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济万年史—233】日本两战之间经济(上)

日本两战之间经济(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一度膨胀,资产阶级获利巨万,财阀资本不断扩大,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进入了危机阶段,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亦处于动荡不定、危机四伏之中,并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行法西斯专政,推行经济军事化。1937~1945年,日本法西斯在侵略战争中逐渐走向崩溃,经济残破不堪。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无条件投降。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着手经济恢复和发展。

1.战后日本的经济危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迅速膨胀,财阀资本猛增,资产阶级发了战争大财,但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1918年与1914年相比,物价指数(以1912年为100)从99增长至200 ,实际工资下降了25%。1918年,东京大米每日石平均售价从1917年的19.80 日元上升至32.51 日元。因粮价猛涨,导致了日本全国性的" 米骚动"。所以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政治处于国内外矛盾的漩涡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经济从战争时期的畸形繁荣立刻转变为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危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8-1920 年)。这是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日本经济,隐藏着严重的政治经济矛盾。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过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后,随着就发生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一是物价大暴跌。铜、染料、烧碱、船舶的价格下跌了50-80 %,钢铁等军用物资价格下降了3 倍以上。如1919年上半年,生铁每吨价格从1918年9 月的550 日元下降至105 日元。与此同时,股票价格亦不断下跌。二是工农业生产萎缩。三是工厂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流落街头,在职人员的实际工资不断下降。四是对外贸易发生逆差。1919年上半年,进口贸易额入超2 亿多日元。尽管1918年的经济危机来势猛,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危机期间,美国经济处于短暂的繁荣状况,大量进口日本的生丝、纺织、船只等商品,从而为日本开辟了国际贸易市场,并一度缓和了日本的经济危机。从此,日本经济略有复苏,股票价格也有所提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日本垄断资本家又掀起扩大投资、建立企业的浪潮。

由于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投资,乱建工厂企业,加深了经济矛盾。这样,1920年1 月,日本又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

一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国内市场商品过剩,涌入日本等亚洲市场倾销,于是推动日本经济暂时繁荣的因素消失了。

二是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如在经济危机年代,商品出口贸易额下降了40%以上。

三是股票价格下跌,工业品价格下降。下降率约为50-80 %左右。

四是日本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汇储备减少到最低额,即6 亿日元。

五是生产日益萧条。工业总产值约下降20%,企业设备闲置率达40%以上,由于生产萎缩,工人失业,工资下降。1920年,日本" 全国有3500个缫丝厂停工,三十万职工挣扎在失业线上,二百万蚕农面临困境。"

六是农业生产下降。在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各种农产品价格下降50%左右,大量农民破产。

1920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衰退。为了抑制危机的发展,日本原敬内阁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20年5 月通过日本银行向有关棉纺、制糖、钢铁企业、银行、股票市场等单位,拨出3.5 亿日元低利率紧急贷款。1921年颁布了" 米谷法" ,日本政府使用特别基金调节粮食价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但无法根本上解决危机问题。1923年9 月1 日关东大地震,又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危机,对在地震中受害的资本家或企业,发放了巨额贷款。因此,从1924年起,日本经济逐渐地摆脱停滞、萧条局面。

第二个阶段(1924~1926年)。这是日本经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从1924年起,日本经济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经济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如1921~1929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3 %。而同期,法国增长9.4%,德国增长7.1 %,美国增长4.3 %,英国增长1.7%。日本工业发展速度仅快于衰老腐朽的英国,而且发展不平衡。钢铁工业产量成倍增长,制铜、煤炭、造纸生产增长较快,分别垄断了全部生产的95%、62%和85%。但纺织、造船业却停滞不前,甚至从兴盛走向衰落。此外,还有成百万失业人员。

二是对外贸易停滞。这个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没有多少增长,出现了入超现象。1924年,日本对外贸易的出口总值为19.2亿日元,1929年为21.5亿日元。这个时期,日本的贸易增长率也较欧美国家低。1922~1929年,日本贸易额增长24%,美国增长39%,德国增长110 %,英国增长7 %。由于西方国家争夺市场激烈,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抵制日货等原因,日本出口贸易额下降,出现了贸易入超现象。1922~1929年,日本贸易入超达27亿日元。日本被迫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外债9 亿日元,利率为6.5 厘,因此,日本人称为" 国耻公债"。

