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促织(一)

译注促织(一)

【作者】         蒲松龄     【朝代】清                                                                            宣德间﹝宣德,是指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宣德元年(1426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共计十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是蟋蟀的别名。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雄虫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主要爭夺交配权。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3~5个回合。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岁征民间﹝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此物故非西﹝中国西部地区﹞产;有华阴令欲媚﹝巴结;讨好。﹞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有才能的蟋蟀。﹞,因责﹝索取﹞常供。令﹝华阴县官﹞以责之里正﹝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市中游侠儿﹝无赖之徒不务正业的人﹞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里胥猾黠﹝管理乡里事物的公差﹞,假此科敛﹝摊派﹞丁口﹝成年男子。﹞,每责一头,辄﹝就;总是﹞倾数家之产。鲁迅先生说过:百姓固然怕流寇,也很怕“流官”。记得民元革命以后,我在故乡,不知怎地县知事常常掉换了。每一掉换,农民们便愁苦着相告道:“怎么好呢?又换了一只空肚鸭来了!”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贼者,流着之王,王者,不流之贼也,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坐寇”。中国百姓一向自称“蚁民”,现在为便于譬喻起见,姑升为牛罢,铁骑一过,茹毛饮血,蹄骨狼藉,倘可避免,他们自然是总想避免的,但如果肯放任他们自啮野草,苟延残喘,挤出乳来将这些“坐寇”喂得饱饱的,后来能够比较的不复狼吞虎咽,则他们就以为如天之福。所区别的只在“流”与“坐”,却并不在“寇”与“王”。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故事的背景: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故事背景的简要交代为全文作了铺垫。

邑﹝泛指城市.县﹞有成名﹝姓名﹞者,操童子业﹝是没有取得秀才资格的人,童子本意是未成年人﹞,久不售﹝长期没有考中秀才。正在读书,准备应考﹞。为人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讷,语言迟顿﹞,遂﹝于是﹞为猾胥﹝刁滑的小吏。﹞报充里正役﹝役使,引申指仆役、差夫﹞,百计营谋﹝为交摊派蟋蟀而想方设法。﹞不能脱。不终岁﹝不到一年。﹞,薄产累尽﹝微薄的家产都受牵连赔光了﹞。会﹝适逢﹞征促织,成不敢敛﹝.收起﹞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益处﹞不如自行搜觅﹝指搜寻﹞,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不错﹞之。早出暮归﹝早出晚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扒开石头,打开洞口﹞,靡计不施﹝即用尽一切办法。﹞,迄无济﹝最终却没有成功。﹞。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意思是要求任务定期完成,否则将受重罚。﹞,旬余﹝十多天﹞,杖至百﹝挨的板子有一百多﹞,两股间脓血流离﹝两腿之间的鲜血飞溅了出来﹞,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转侧床头﹝意思是睡不着觉﹞,惟思自尽﹝只想自杀﹞。本段先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薄产累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这部分概写故事发端,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西南官话称之为蛐蛐。爱好者众多,主要用以博彩。小时候几乎家家都玩,那时候钱值钱。多用于一分面值的博彩,蛐蛐王对阵蛐蛐王才用贰分面值的博彩。当时贰分钱可以购买米桨油炸面窝壹个,面窝属于湖北地区才有的早餐食品,外省份几乎没有的。面窝是湖北省特有的著名小吃之一,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还有一些小面窝,用的铁勺内部较小,所以从外观看上去就像是面饼微凹,味道咸香。屋前的凤凰山、屋后的龟山这种蛐蛐常常出没于草丛、石块、岩洞中很好捉的。其中岩洞中蛐蛐个头大威猛,并且这个蛐蛐王还有好多妃子。喂养的过程是给它吃很辣的红辣椒斗起来更加凶猛。斗蛐蛐能够逼使别的蛐蛐跳出磁坛因而获胜。岩洞中蛐蛐不太好捉,得想法子去捉它。通常用水灌的方法,逼它出来,当它往外蹿时用一头开通竹筒对准洞口,这虫儿慌不择路自动进入竹筒中。然后呢将它倾入磁坛中算是成功了。这蛐蛐分雌雄,雄蛐蛐尾部长有贰根尾巴,称之尾巴不太形象顶多叫须须才对,性情凶猛好斗。雌蛐蛐尾部长有叁根尾巴,怀孕的雌蛐蛐肚子特大形象丑陋,没有实用价值,鲜有人去捉它,只有脑袋灌了水儍少年才去捉它,成为少年中的美谈,并且成为讽谕。不过那个时代是中国人口生育高峰,滿大街挺着大肚子的妇女随处可见。顽童当然不懂事,一群顽童看见大肚子妇女去讽谕她:“大肚子蛐蛐来了”。大多数妇女并不跟顽童爭执一走了事。只有少数妇女才会发生爭执:“你妈才是大肚子蛐蛐” 。这些顽童甚至去捅马蜂窝,一个个被马蜂叮得成大包奇疼不止,又腆着脸去找妇女要奶水,涂抹于患处,令人忍俊不禁。那是我们贫寒而快乐的少年时光。小人书店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多的狠,其中蒲松龄促织印象很深。

