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滚吧后浪”到“这就是生活”

“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

最近对比看了几个视频,觉得很有意思。
一个是当时全网刷屏,B站拍的后浪视频,一个是快手模仿拍的《看见》,以及最近一个广告片《抱歉,这就是生活》。
后浪的视频除了前浪们转发,后浪们似乎并不买单。
因为后浪们的努力,都献给了大部分的前浪。
而视频的后浪,也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和大部分人无关。
对比之下,快手的《看见》却被追捧,因为普通、平凡才是大部分人的写照,而普通人的成功也更能抚慰人心。
《抱歉,这就是生活》则是赤裸裸的现实,直击心底:
“你的坚持努力,到头来可能是白费力气”;
“你憋屈心塞,想抱怨几句,想想还是算了”;
“付出多过回报是常态,太拼的人未必一生太平”;
这才是生活,很少有奇迹,很少有逆袭,没有童话。
从B站的“后浪”,到快手的“相信未来”,再到“这就是生活”,呈现了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年轻时梦想仗剑天涯走四方,到头来,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普通的生活也要拼命争取。
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大的感受是:浑浊和钝感。
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像一头受了锤的牛,不再生猛。
用更现代的话说是:工具人。
前几天,Y提到新来的同事,说:“应该比你还小吧?”
回答说:“00后都有可能。”
毕竟,最大的00后也已经20岁了,最大的90后,30岁了。
现在的年轻一代,是不是该称呼10后了?
而即将出生的20后,他们看待90后,就如同90后看待60后。
把一代一代人放在时间轴上来看,才能更直观感受到,岁月这把刀,无比锋利。
以前对年龄都不怎么敏感,但和刚成年的堂弟聊天时,忍不住连连感叹:年轻真好啊。
长大就不好吗?成长就真的是人必经的溃烂吗?
其实也不是,只是少了点少年气。
那种横冲直撞,不考虑后果的闯劲;那种一往直前,不计较得失的勇气;那种世界掌握在我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
成年的生活也不是不幸福,也不是过得很惨,也不是吃过很多苦,也不是到处栽跟头,但就是觉得,即便是维持正常的生活,也真的好难啊。
小时候还只是比成绩,长大了以后比工作,比收入,比房比车,什么都是压在身上的大山,而且越往前走,压在身上的重量只会越来越重。
年轻时候的难,难在未知,选择太多,对生活充满迷茫和焦虑。
成年以后的难,难在已知,选择太少,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
成年后的难,还难在隐忍。
情绪不能外露,难过需要选好时间,活得不动声色,连反抗大部分时候也是无声的。你不可能像那个高考的姑娘,仅仅因为情绪崩溃,就去撕掉别人的答题卡。
因为成年人的崩溃,从来不会发生在日光之下,而是藏匿于深夜,这是属于成年人的克制。
以前我对生活是没有概念的,总以为自己自然而然就长大了。
现在才能更真切感受到,当年的父母,一定有过很多孤独、无助、焦虑的时刻,也一定有无数次我不曾得知的崩溃。
生活的难,从来没有绕过任何普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