三是农业生产一蹶不振。自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来,日本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停滞和不景气状态。例如,稻米产量,除1927年稍高于1919年的水平外,其它年度都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中。这是日本封建农业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日本殖民扩张政策的恶果。自1920年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朝鲜和中国台湾发展大米和粮食生产。这个时期,日本通过武力和不等价交换等方式,从朝鲜和台湾劫掠了成千万石的粮食。大量廉价粮食从殖民地运入日本,冲击粮食市场,造成粮价暴跌,农民破产,并使日本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之中不能自拔。

第三个阶段(1927~1929年)。这是日本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期。

1927年3 月15日,日本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新的经济动荡和经济危机时期。所谓金融危机,又称" 昭和金融危机" ,就是指由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所引起的金融市场动乱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货币信用关系破坏,银根吃紧,股价暴跌、银行倒闭等。同时,也导致了工厂企业生产停滞,破产倒闭。为了摆脱金融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如发行公债,由日本银行发放贷款3 亿日元,以便缓和危机。后来,日本政府新首相田中义一,为了解决金融危机,颁布" 紧急命令" ,各银行业务停业三周,由日本银行拨款22亿日元救济三素、三井等各大银行,并发行纸币进行调剂,这些措施促进了金融危机的平息。从此,银行资本日益集中,银行存款增长。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它从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开始,然后蔓延到欧洲和亚洲日本等国。1929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减少、价格暴跌。1929~1933年,日本外贸商品出口额减少了76.5%,商品进口额减少了71.7%。因商品出口额下降,导致了生产过剩,价格暴跌。1929~1930年,生丝价平均每捆从1350日元下降到500 日元。生丝等商品价格暴跌,冲击了日本工业生产和商品及股票市场,并使占农户40%的养蚕户受到致命打击。

二是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在危机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闭。1929~1931年,工业总产值从74.2亿日元下降至49.9亿日元,下降32.9%。其中煤、生铁、钢、铜、造船、棉织品等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量下降情况比较严重。如钢产量下降47.2%,造船下降88.2%,棉织品下降30.7%。而且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仅占50%左右。同时,大量银行停业、破产、倒闭。1928年,日本全国有银行1028家,1931年仅有680 家,其中有518 家处于歇业状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金融业务。

三是农业丰收、农民负债。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对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农业给予沉重的打击。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负债累累。在危机期间,茧价、粮价猛跌。1929~1930年,春茧价格每贯从7.57元下跌至3.75元,茧价猛跌,给大量养蚕农户沉重的打击。虽然1930年稻米大丰收,但在危机影响下,粮价暴落,每石米价从27元下降至18元,造成了谷贱伤农,在农村出现了" 丰收饥馑" 的怪现象。农民十分贫困,被迫借债维持生活。1929~1931年,日本全国农民负债从40亿日元扩大至60亿日元。

日本统治者为了将经济危机中的损失转嫁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1929年12月2 日颁布了《产业合理化纲要》,1931年4 月1日公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等。颁布政策法令的目的:一是推行产业合理化运动,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对产业的控制,强行在50个主要产业部门中建立卡特尔,兼并或淘汰中小企业,限制工业生产,实行价格统制;二是加强劳动统制,大量裁减员工,降低工人工资。1931~1932年,日本失业工人从41.3万人增长至48.9万人。此外,还有几百万半失业者。

日本解决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财政措施是恢复金本位制,宣布解除黄金出口禁令。1930年1 月11日,日本滨口内阁宣布恢复金本位,解除禁止黄金出口禁令。但这个措施在活跃经济、抑制外贸衰落等方面的效果甚微,甚至造成大量黄金外流,商品出口总值下降的现象。

大危机期间,日本政府广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倾销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 事变,侵略中国,从而推动了日本经济军事化的发展,促进了军需品通货膨胀。同时,日本犬养毅内阁的高桥是清藏相则推行倾销政策。这就是在国内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保持垄断性的高价,对外则以低于国外市场的廉价抛售商品。所以,日本的倾销政策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实行残酷剥削的方式参与贸易战,捞回减价损失的一种手段。日本商品到处冲击,欧美各国惊呼" 经济黄祸".在推行倾销政策中,日本贸易额倍增。1931~1934年,日本商品出口额由11.5亿日元提高至21.75 亿日元。

