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结构方式 逆起式

作者:陈友冰

所谓逆起式,就是先写结果,后交代原因,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按正常的叙述方式,应该是“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先交代事由、人物和地点——“将军猎渭城”,然后再描述由此而产生的结果——“风劲角弓鸣”。但现在却是先说结果再交代事由,这在结构上就叫做“逆起法”。其好处是“逆起得势”即先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给人一种突兀感,以此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突出诗人要强调的主旨。王维一生可以张九龄罢相后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意气风发,向往开明政治,渴望有所作为;后期出于对李林甫当政的失望,再加上在三十一岁时妻子病故,继而安史之乱中“没于逆贼”的愧恨,他渐渐变成一位佛教徒,过着一种“晚来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清心寡欲生活。随着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诗歌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前期,写出塞,歌游侠,关心现实,抨击不平,充满积极的入世精神;后期主要描叙自己的半隐生活,辋川一带的山林风光和自己从中参悟的禅意。这首《观猎》是早期作品。它通过一个将军田猎场面的描叙,咏歌了一种尚武精神,其中洋溢的豪气自然也是盛唐气象的再现。为了表现这种豪气,诗歌诗人选用了逆起法,最后再用“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的“将军猎渭城”呼应,让刚猛劲急与芜阔混茫一张一弛,为这幅将军郊猎图添上完美的一笔。前人评这种逆起法的开头,“如高山坠石,凌空而降”。可见这种艺术效果是古今皆认可的。

采用这种逆起法获得读者广泛认可的还有李白的《劳劳亭》和李益的《春夜闻笛》。前者为五言绝句: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这首诗顺起的顺序应该是“劳劳送客亭,天下伤心处”。首先应该有亭,才能说到此亭给人的感受,现在却变成先说感受:“天下伤心处”,然后再告诉伤心的原因:“劳劳送客亭”。如果说《观猎》开头的“逆起得势”是要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给人留下强烈的外在的视觉印象,那么,此处的逆起得势则是加强内在的情感特征,强调诗人送别时的感受和重情伤别。后两句则是借物拟人,将无生命的春风赋予人的情感,再设想它对离别的反应。强调劳劳亭对人对物都“天下伤心处”。

李益的是首七言绝句: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作为一位中唐诗人,李益特别善于写情,有首诗题就叫《写情》,而且这些诗作的基调都是悠远绵长哀怨、无可奈何的叹息和执著又无望的思念,其代表作《受降城闻笛》、《江南曲》、《上汝郡楼》、《隋宫怨》等无不如此。这固然与中唐的国运、时代的氛围不无关系,但与个人的秉性气质关系更大。李益少年成名,才华出众,是有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但仕途坎坷,长期沉迹于县尉、主簿之类卑职。失望之余,只好到幕府寻求出路。卢龙节度使刘济虽对他青眼眷顾,但亦未获重用。这首诗就是他离开幽州,飘泊于江淮时所作。诗中虽自称“迁客”,但史书上并无获罪贬谪的记载,可能是借以抒发内心的哀怨,表达处境的艰难而已。诗的顺序也应首先“迁客相看泪满衣”,然后交代泪满衣的原因:笛声唤起了他这位飘泊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山吹笛唤春归”。下面两句则是比兴,春天来了,南迁的大雁也可以飞回北方的故乡,自己却有家难归——人不如雁。此处手法与前面例举的陶渊明《饮酒》结尾:“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真意”一样。逆起法突出了诗题《春夜闻笛》,强调了闻笛的感受,也是加强内在的情感特征。

韩愈是位“唯陈言务去”的文章改革家,他的诗歌也体现了怪怪奇奇的独特风格,无论在语言上、构思上、章法上都喜欢翻空出奇。在结构上有许多篇都采取不同寻常顺序的逆起法,如《雉带箭》开头四句:“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后面两句中的“盘马弯弓”已变成了成语,实际上也是逆起。顺叙应该是首先指出现象“盘马弯弓惜不发”,然后交代原因:“将军欲以巧胜人”。但逆起后,人们对将军技艺的高超和缜密的心思留下更深刻的视觉印象。

