一只青色的嫩豇豆角,往一根葱叶里顺。余泉哥把装好嫩豇豆角的葱叶,一边递给我,一边很神秘地说:“代明,你尝一尝,好吃不?”我接过,把葱叶连豇豆角一起咬了一口,“呀——,真好吃,艮艮的,辣辣糊糊的。”我就三吞两拥的吃完了一只,然后余泉哥又给了我一只,我让余泉哥喝了几口绿豆水,我也喝了一口。余泉哥小声叮嘱我:“不要对别人说,咱两吃豇豆角的事,更不能让廷秀哥知道。”我用劲点头答应。我两还伸出小母手指,拉了拉勾。小声一起喊:“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能变!”
太阳被沟西边的高高的沟壁遮挡住了。“哥哥老师”过来检查工作,看我摘满了布袋,并且摘得还很干净,高兴地拍了拍我的头。
看天已不早,“哥哥老师”就召集大家集合,点名,站队回家。到队里的场院里分别过秤,记功分。
我摘了6斤半豇豆,奶奶表扬我摘得可不少,答应我等队分了豇豆,磨成豇豆面,就给我炸丸子,炸好丸子就请“哥哥老师”来俺家里吃丸子、喝酒,听“哥哥老师”给我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从这以后几天的时间里,我就天天跟着“哥哥老师”,到山后、山怀、大北沟、小北沟、光山前、李家圈等处去摘豇豆,并天天到场里看看豇豆多了吗,天天盼着队里快些分豇豆……
End
注 | 本文为读者来稿中优秀稿件,经作者同意原创首发。【遇见吧啦】公众号只接受原创首发的稿件,若文章已投至他处请勿再投。
文 | 刘廷华
图 | 网络
编辑 | 萱齐 伍德
想加入遇见吧啦公众号梦想会员群吗?
与同频的人,一起追梦。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