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女生课上用琵琶演绎《琵琶行》:这些古诗文的描写竟都是真的!
小古文君说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歌、高中必修课文《琵琶行(并序)》中的名句。学习这篇课文时,小古文君不知道对琵琶女的琴声产生了多少向往:
到底是多美的音乐,才会让诗人留下这样精妙绝伦的句子?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近,新疆克拉玛依一所普通的学校里,就有一名女生将这首曲子搬上了课堂。网友惊呼:古诗中的描写原来是真的!
那么,像这样的宝藏古诗文到底还有多少?小古文君秉着掘地三尺的钻研精神,终于找到了《口技》《核舟记》《猫捕鱼》……
哇!到底哪一款最惊艳到你?快和孩子一起来看,弥补童年的遗憾!
-01-
《琵琶行》惊现课堂
1
//琵琶行
▲快戳视频,为你解答学生时代的“不解之谜”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节选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多美好的一幕啊!
演奏“大弦嘈嘈如急雨”时,只见她慢慢拨动琴弦,随即又迅速增加力度和幅度,不断递进,直至音浪传遍整间教室。
演奏“小弦切切如私语”时,她又将手指波动的幅度控制到最小,维持着轻且慢的感觉,婉转而灵动。
当台下一阵阵赞叹和迫不及待想听下一句的声音响起时,小古文君仿佛都跟着他们,一起回到了课堂上,把古诗和古乐的美都深深印在了心里。
传统文化和艺术离和我们的孩子是有共鸣的。远离了这些的孩子,人生会有遗憾。
他们不一定要成为专业演奏者,只要能够懂得、能够欣赏,就足以从我们深厚的文化中吸取营养,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了。
据报道,在课堂上演奏琵琶,给同学们解说课文的创意还是这名女生主动提出来的。她今年刚上高一,学过七年半的琵琶,通过了业余七级考试,平日里也很喜欢古诗词。她第一次读到《琵琶行》的时候,就感受到其中蕴含着许多琵琶艺术的美感,心里对此产生了很多感悟和共鸣。
因此,她便找到了语文老师商量,提出了想在课堂上用琵琶演绎《琵琶行》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最终就有了视频里的一幕。
▲网友们看到视频后的评论
她的同学表示,《琵琶行》这篇课文很长,本身非常难背,经她这么一演绎,顿时对文章有了感觉,感到容易理解和记忆了。而网友们的评论就更直接了,都在羡慕为什么自己读书的时候没遇到这样一个同学,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被老师留下来背诵了。
是啊,语文课堂就应该这样丰富多彩,充满着艺术气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学会感受,学会感动,学会热爱和欣赏美。
-02-
京中有善《口技》者……
2
//口技
▲快戳视频感受下这还原度,全程高能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节选自[清]林嗣环《口技》
从前读《口技》,还以为是古人的虚构和夸张,没想到都是真的!
“口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如果现在还读不下来这篇《口技》,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给孩子们讲个“鸡鸣狗盗”的故事。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曾被扣留在秦国,为了回国,他的一个门客从狗洞夜入秦宫,偷出美丽的狐裘献给秦王的爱妾,使孟尝君获得释放。他连夜逃跑,到达城门口时天还没亮,城门要等鸡打鸣后才能开启。这可怎么办呢?幸好他有个门客,居然会学鸡叫,他一叫,引得所有的鸡都叫起来。士兵了们只得打开城门,放孟尝君离去。
这个会鸡叫的门客,可算是“口技”艺术的鼻祖。
视频中的表演者是当代口技技艺传承人方浩然。据说,为了重现为了更生动地体现泼水声,方浩然花了一年多时间,从地摊、网上和亲戚家淘来了许多几十年的老算盘,并仔细比对音质,挑选出最为合适的那一个来进行表演。
民间艺术,是传承,也蕴含着传承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巧心创新。
-0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着《核舟记》
3
//核舟记
▲猜猜这枚核舟的船舱能打开不?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节选自[明]魏学洢《核舟记》
▲打开啦!坐在里面的大概是“峨冠而多髯”的东坡吧!
《核舟记》和《口技》堪称语文课本里描写传统技艺的文言双璧。
这枚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微雕核舟,由乾隆初年造办处著名牙雕匠人陈祖章雕刻,作于乾隆二年(1737),纵1.4厘米,横3.4厘米,高1.6厘米。
推窗可以开合,船上有船夫、童仆及船客共八人。当你屏息拉开小窗的时候,一定会神游天外,彷彿与倚窗而坐的苏轼同游赤壁,在月色中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快意。最绝的是,船底以行书刻苏轼《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细密井然,堪称鬼斧神工。
不妨让孩子一边读核舟记,一边对照图片,找找古文里哪些地方和图片所说的是一样的,哪些又是不同的。这样,不就把文章读仔细了吗?
-04-
《猫捕鱼》掀起创作灵感
4
//猫捕鱼
▲小猫到底有没有掉进鱼缸?看了视频就知道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
《猫捕鱼》是《小学生小古文100课》这套书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篇目之一。它也有现实版吗?
有!一个周末,一位老师把这个视频发到了“小古文教师之家”微信群,瞬间炸开锅。和孩子们待久了,我们的小古文老师们也都很有好奇心哦:
聊着聊着,画风突变,有人开始为小猫咪鸣不平:“猫咪不易,捕一条赏之。以慰猫之劳苦!”有老师马上接:“非也非也,岂可助长猫贪吃之气焰?”哈哈,《猫捕鱼》续编故事会开始了!
@橄榄树:猫咪不易,捕一条赏之。以慰猫之劳苦!
@孙艳坤:岂可助长猫贪吃之气焰?
@五福人生:猫鱼应和谐相处。
@子非:猫曰:“吾知之,入缸者有赏矣!明日,吾且湿身以待也!”
@大强:鱼翔浅底,临危不乱,自游自在,何哉?
@子非:鱼答曰:“自幼读小古文,知猫捕鱼,必坠水中。故而无惧!”
哈,从小猫的视角到小鱼的视角,老师们的这一通改编可真是出其不意呢!不知怎么,小古文君竟觉得有一番古人集会联诗的风情。虽然老师们只是在云端相遇,却因为对小古文共同的热爱而亲密无间。
最后,这么多古诗文被“神还原”,大家有没有觉得,学生时代那些难读的古诗文似乎变得面目更清晰了?连小古文写作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实,孩子们也是一样的。不论是老师还是爸爸妈妈,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生活,用更加形象的方式带领孩子学习小古文,了解传统文化。比如,用上演一演、画一画或者身临其境的办法。
不妨,就从今天的四篇开始吧!
点亮文末右下角点【在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朋友们也饱饱眼福!
2.名师支招:“双减”下的开学季,上语文课时这样做,就能顺带学写小古文!
3.六年了,他已考上北大!首届小古文大赛获奖者亲述:学文言,我从来没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