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40年10月在江苏徐州街头所见
1940年10月,日本人在徐州已盘踞了两年多。从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之后,当地百姓们就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之下,苟延残喘,过着苦难的生活。本组图片正是拍摄于这个时期。
徐州二马路
二马路是当时徐州繁华地之一。这个名字只有上年岁的老人还可能还记得,其位置为今天的建国东路东端。
大同街
大同街街名是取中山先生“天下大同”之意。1938年5月曾被日本人炸得支离破碎。图中高耸之物为钟鼓楼,1931年为了报火警而建造,所以又称“望火楼”。
流动商贩
小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车子上很醒目的写着“保定酱菜”和“扬州酱油”,大概这两样东西在当时很受徐州百姓的喜爱吧。
运粮的独轮车
这种独轮车为全木制造,不用一根铁钉,看着很笨重,却是旧时不能缺少的运输工具。曾有一种推测,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这种车子。其实,这种车子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街头盲女
过去医疗水平低下,因为各种疾病导致很多人致盲。这些苦难的人们生在战乱的中国,更是苦上加苦,雪上加霜。
街头大碗茶
一张破烂不堪的桌子,几只粗瓷大碗,一壶用茶叶碎末煎熬出的茶水,生意就可以开张了。行脚的路人可以停下来喝一碗歇歇脚,价格也非常便宜。
卖水果
卖水果的小贩大概是知道有人给他拍照,神情有些不自然。他面前的竹筐里摆满了石榴、苹果和柿子,都是一些当地的时令水果。
卖山楂串
这种将山里红用绳子穿成串的售卖方式,在华北很多地区都可以看到。
食品摊
所有的食物都放在一个用柳条编成的四方形的大笸箩里。这种笸箩在过去家家都有,现在已很难见到了。
修鞋摊
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子。然而,直到解放前夕,依旧还有很多人穿着那种扎脚的草鞋。
徐州全景
宽广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高高耸立的烟囱,这就是曾经繁华无比的徐州城,然而在日寇阴影的笼罩下,已是十分萧条和冷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