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读书少也可以是儒将,一武将却死于太过相信仁义

明朝的开国勋臣中读过书的将领非常少,但是从徐达、常遇春到汤和、胡大海,这些将领却都表现得温文尔雅。既有武将的勇猛无畏,又有文臣的风度翩翩,称之为儒将一点都不为过。这也是明初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与朱元璋对于儒学的提倡和重视有莫大关系。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朱元璋的团队深深地打上了朱元璋的烙印。以武入文,融文入武,这其实也是朱元璋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开国皇帝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儒将中,胡大海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胡大海常常跟人念叨一句话:“我是武将,没有读过多少书,行军打仗只知道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杀人,不掳掠妇女,不毁坏百姓的房屋。”这三点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仁义。所谓仁义,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仁者,人也。做任何事,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从别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以别人利益作为主要出发点行事。放到治理国家上来说,仁义表现为仁政。仁政的出发点就是个人的集合体,百姓、民。仁政者,以民为本。用到行军打仗上来说就指仁义之师,仁义之兵。用到一军统将上来说,就是指儒将。

胡大海行军始终坚持这三点。他所到之处,不管是百姓,还是将领,望风归附者非常多。攻占诸暨,万户沈胜降;下严州,蒋英、刘振、李福自桐庐来归顺。将领只要有可取之处,胡大海一般都会留在身边,给予重用和充分的信任。

张士诚大将吕珍攻打诸全,胡大海当时正镇守宁越之地,率兵前往救援。吕珍筑堤坝引水灌城,胡大海反过来将堤坝占领,引水灌吕珍军营。双方都有些苦不堪言,于是吕珍与胡大海谈判,协议撤军,互不侵犯。随军郎中王恺建议道:“吕珍乃是狡猾之徒,不可信任,不如趁其撤兵时偷袭他,一举将其歼灭。”胡大海则坚持按照双方约定行事:“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不信不武,不仁不义之事,胡大海坚持不做。这件事让胡大海赢得了莫大的威名,他在浙江一带的威信也越来越大。

张士诚

当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攻伐不断,每占领一城,军队的粮草主要便从当地百姓中征发。有时遇到城池几易其手,百姓苦不堪言。朱元璋军当时所征的这种军粮,被称为寨粮。胡大海年年行军在外,处处攻伐,深知此事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于是便向朱元璋建议,将寨粮取消。

胡大海行事重视原则,在乎信用,讲求仁义,但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一个软肋。所谓物极必反,事有两面。他最后英年早逝,被人偷袭至死,甚至后代断绝,与此有莫大关系。

他占领严州后来投靠他的蒋、刘、李三人,其实心怀鬼胎,并是真心投靠。胡大海喜欢他们骁勇善战,所以留在身边辅助自己。三人经过一番策划,抓准了胡大海的性格,确定胡大海不会对他们再有防备。这天,三人邀请胡大海到八咏楼观弩。胡大海来到楼中,蒋英让他的心腹假装向其告状,诉说蒋英的各种过错和不法之事。胡大海一时有些懵,因为蒋英就站在旁边。当面申诉,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他下意识地回头看蒋英,蒋英突然从袖中甩出铁锥,向其头顶打去,瞬间胡大海便脑浆迸裂而亡。随后他的儿子胡关住也被三人杀死。至此,胡大海绝后。

朱元璋

胡大海之所以这么轻松就被杀,主要原因是他对这些降将没有防备。他相信以真诚和信义待人,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他的想法其实有些理想化了。所谓兵者,诡道也。战乱年代,群雄割据,互相攻伐不断,间谍往来不绝,哪来的诚信可言?太过于拘泥仁义,最后的结果就是思维僵化,缺乏危机和防备意识。出门行走,身边却没有亲信护卫。对于降将,却没有提防心理。他若不被刺杀,实在对不起兵家之道。这一点上,胡大海要比朱元璋逊色的多。朱元璋也重儒学,但是他能够出入儒学。进得去,出得来,不会受到儒学的拘泥和束缚。所谓各色学说都是工具,掌控天下,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明史》。

本文由@以史为伴原创,欢迎喜欢明史的小伙伴关注、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