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妈:要让男孩子自觉,这句话比奖励和催促都管用
不好意思,让我小小凡尔赛一下:二年级小学生年糕,完成了他的“ 30 天挑战 10 本书”阅读计划,还是提前 4 天完成的。
并不是说这是什么了不起的记录,也不是要来吹年糕的阅读能力。
(我们的同事,当过童书编辑的娜娜,说她儿子一个周末就看完 10 册书。咱不跟人家比!哼~)
自家孩子自己知道,自主阅读这条路,年糕不是一个很快上路的孩子,我焦虑过、也走过弯路。
推动他去完成这次阅读挑战,是年糕的“向前一步”,也是我作为妈妈的“后退一步”。
故事的开头平平无奇。
那天,年糕在家陪我整理书柜时,聊起了我的阅读量。
我算了算,告诉他我差不多一个月能看完 10 本书。
“那我一个月能看完 10 本书吗?”他好奇地问。
“当然可以啊!你想不想试着挑战一下?”我说。
一拍即合,小小少年的好胜心被挑起来了。
书也是现成的,年糕今年入坑了郑渊洁,书架上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看完后,刚入手的《舒克贝塔传》,正好一套 10 册,又是注音版,符合他的阅读能力。
“30 天 10 本,那就是三天一本,一本 80 多页,那我一天读 30 页就够了。”
数学是不错,但是想法太天真了啊孩子!不想读的日子怎么办?有事儿耽误了没时间的日子又怎么办呢?
我告诉他:
“制定计划要留有余量,比如在你想读、有时间的时候就要多读一些,一开始也可以多读一些,会让我们更有信心。”
于是,我和他一起做了这个表格,用来管理进度。👇
你们看,他当晚一口气就读了 59 页。
这是年糕的第一个读书挑战计划。
我心里也大概有数,对他来说,这个目标不至于难上天,但也绝对不容易。
让他自己负责记录页数和进度,可以用这个最直观的方式,得到一些基础的项目管理锻炼,哪怕最后失败了,他也能自己看到原因。
没有选什么了不起的名著、经典,(郑渊洁老师:谁说的?)却是年糕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书。
我们的第一目标,是共同完成这个挑战!
一鼓作气容易,难的是一直撑住这口气。
第四天,我直播去了。
心里记挂着年糕的阅读打卡刚开始,每天都视频电话交待:“今天的阅读任务记得要完成啊!”而糕爸总是一脸“你安心工作吧就交给我了”。
等到第五天,一下班就往家赶,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刚踢完球满头大汗的年糕就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向我汇报:
“妈妈我今天要看完第二本,三天要看完一本的。”
我内心还在窃喜:这么有规划,不愧是我崽!
然后趁机溜去年糕房间看了眼记录表——第四天,2 页。
什么?2 页?(此处省略内心的一万头……)
好吧,面对现实。飞快吃完饭,督促年糕刷牙戴牙套、洗澡、完成所有作业,终于,在晚 8 点整,翻开了书。
第二本,还有 72 页。
他有点迟疑地问我:“今天能看完吗?”
我回答他:“是有点困难,这取决于你的专注度。”
“那要是我看完了呢?”
“那你会得到我的尊重。”
是的,没有什么额外的奖励,但是我不会小瞧“你会得到我的尊重”这句话,对一个男孩子的分量。
说完我就去健身了,练完一个小时回年糕房间,好家伙,看完了!
糕爸说,年糕一直坐在书桌前,一下都没有起来过。
真的让人有点骄傲了。
第五天超常发挥之后,紧接着是双休日,年糕又一口气看了两本。
到第 11 天,看完 5 本,进度过半。
有了目标,又是自己记录进度,那天之后,我就决定不再管他了。
有一两天他不想读,还有一两天他想看点别的书换换口味,跑来问我“行不行”,我都很佛系地说:“可以啊,你自己决定,看好进度就行。”
当一个“后退一步”的妈妈,深藏功与名,我连他的记录表都不再过问了。
(其实……每天晚上年糕睡着后,我还是会蹑手蹑脚地溜进他的房间,开着手机电筒偷偷瞄一眼记录表,再检查下他有没有把下一本放进书包,这做贼的快乐,绝对不会告诉年糕!)
话说回来,上学的日子,要保持阅读量还是很有挑战的。放学后的足球训练、回家后吃饭做作业洗澡再跟弟弟玩会儿,要赶在 9 点多点睡觉,能留给阅读的时间,确实要靠挤的。
为了目标,时间挤挤总会有的,大人孩子都一样。
最终,年糕用了 26 天时间,完成了他的阅读挑战。
团队小伙伴问我,“年糕这么厉害,有没有给他什么奖励?”
答案是没有。完成这个挑战本身的成就感、从阅读中得到的乐趣,已经是足够的奖赏了。
而我最惊喜的部分,是阅读挑战结束后的十天长假里,年糕每天都自己安排阅读时间,看完了五六本书。
到这一刻,我才可以笃定地说,阅读对年糕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任务,而是真正的乐趣。
回想半年前,年糕刚刚开始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我也曾为他半小时都看不了几页书偷偷焦虑过。
那时我给他买了一堆列在经典、必读、获奖书单上的书,推他去看。
孩子看是看了,但是进度很慢。当我注意到他几乎很少和我们讨论书里的内容时,带着一种“是妈妈让我看的,是任务”的态度时,我就知道这事儿不能这么干了。
我带他去书店自己选书,听他聊同学们都在看什么书,把怪杰佐罗力、屁屁侦探这样更“搞笑”的书放到他的书架上,把我小时候最爱看的郑渊洁、沈石溪介绍给他,还给他找了《体育大书》这样的非主流读本(他看了好多遍)。这些从孩子视角出发的内容,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只要孩子愿意翻开书,比看什么、看多少都更重要。
看书这件事,不需要有什么包袱,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是我到 30 多岁才得到的自由,我想,这也是我能送给年糕,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