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不能离开6个换位思考(转给教师)
杨绛先生曾经写过一句话:“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这让我一下子联想到教师教学,我忽然觉得,课教得好的老师都是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人,反之,课堂教学有问题的多半都是没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得知道这堂课“主要目标是什么,让我们干什么,让我们达成什么”。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还要知道老师的指令到底是什么意思。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要知道这堂课的逻辑关系、逻辑脉络到底是怎样的。
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结构化。为什么要结构化?结构化的目的在于方便学生理解,方便学生掌握。结构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一堆的内容条理化,理清楚,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想知道教师的评价、好恶原因何在。
我听过一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就《沁园春·雪》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逐一提出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老师连连夸奖“太棒了”,用语极度夸张,但问题是学生根本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好,好在哪里。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猜猜教师为什么高度肯定这个问题,卖个关子,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就课文提问。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给出的信息一定要具体、明确,否则学生就云里雾里。
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 许多教师好为人师的毛病又出现了,开始讲解起来,什么目的论,什么机械论,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说,不给学生讲逻辑定义,只给学生举例子。但我们知道所有的例子都是有缺陷的,常常是以偏概全的。
在《沁园春·雪》这堂课上,这位老师用打桌球来解释机械论, 但这个例子的弹性是很大的,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比如可能会被理解为“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是否正确, 让人不得而知。而最后教师把“这首词在后世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归为机械论,就让人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含义。教师必须扣住机械论的特征来解释这个例子,让例子与原本含义相一致。
面对初中学生,教师讲的内容还是必须要明确,学生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其实这个时候,让学生评说问题,学生说不出所以然来,可以让学生给问题归类,教师可以做出相关的提示,比如问话的着眼点、问话的方向等,最后教师出场再来讲解目的论、机械论、文学本体论、历史本体论等,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启示。
教师永远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学永远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想想学生的感受,想想学生的希望,想想学生对教师的期盼。
(来源:“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