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控制欲是孩子成长的最大阻碍

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控制欲的社会现象

控制欲指的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绝对支配,不允许意外或者是其他差错的发生。

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会比较强烈,一些对事情追求完美的人会更加希望控制别人。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内心恐惧,极度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其表现就是通过控制别人来带给自己安全感。

记得17年有一个新闻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寒假期间,一个14岁男孩被母亲掀被子后,直接从12楼跳下,幸运的是男孩活了下来。

当时的网络上的评论留言几乎无一例外的将矛头指向了孩子,甚至有人开始呼吁年轻人不应该如此暴躁,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当然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是:一个孩子真的会因为母亲的一次掀被子行为而跳楼吗?在掀被子之前是否就已经有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读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父母叫伪善的恶人,他们普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自己没有错,所有的过错都是孩子的。在教育上出了问题都是孩子的问题,自身对孩子的规划和导向是完全正确的。

伪善的恶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拒不承认自己的不善。如果一个人拒绝承认不善,那么他就会走向恶,如果一个人承认自己的不善,那么他就会走向善。恶人会毫不掩饰的去干坏事,而伪善的人会为了逃避罪恶感,去干一些邪恶的事。

在16年上半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叛逆女孩弑母案。事情是这样的,父母因女孩有叛逆现象就一意孤行将女孩送入山东某校进行强制教育,女孩受尽磨难后逃了出来,发誓向父母复仇,最后就有了所讲的弑母案。不明真相的人大都会认为,父母是养了一头白眼狼,但只要我们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件由父母的控制欲与暴力教育引起的惨案。

控制欲出现的原因

是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控制欲,而对孩子控制欲的来源,说白了就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爱。当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过孩子正常需要时,父母就会开始变得想要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中去,在孩子每做一个决定时都会想要去指点他该怎么做,怎样做比较简单。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被左右的、不能自己做主的反抗情绪,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反过来对抗家长,用对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家长在情绪上的打压。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这种反抗称作孩子的叛逆,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会有很多家长会把自己对孩子因强烈控制欲所产生的问题归结为孩子叛逆期的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控制欲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不会喜欢被控制的感觉,我们自己都是,更何况天性爱玩、爱自由的孩子呢。但是很多家长明明知道占有欲太强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却往往会以孩子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借口来干涉孩子的决定。

长此以往的帮助孩子做决定,对于孩子的成长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孩子在长时间的被家长干涉生活之后,在日后自己需要做决定时就会变得非常不自信,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会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有问题的,即使自己的决定已经非常正确,但孩子还是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否定自己。这就是父母占有欲带来的后果。

我们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经常被人指挥着做事,当自己有新的想法时,别人总是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对你讲,你这样做不可取,你得怎样做。这时我们心中会作何想法呢,是不是除了愤怒之外,还有一丝不甘愿呢。而就是这种不甘愿的情感的积压将孩子压垮。长久的积压之后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扭曲。常常表现为不愿与人交流,懦弱,情绪变化无常等。

如何正确的看待控制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系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但父母控制欲太强,对于孩子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力求完美,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占有欲是每个家长都应学会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细节,大多数孩子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很难听进去大人的意见,如果直接指出来,孩子容易产生抵抗情绪。如果有不妥或是错误的地方,不要直接指出来,可以采取侧面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将其改变,比如,父母可以用自己正确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改变自己的错误。


如何为孩子塑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环境,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头疼的问题。往往因父母自己没有主见或者是孩子不喜欢家长塑造的氛围环境而告终。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理性思维,孩子也会去分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只是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偶尔会发生错误而已。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去为孩子创造什么氛围环境,而是放开手让孩子勇敢的去尝试犯错。“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但当我们对待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却把它抛在脑后,开始以自己的想法来左右孩子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