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王羲之的书法人生

魏晋书法,名家辈出,其中之佼佼者当首推王羲之(321—379)。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唐太宗李世民说他“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经历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哪怕是家学深厚,耳濡目染,他在学习上还善于偷师。

作为王谢子弟,王羲之从小就可以看到当时最出色的书法作品。据史书记载,他七岁善书,12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书论》。作为书法史上最有拼爹资格之一的人物,学习居然还需要“窃”。我们岂不是更加应该努力啦!

王氏一门皆善书,因为年代久远,现存唯一一张那时候的书法大家的真迹是一张王羲之远方侄子王珣的书法《伯远帖》。

王珣  《伯远帖》  25.1x17.2cm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字才是王珣噢,前面后面都是后面的人写的,题目是乾隆写的,后面是董其昌写的。)

第二阶段:哪怕是书法根正苗红,但是他的人生不设限,转益多师,他的世界无限开阔。

王羲之的老师是卫夫人,大家可能不怎么听说,然而她的老师是与“草圣”张芝齐名的钟繇,一代书法大家。卫夫人留下的书论《笔阵图》至今成为书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按说好好继承前辈衣钵,那书法写得也够溜了。像现在的许多学校里的本硕博生们,老师嘛厉害,自己学学像老师便一生无忧啦,还求个什么呢?然而人生若就此设限那就不是王羲之啦!王羲之自述:“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 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什么意思呢?多走出去看看吧,看多的话,世界比我们原先想得更美好。王羲之不因为自己是根正苗红的”学院派“而固步自封的原因很简单,出去走走,我们的人生还可以比现在更美好啊!

首先分享写小楷的祖师爷三国时期曹魏 钟繇的楷书《荐季直表》(民国时期为了躲避日本人,原迹放在地下后来拿出来就变成了一堆烂泥了,现在给大家看的是珂罗版印刷的)

图片有些模糊,幸好古人还有拓片传世。

接下来看看后世普遍认为是王羲之学习钟繇写的小楷(原作未能保存至今,不过还有拓片留下)——《宣示表》,看看羲之的变化吧!

第三阶段:人生不能要得太多,王羲之晚年不求仕进一心墨池,心手相合终成万代“书圣”。

眼界打开了,勤奋也很重要啊!

中学的古文课,宋代曾巩的《墨池记》中这样记载——“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

王羲之的书法流传至今已经看不见任何真迹了,如今我们想要感受他那“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书法风采只能透过唐宋时期书法家临摹留下的作品了。别人临摹的都这么好看,真迹可以仿佛!

《快雪时晴帖》 唐摹本 23X14.8cm  行书4行 28字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游目帖》 唐摹本  纸本 11行 102字 草书

又名《蜀都帖》

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毁于火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平安三帖,是指王羲之的三个行书尺牍作品《平安帖》(亦称《修载帖》)、《何如帖》和《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纵24.7厘米,横46.8厘米。“平安三帖”亦统称《平安帖》。

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何如帖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帖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丧乱帖》 东晋永和年间 硬黄纸本  28.7X63CM

现收藏地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丧乱帖》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

《丧乱帖》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帖》释文: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

《得示帖》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为晋朝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唐人摹本。纸本,草书,纵23.5厘米,横26 厘米,7行共58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寒切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写。纸本墨迹,草书,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寒切帖》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万岁通天帖》局部:

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纵26.3厘米,横32厘米。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远宦帖》又称《省别帖》,草书,6行,53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王羲之的影响

这里我们透过历代的书法大家学习《兰亭序》的作品,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来看看后代人受王羲之的影响。

史上最逼真的兰亭序 神龙本

《冯摹兰亭序》卷  唐/冯承素摹  纸本  行书

24.5x69.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

笔意上最接近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褚遂良临兰亭序》题有“褚摸王羲之兰亭帖”的珍迹,传至清代,又有“兰亭八柱第二”之称。褚遂良,唐代初期著名书家之一,字登善,钱塘人,官至尚书右仆射,曾受命临写过“兰亭序”真迹。此帖纸本,纵二十四厘米,横八十八点五厘米。帖后有宋代著名书家米芾题诗一首,还有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众多名人题跋。此帖入清内府后,钤有诸多内府玺印记,现亦藏于故宫博物院。

下图是最能体现意韵的摹本——虞世南摹《兰亭序》

《虞世南摹兰亭序》卷 唐 虞世南摹 纸本 行书 24.8cmx57.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赵孟頫《玉枕兰亭序纸本》13.8x32cm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期间大家饮酒赋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传咏千百年的《兰亭序》,即为此序文!王羲之贵为书圣,这幅作品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玉枕兰亭序",是赵孟頫缩临《兰亭序》,为携带方便,可以随时展玩。这卷"玉枕兰亭序"高比通常所见的《兰亭》拓本小了将近三倍,但书写自如,气度雍容,不但形模毕肖,那种婉转遒美、玉润珠圆的神韵,简直可与唐代诸公的摹写一争高下。今与善鉴者共赏。

文徵明临《兰亭序》 29.2x120.5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于明嘉靖戊午年春三月,文征明时年八十九岁。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留有《甫田集》。

王铎 《临兰亭序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也临兰亭序,拍卖会上的,水平高低自己考察~

临王羲之书法必备套装纯狼毫毛笔~

(扫描图中二维码可购买视频示范用笔)

关注微信公众号,联系后台免费获取高清大图~

【往期回顾】

洛神赋与雅歌书——中西方古代的爱情诗

赤壁赋——两代书法大家的杰作

“一出声便俗”的云林生活:清洁仅次于高洁 | 倪瓒山水画临摹赏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