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的缔造者,匈奴人起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众所周知,这是唐朝诗人卢纶的一首边塞诗,然而,这仿佛是在讲述汉朝的故事。其中,“单于”乃匈奴人的大首领,相当于中国人的皇帝。提及匈奴,中国人的印象十分深刻。曾几何时,匈奴人是中国人的“噩梦”。他们剽悍、勇猛、残忍,迅如旋风的骑兵让北方的边民闻风丧胆。
2012年秋,应公司要求,我们一行十人远赴德意志参加西门子培训。期间,负责接送我们的是一名匈牙利司机。他身材高大,高挺鼻梁,面目高冷,身手敏捷……熟悉之后,我们开始用半生不熟的英语交谈起来。他望了一下窗外,深沉地说:“中国人,东方人,我们的祖先也曾经在东方生活。东方的草原,我们就是匈奴人的后裔。也许,我们的祖先还曾经在战场上交过锋……”他所有所思。我微笑着回应:“也许吧,我的老家在山西北面,就在草原的边缘……”
据说,这个曾经游牧在中国北方的马背民族,兴起于今天内蒙古的阴山山麓。在上千年的岁月里,他们披头散发,骑马放牧,茹毛饮血,披袍左衽。遇到暴风雪或大旱之年,为了生存和延续,他们不得不成群结队,南下掠食。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粮食,勇敢的中国人也聚集起来,拿起柴刀和犁铧,奋起反击。于是,中国人与匈奴人搏斗上了上千年。那么,剽悍的匈奴人,究竟从哪里来呢?
历史幽远如河,一切还要从头讲起。据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黄帝。”据司马贞《史记索隐》载:“淳维以殷时奔北边。”也就是说,夏朝被商朝兼并后,夏人后裔淳维逃往北边,其子孙世代繁衍,成成为游牧民族,这就是匈奴人的祖先。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夏朝灭亡后,夏桀被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携夏桀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匈奴祖先。
晚清时期,王国维著述《鬼方昆夷猃狁考》,为了脉络更加鲜明,他干脆把商朝时期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期的猃狁、春秋时期的戎、狄、以及战国时的胡人,全部看作所谓的“匈奴人”祖先。近代,还有一说法,即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匈奴”。一句话,一些历史学家把先秦时期的所有游牧民族全部可以看作“匈奴人”的祖先。
这也许是历史学家的无奈,没有文字记载,这种“民族源流”的追溯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据考证,西周早期,匈奴人的祖先就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后期,匈奴人祖先已开始使用铁器。当时,他们的社会组织开始由“父系”家长制向“奴隶制”过渡。然而,那时候的匈奴人还没有城郭,也不会经营农业。为了生存和繁衍,他们只能逐水草而居,随畜牧游荡而转移。
当时,他们的主要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据说,匈奴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三岁就能骑羊,拉弓射鸟鼠。稍长,可射狐兔。壮时,尽为甲骑。平时,游牧为生。战时,则全国皆兵,倾巢而出。日常,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就这样,他们混沌地生活了几百年。战国时期,这些人才正式被中国人称为“匈奴”。
当时,北方的赵国与匈奴接壤。因此,双方战争频繁。为了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雄才大陆的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战争期间,赵国涌现出了大批名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武安君”李牧。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久,秦始皇遣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并命其监督“万里长城”的修建和连接……从此,中国人和匈奴人开始了上千年的对抗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