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人生》我的家(九)
2012年8月17-19日,爱人陪我赴汾阳市贾家庄裕和花园酒店,参加“中华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坛暨国际儒联第五次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全国最大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之一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杏花村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就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而尤以晚唐大诗人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七言绝句,千古流传,家喻户晓,使汾酒再度成名。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也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汾酒文化源远流长,是晋商文化的重要一支,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
在汾酒厂花园中一座表现“牧童遥指杏花村”优美意境的雕塑前,留下了我们“到此一游”的足迹。
2012年9月23日,爱人和我一起参加了进山中学的校庆活动。期间,见到了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同学,大家畅叙友情,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显得格外亲近。“文革”时期两派的同学,当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如今是“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校庆会场上,我还见到了几位当年的老师。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而如今,一个个已是满头白发。当我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我心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傅汝励[1]老师人称“老黄牛”,当时在学校政治处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担任高六十二班团支部书记,和他接触较多。他对我非常关心,我也一直非常尊重他。
这是我和爱人在镌刻着《进山赋》浮雕前留下的纪念。
我市的饮马河公园位于府西街和旱西关之间,是城西水系中一座幽静、典雅、别致的去处。这里,戏剧、歌曲、舞蹈等群众性文娱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2013年6月28日,我和爱人第一次来到这个公园,就被那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场景吸引住了,置身其中,真叫人流连忘返。忽然,一池荷花映入眼帘,你看它们,有的争奇斗艳,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才露尖尖角”,千姿百态,妩媚动人,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看,争相用手机拍照。荷花池北面的一片空地上,摆着许多铁花架,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我们赏花时,巧遇我的老上级张仲先生,他热情地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
2013年7月13日,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省人大常委会议厅举行,进行换届选举。爱人陪同我出席,并拍摄了这两张照片。上面的一张,是我和前任会长相从智[2]先生的合影。相会长的理论和史学功底都很深厚,身居高位,待人却和蔼可亲,彬彬有礼,颇有长者风范。他曾为我的第一本书《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作序。
2015-6-14日,我应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之邀,在太原文庙《山西国学大讲堂》作“谈谈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的讲座。稿子在2014年9月提交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的基础上,依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一步细化深化,发表在《光明网》上。
2015年6、7月间,太原六中“老三届”的同学们组建了自己的微信群,在这里,许多好久不见的同学,有了联系。微信群成了大家联谊、交流、探讨、学习的精神家园。有同学发了一张1968年12月25日我们班27名同学的合照,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写《回眸人生》学生生活的时候,我就想把这张40多年前的老照片作为珍贵的资料写进去,可惜找不到了,只得作罢。有了群,大家一交流,我的心愿也就了却了。现在,我把它补记在这里。
前排左起:张志英、李兰英、李国振、邢小兰、张小蕊、贾步芳、马美君、张连子、杨云霄。中排左起:范雪花、王桂华、许立人、刘建才、刘孝胥、贾陆英、吴云卿、杨崇秀、乔生秀。后排左起:刘效智、周广强、张晓和、张任、王义鼎、杨志忠、李双禄、郭俊在、靳福祥。
[1]傅汝励:原太原六中(进山中学)政治处主任、副校长。
[2]相从智:原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山西省省长助理、山西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