当然得挖何首乌晒干去汉口交通路大药房换钱,然后呢才有斗蛐蛐的本钱。一大袋子干何首乌只能换五分钱,所以大多数顽童囊中羞涩,没几个钢蹦。那个时代看一场电影还得一毛钱,简直是最大的奢侈,看电影时眼睛叮着银幕,一秒钟也不肯浪费。当然看电影是穷人家最快活的事情。有时实在经不起诱惑,躲在电影院门缝看上一眼,还得身子骨够硬,能够经受电影院管理人员的硬拳头,通常也就是一下,赶紧撒脚丫子逃跑。然后讽谕其它顽童五十步笑百步,明明大家犯有同样的错误,程度轻的却嘲笑程度重的。大家不都是逃跑吗?他回家还得撒谎,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冷暖自知。不能说实话,不然又得挨揍雪上加霜。那个时代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棍棒底下出孝子。新中国刚建立物质匮乏,买啥都要票,比如:肉票、菜票、豆腐票、买点柴禾也要票。那个时代就是有钱也没地儿用。仙桃园的馄饨不要票,壹毛肆分钱一碗,鲜有人光顾。只有找对象的人才肯花钱买一碗馄饨,哄哄女孩子,让人家吃的开心。表示自己为人豪爽。打住!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巫是中国古代一种专门从事祈祷、占卜活动的职业﹞,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见红女白婆﹝少女和老妇﹞,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挂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各各竦立以听﹝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少间﹝一会儿﹞,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妻纳钱案上﹝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焚拜如前人﹝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食顷,﹝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动﹝帘子动了﹞,片纸抛落﹝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青麻头伏焉﹝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一蟆﹝旁边有一只癞蛤蟆﹞,若将跃舞﹝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展玩不可晓﹝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然睹促织﹝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隐中胸怀。折藏之﹝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归以示成﹝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待敘

段春林写於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0)

相关推荐

  • 桃花源间丨【题图·童趣】第五十一期

    编辑:林淞月 [题图·童趣]第五十一期 童趣/飞雪   仲夏丝瓜长,藤旁斗草忙. 頑童三四个,好胜也争强. 题小儿斗蟋蟀图/逸客 小儿枝拨弄,陶罐戏蛩虫. 鏖战三回合,将军是首功. 题图/如儿宝贝 篱 ...

  • 部编版必修二《促织》1

    [题解]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促织,蟋蟀的别名.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

  • 又闻秋夜蛐蛐声

    杨五贵 入秋不几天,尚是农历八月初的一个晚上,正坐在房中看电视,耳畔忽然传来几声"瞿--瞿--瞿"的虫鸣声,时断时续,似有若无,声如游丝.于是侧耳细听,果不其然,又是一阵如是鸣叫, ...

  • 旧物 | 蟋蟀罐

    蟋蟀,亦名"促织",俗称"蛐蛐",是一种喜欢互相打斗的昆虫. 斗蟋蟀 中国人玩蟋蟀的历史悠久,据考,斗蟋蟀这项活动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装蟋 ...

  •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113号作品】郑信平||促织(散文)

    促织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促织,也就是蛐蛐.蟋蟀.夜深人静,秋凉叶落时,草丛中,墙角处,"岑岑岑岑""叽叽叽叽""卿卿卿卿&qu ...

  • 译注促织(二)

    译注促织(二) [作者]         蒲松龄     [朝代]清 接上: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瞻景状,﹝细看图上面的景物,﹞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和村东的大 ...

  • 译注促织(三)

    译注促织(三) [作者]         蒲松龄     [朝代]清 有人说究其原因,还是成名自己的毛病一说,当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里正相当现在的村官,成名读书"久 ...

  • 紫晨《茶道经译注》

    <茶道经译注>,茶道科学的开创之作,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中华文化在茶上的成功实践.<茶道经译注>用<易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 ...

  • 《神童诗》书法译注版/43—48

    <神童诗>书法译注版 书法:汪钟鸣/翻译:汪时健 校注:汪封林/编辑:汪湧 审订:汪兴吾 [原文] 四三 柯干如金石①,心坚耐岁寒.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②. [译文] 枝干如同金石一般, ...

  • 看苍山绵延 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3——小说课

    看苍山绵延 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3--小说课 毕飞宇 蔷薇花开了 3天前 读蒲松龄<促织>3来自蔷薇花开了00:0016:34 文学需要想象,想象需要勇气.想象和勇气 ...

  • 《促织》读后感(4篇)

    第一篇: 君子一跬步,关乎民命,不可忽也.或民富国强,或民不聊生.蒲松龄写妖写鬼入木三分,总所周知,其中他<促织>一文变讲述了考不上秀才的成名被报名上供促织,他因上供促织倾家荡产,在他经历 ...

  • 上古荐书|康达维译注《文选》(赋卷)出版

    康达维译注<文选>(赋卷) (全三册) [美] 康达维  撰 贾晋华.白照杰.黄晨曦. 余春丽.赵凌云  中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定价:358.00元 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 ...

  • 《庄子》白话译注

    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 ...

  • 男女交往秘诀,几千年的经验都在这儿了,《嫖经》精华译注(六)

    前言 去年我评审过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青楼韵语>与<嫖经>之关系研究",那篇论文做得很有深度和新意,当时我给了个优等评价.考虑到<嫖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