他的另一首七绝《湘中》,也是采用逆起法: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唐宪宗贞元十九年(803),刚担任监察御史不久的韩愈上书皇帝,要求减免大旱中的关中百姓租赋,因此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今广东连山县)。这首诗就是他路过汨罗追悼屈原而作。此诗在构思上就不同凡响:诗人不像贾谊的《吊屈原赋》,去赞颂屈原的绝世才华和心系怀王的忠忱,而是抒发英灵逝去无处凭吊之苦,借以表达世无知音的寂寞与悲凉。与这不同于历代诗人的独特构思相吻合,诗人在结构上采用了逆起法,首先突出所见到的汨罗江景色:山猿愁啼,老鱼腾跳、波涛翻滚,一派愁惨不安的氛围,以此作为诗人愤懑不平的心情写照。其中“猿”、“鱼”、“踊”等双声字相见,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荡不平的心声,然后再交代这是因为自己到了汨罗,到了当年屈原的投江之处。这样,诗人虽没有直抒到了汨罗时无穷感慨,其意已自在言外。

本文摘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0)

相关推荐

  • 【总第94期】执手诗词:“端午节”主题诗词专辑

    DragonBoatFestival 端     午            2020.06.25 星期四            端  午 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quo ...

  • 【英子点评】(36)

    "群英诗会"第四十五.四十六辑作品选评 "英子评诗"公众号是一个"诗评一体"的诗词平台,既重视诗词的甄选,又重视诗词的点评.点评栏目主要有& ...

  • 辛丑“端午诗会”绝句选评

    屈子的榜样(中华通韵) 周文彰 又闻万户粽飘香,思绪腾空到汨江. 一部离骚千古颂,独唯意义著诗章. 于2021年6月13日早晨从家里到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 英子点评: 此绝的题目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屈 ...

  • 端午吊屈原

      端 午 每 读 离 骚 总 断 肠 吊屈原 诗画闲茶出品 吊屈原 钓云叟 何不汨罗哭一场, 龙舟不见岂端阳? 红旗难掩苍生苦, 每读离骚总断肠. 吊屈原 逍遥客 年年长叹吟端午, 多少悲歌有也无. ...

  • 【诗词微塾】绝句结尾技法(下)

    诗词微塾 绝句结尾技法(下) [十一]平淡收结,内含深情 诗评家常说,一篇之妙在于结尾,结尾之妙在于有情,有情之妙在于含蓄,含蓄之妙在于平淡.能以平淡语收结,看似漫不经心,有时诗人只是站在远处旁观,冷 ...

  • ‖ 诗魂一缕入湘水 一曲楚辞唱离骚 ‖ 天府诗友(端午节)诗词专辑

    2021 诗临天下六月刊 编前语 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

  • 【英子点评】第51辑:辛丑“端午诗会”律诗选评

    辛丑"端午诗会"律诗选评 屈  原 包德珍 在朝未负一身才,只恨清风总不来. 楚国昏王冤狱殁,秦兵白起破城开. 不怜几洒匡言苦,更悔无闻媚术哀. 投到江心回首望,云烟已锁故乡台. ...

  • 古典诗词的结构方式 承接式

    作者:陈友冰 所谓承接式,是指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进行书写.在语言上下句承接上句,结构上下段承接上段,全诗一意到底,句句相连,意脉不断. 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 ...

  • 古典诗词的结构技巧

    古典诗词是神话思维的产物,神话思维的特性决定了主体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和直觉想象的感物方式,反映在以构思--布局为标志的结构追求上,则集中体现为构思中具象感兴的抽象化与布局中对称平衡的回环性相统一的圆美 ...

  • 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

    一.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应使诗词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 ...

  • 古典诗词的结构跳跃技法

    古典诗词的结构跳跃技法 古典诗词在谋篇布局和叙述方式上,强调最主要.最精彩的,略去次要.平淡的,或者在诗词中有意不把话说尽.说透,刻意留下空白,给人想象的空间,就是诗词结构上的跳跃技法. 一.叙述层次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的结构技法 一.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应使诗词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杜甫<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特殊结构技法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古典诗词的特殊结构技法 古典诗词讲究章法,注重诗意的分合和意脉的承接,最常见的章法是" ...

  •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之三(结构技巧——布局)

    (作者:情海冷月心) (三)布局 布局于古典诗词结构策略而言,颇为至要.张谦宜<絸斋诗谈>:"好诗只在布置处见本领."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作大 ...

  •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之二(结构技巧——造景)

    (作者:情海冷月心)   (二)造境 造境即创造意境,造境设计与情景关系至深,李渔<窥词管见>:"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景因情气韵生动,情因景曼衍悠扬.方东树< ...

  •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之一(结构技巧——构思)

    (作者:情海冷月心)   [引言]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因主体思维方式差异,呈现不同之艺术特色.古典诗词运用神话思维(注)创作构思,主体以"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面对世界,将直觉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