日本通过倾销政策将国内经济危机及困难转嫁于国外,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抵制,并采取了反倾销政策和高关税政策,限制日货进口。因此,从1935年起,日本出口贸易额逐渐下降,出口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停滞现象。

2.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为了摆脱危机,振兴经济,除了发展经济军事化,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外,还采取措施发展垄断资本主义。1931~1936年,日本垄断资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利用政府控制国民经济

日本法西斯政权为了建立军国主义经济,使国民经济为侵略战争服务,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控制与管理,1931~1936年,先后颁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米谷统制法》、《工业组合法》、《银行法》、《汇兑管理法》、《通商维护法》等一系列法令,其最高目标是将工农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等部门管理起来,使国民经济向战争经济发展。同时,促使日本新、老财阀资本迅速向军事工业转化,1937年,日本老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资本总额的14-26 %,新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资本总额的50-95 %,新老财阀从军需工业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2)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

建立与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是日本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项组织措施。卡特尔和托拉斯都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1931~1935年,日本的卡特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在工业部门建立了35个各种形式的卡特尔组织。垄断资本家通过卡特尔组织统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从事竞争、销售、价格和原料等垄断活动,生产军需物资。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个大公司的兼并活动也有很大的发展。1931~1935年,日本约有50多个属于新、老财阀的公司或企业先后进行合并,分别建立了纺织、钢铁、化学、汽车、食品、铁路等17个大型托拉斯,如1934年建立的日本制铁公司,就是一个大型的托拉斯,它是由八幡制铁所联合三井、三菱、安川等财阀所属的一些钢铁公司组成。这个托拉斯垄断了日本全国的生铁、钢锭、钢材生产分别为96%、53%和44%。

(0)

相关推荐

  • 日本为何敢于入侵中国?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勇气这么做?

    日军进入南京城 "以史为鉴,可以明智",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7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在亚太地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给该地区了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虽然战争已 ...

  • 【人类经济万年史—234】日本两战之间经济(下)

    日本两战之间经济(下) (3)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军事订货 这个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日本政府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大量的国家军事订货.1931-1936年,日本政府向私人资本企业发出了50 ...

  • 【人类经济万年史—218】欧洲两战之间经济概况

    欧洲两战之间经济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这次战争不仅削弱了世界帝国主义的力量,而且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及政治危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人类经济万年史—232】亚洲两战之间经济概况

    亚洲两战之间经济概况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亚洲各国的历史和民族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个时期,除了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以外,许多亚洲国家都在不同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27印度河文明时期经济

    广告 鼓楼新悦.众神降临之前:在沉默中重现的印度河文明(一本言辞优美.论证缜密的印度河文明档案,为你解读神秘的古老文明) 作者:[英]安德鲁·鲁宾逊(Andrew Robinson)著 / 周佳 译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76罗马帝国早期经济政策(上)

    罗马帝国早期经济政策(上) 1.早期帝国经济政策 首先,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减少国家干预.早期罗马帝国时期,经济生活的进行,几乎很少受到国家政令的限制." 除了赋税而外,我们就简直找不出政府推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11中国新石器时代经济(下)

    中国新石器时代经济(下) (3)辽河平原.华南地区 距今5500年以前,辽河平原生活着一些新石器时代中期发展阶段的农业部落.其中西辽河两岸至河北省北部地区的红山文化比较典型.聚落中的房址为大小不同的方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15古巴比伦王国经济

    古巴比伦王国经济 1.从乌尔第三王朝到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21世纪末,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作为主要胜利者的阿摩利人从此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阿摩利人是北部塞姆族的一支,占据苏美尔平原后,较快地同阿卡德人融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16亚述帝国经济

    亚述帝国经济 亚述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北部,原是以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亚述城为中心的城邦.公元前9 世纪初亚述再度强盛,国王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 年)和他的儿子沙尔马纳塞尔三世(公元前85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17新巴比伦王国经济

    新巴比伦王国经济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 年建立,前538年为波斯所灭,历时共88年.公元前612 年亚述帝国崩溃后,其领土北归米底,南部为新巴比伦王国所有.新巴比伦王国的领土,大约包括美索不达米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