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给哥哥寄了一首诗,苏轼随手回了一首千古名作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10期)

公元1061年的八月,历经长达一年半的等待和准备,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了制科考试。制科是高于进士科的终极考试,不定期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在这场高手如云的制科考试中,苏轼再次高中,被评为三等,苏辙为四等。制科共分为五等,但一、二等只是虚设,从不授予人,合格者一般授予四等。

苏轼之前,宋朝立国一百年来,制科被评为三等的,只有吴育一人,苏轼是第二人。对于这样的好成绩,苏轼既兴奋,又略感不安,谢表时谦称“误占久虚之等”。

高中制科后,苏轼被授予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的官职。宋朝为了制约地方行政长官,通常会给知府或知州配给一名签判或通判。

严格来说,签判并不是地方官员,而是直属中央机构。比如苏轼,他是大理寺评事,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审判员,下派到凤翔府监督知府,知府的命令必须经过他的签署才能生效。

凤翔府是西北重镇,苏轼的第一个正式职务就是凤翔府签判,起点可谓相当之高。是年十一月,苏轼正式赴任。

这是苏轼和弟弟苏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长久的分离,兄弟二人依依不舍,苏辙更一直从京师开封送到了郑州的西门。

走到渑池时,苏辙给哥哥寄了一首《渑池怀旧》,回忆五年前二人赴京赶考时路过渑池的情景。看着弟弟满纸的惆怅和哀伤情绪,苏轼和诗安慰道: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首联,苏轼用一个比喻开宗明义道,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迁徙漂泊的过程,而在每个地方留下的痕迹就像下雪天飞鸿的脚印,转眼间消失不见。

颔联继续围绕这个比喻开导苏辙道,飞鸿偶然在地上留下脚印,然后继续飞向其它地方,哪里会计较那些脚印呢?此两句既豁达,又充满哲理。

颈联回到现实,五年前,我们路过渑池时,还曾和一位老僧闲聊,如今,这位老僧已经圆寂,成了一座新塔,当年题诗的那堵坏墙也不见当年的字迹。

尾联是对苏辙的安慰,你还记得当年我们赴京赶考时的崎岖山路吗?现在的我和当年的情形何其相似,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累得直叫唤。潜台词是,过去的事不必悲伤,应该坦然面对今天的坎坷,因为明天或许还有更多荆棘。

这首诗写得极为随意,又让人心神为之一振,是啊,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哪里会去纠结自己的脚印呢?唯有天空才是我的舞台,远方才是我的归宿。

诗贵随性,苏轼的这首和作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作,正因如此。从开头的比喻起兴,到接下来的有感而发,再到中间的今昔对比,以及最后的灵犀一点,浑然天成,蕴藉悠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