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跑步集》:抽象开题,挥洒文学与人生“全真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非常好,叫做“360行,行行出状元”。当然,标准的360行我们今天暂且不说,就是业余的跑步,有人也能跑出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而且,还跑出了一项看似与跑步这个项目应有的结果风马牛不相及的成就:跑出了一本著作!还好,这本著作的书名最后起的也算是回归跑步本源,叫做《跑步集》。而写《跑步集》这本书的作者,论他本人所从事的职业,其实也和跑步八杆子打不着,他不是体育老师或教练,也不是长跑或短跑运动员,而是评论家,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李敬泽老师。

正是这么奇怪的一件事,评论家兼作家写跑步,还真是别开生面,当然,这也引起我莫大好奇。我很想知道,李敬泽老师笔下的《跑步集》究竟暗藏怎样的乾坤?

所谓,“心有所念,必有回响”,很庆幸,我收到了李敬泽老师亲笔签名书《跑步集》。

《步跑集》:抽象开题,挥洒文学与人生“全真价值”

拜读之际,令人倍感意外的是,你千万别以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是书写自己跑步,或者教人如何跑步,更或者是在跑步时偶遇的奇人奇事,当我翻开《跑步集》品读其中内容,豁然发现,能和跑步直接扯上关系的,只在本书《代序》中似乎那么畅快淋漓地谈过。但就这,还是将跑步这件事,扯着文学与鹅掌楸糅合在一起来写的,总之,也不是写教人怎么跑步的。而后,再从《目录》部分开始,直到进入正文至结束的全部内容,总共28篇,可以确切地说,跑步的事都是了无踪迹的。

也许,有人会想,这李老师挺有意思,《跑步集》正文不提跑步,寓意何为呢?其实,只要你读过该书,便会恍然大悟:

原来李敬泽老师的《跑步集》,虽然不是教人学跑步的,但却在诙谐的谈天说地中,轻轻松松地教会人如何搞文学创作、如何来阅读、如何来探索研究问题,甚至关于作家培养,文学生活奥秘,以及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一些更为深奥且实用的话题。当然,如果你有心,读书之间,经过一番精华提炼后,还能从中发现不少人生的真谛和哲学来!而关于跑步这一事,无非只是一个提点入口,一个精神意识升华的恰到好处的托物言志之笔。

由此,不得不说,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跑步集》的含金量,很抽象,很实用,包罗万象,只要用心阅读,用心领会,总能深刻感受到那至大无外的境界,从中找到你想要到达的方向。

是否听得越发迷茫,不忙,其实,这正是《跑步集》值得我们拜读的地方。我们不妨从《跑步集》抽出部分内容来略谈一二,以详释疑问。

《跑步集》如何教会我们写命题作文?

我们看下《跑步集》这本书唯一真正有提到跑步的《代序》部分,这部分内容,说是代序,其实主旨是自自然然来教人如何写好命题作文的。

该部分,由跑步入题,上来便写道:

“那天,我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北园跑步,回来的路上,接到了《南方周末》编辑的微信'救命啊李老师,再不给题目就来不及了’……”

面对编辑的催促,站在桥上的李敬泽老师,他抬眼之际,无意看到了三棵树——鹅掌楸,于是一个随机抓取的演讲题目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诞生了,因为想都没想过要怎么写,就直接取了题目为《跑步、文学、鹅掌楸》。也即纯粹是抱着心无所念,题目报了再说吧的态度。

这样的应付命题作文的思路,用李敬泽老师在书中的原话说便是:

“'跑步’和'鹅掌楸’都是撞上的,是不讲道理就命了题”

接着,又似乎在教我们悟透人生哲学般地讲到:

“人生如逆旅,谁知会撞上什么?命题作文就是人生,我们一生就是得没完没了地去回答生活提出的那些题目。那些题目,常常是没有道理,没有逻辑,风马牛不相及,事先也不跟你商量。”

紧接着,他又回到作文的层面:

“不过不要紧,我们现在试试看,能不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说成一件事,做成一篇文章。”

果然,令人敬佩至极。李敬泽老师还真的将这信手拈来的,以及原本要表达的主旨内容,顺顺利利地写成了一篇好文。

他撰文的思路是这样的:

先给大家介绍了关于鹅掌楸的一杆子事,比如鹅掌楸是怎样的树,它的特点,甚至还提到了鹅掌楸的历史,推及到了白垩纪,一亿四千五百万年等,又说这种很古老的树,在还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开始长着,长着长着,如今就长到了奥森公园的东门外。

继而,他从人类提出保护鹅掌楸(二级珍惜濒危保护植物)的话题,扯到了人类日常呼吁的要“保护地球”的话题,并一针见血地指出:

“地球没问题,不用你们替它操心。问题的实质是,必须拯救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地球会一直存在,而人类是不是还在,那可说不定……明明是我们撞上了问题,明明是我们快过不下去了,我们却说我们要英勇地、无私地拯救地球……就是'傲慢’”

看似随意闲谈瞎扯间,给人无尽反思。由此,一代批评家锋芒毕露,而却又教人心服口服,瞬间顿悟。

当然,有人在想,李敬泽老师在文学之夜一直谈植物,谈完植物又谈地球,这和文学有何相关呢?您别急,马上,他的思路又回到了文学范畴上,提出了“无我”文学:

“能不能想象一种'无我’的文学,在这样一种文学中,我可能成为一种鹅掌楸,成为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

然后又说“'我’不是'我’,'我’是'你’,或者'他’,是山上一块石、一只飞鸟……天地间万事万物。由此,我把自己交给了更大的坐标,交给了地球或者星辰。”

不难看出,李敬泽老师是在以广大无边的境界,让“我”出离,而谈文学。也许,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去审视文学的方方面面,对本质才能谈得透彻,真正作出对世人有用,可以传阅八极和千载的内容。

于是,到了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敬泽老师确实将信手拈来的鹅掌楸和文学深刻扯上了关系,而且还升华了自身境界。

当然,李敬泽老师也没忘记将文学与跑步扯上关系。对于这一对关联,他从“无我文学”谈起,而后又说“跑步是一个去掉'我’的好办法。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阅读者,如果我们能像跑步那样,把自己彻底交出去……”到跑步的六公里、七公里之后,将顽固肉身的那个“我”跑出去,达到“风劲马蹄轻,所向无空阔,你都不是你了”的跑步无我“至大无外”的境界,那便可以获得“清新饱满、进出无碍”的感觉了。

另外,李敬泽老师还巧妙地将鹅掌楸也和跑步给扯上了关系,他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眼前的那三棵鹅掌楸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为了营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周围的美妙景观特意选栽的,因此它们还有个名字叫做“奥运楸”。然后又谈到,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古老的项目之一是马拉松……

如此这般,《跑步、文学、鹅掌楸》这个命题作文,在李敬泽老师的奇妙构思下,看似不成体统而实则最后天衣无缝地实现完美结篇!

估计,有一些看完《跑步集》之《代序》部分的读者,真会情不自禁直呼:“我终于懂了命题作文的绝妙写法”

《跑步集》:从历史的洋洋大观,到现代化内涵的真知灼见

《跑步集》绝对不是单纯说文学的,其实,在它里面,洋洋大观的历史,以及随着历史潮流源源不断地演进后的新内涵,作者也在书中一并陈上观点,令人读来毫不晦涩,更不觉时过境迁,而是在尊重历史中,从发展的角度去诠释和思考问题。令我们在面对一些刁钻提问时,回答到恰到好处。

我们可以看下《跑步集》里的《说南北》篇章。

有人提问作者是否认定自己是一位北方或南方作家时?作者直接回答:“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在我的认同体统里,并没有南或北这样的方位。”作者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民族大融合的角度,甚至到了现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考量角度,如支援边疆,支援内陆,支援三线建设等,国家在全国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的历史发展观出发,直接讲明:“人力资源的统一调配,就造成了一批没有地方认同的人,比如我。”而后又很有见解地讲道:“人口大规模迁徙,农民工第一代还很在意他是哪里人,第二代,第三代呢?恐怕也就和我差不多了。”

同时,还有,在有人问到关于作家地方口音的问题,作者承认作家中有地方口音的存在,就连用“正音”的普通话也会不由自主地夹带着口音。但同时作者也说了一个与有口音的现实并存,或者即将成为现实的答案:“我们很可能会逐渐迎来没有地方口音的文学时代,'70后’'80后’'’90后”有口音的越来越少。

作者的博学与睿智,还有客观,我们不得不为他点赞。读李敬泽老师的《跑步集》真的可以令阅历和见识无数倍增长。

当然,类似的篇章还有不少,只要你愿意开卷《跑步集》,那么有益多多那是必然的事。

《跑步集》:谈天说地间,淬炼的条条人生至理

如果说《跑步集》只是一部谈论文学一系列话题的书籍,那么,这只是你从表面看到的。如果真的以“无我”情怀深入到李敬泽老师《跑步集》的境界中来边阅读边思考的话,于无形中,书读完了,很多平日里参不透的人生真谛,你也突然间就明白了。

我们在此略举几例:

在《跑步集》的《飞于空阔》篇中,作者如是提到:

“大概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们像我们这样,每天吞咽无穷无尽的消息、信息、感觉、印象,同时倾泻出各种情绪和意见,未经整理、互不相干。这叫'碎片化生活’,我们习以为常。”

接着,作者就说了:

“这种状态有点近似于春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看得多,听得多,不一定等于知道得多,反而造成思考和认知能力的瘫痪”

读到此,似乎书中原本是在通过抽象的说法来谈文学中的一些现象,但回归到人生话题上来,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啊,非常值得反思和借鉴。

而且作者还在谈到关于古希腊人也有的烦恼,古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提到“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整个古希腊思想,就是一场'奇葩’,以吵架为能事,为人生意义的所在,最后终于来了一个'绝对’,大家全消停了。”读到此,你是否会似有所悟,其实,这种场景,有时候往往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另外,在这一篇中,作者同时还和王阳明“心学”扯上了话题,说道:“知行合一,彻内彻外,就是说一方面要理会天下事,另一方面自身也不能放在一边”。接着,又形象地扯进两句古语抽象地表明:“有句老话很管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情怀,也是方法。’”

还有,又比如,在答《未来问卷》篇章中,作者在提到他的父母都是文科生,尤其他的母亲是那个时代很少见的兴趣广博的读者时,最后似带总结性地说了句:“所以,让孩子读书的最好办法就是父母自己读书。”

当然,类似这样发人深省,点拨迷雾的句子,书中还有不少,随便翻翻都可以找到,如果大家都用点心,自然会发现李敬泽老师似乎是在《跑步集》里侃侃谈文学的系列话题,实则也是通过谈文学的空隙,在给我们娓娓道来一些人生之道。

结语:

初识《跑步集》,我以为李敬泽老师在谈跑步,当深入此书,方知天地乾坤,万象其中,尤其作为文学爱好者,收获颇多,当然,点拨人生的机会更多。果然,《跑步集》为大家跑出一片其大无际的空阔世界。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