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敲西瓜了,它不会回答你。
这是九匠的第63篇文章
不要再敲西瓜了,他不会回答你。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从超市买回来的每一个西瓜,可能被不同的人敲了无数遍了。
去超市最常看到的情景之一,就是卖西瓜的堆旁总是围着人在敲瓜。每个人都像行家里手一样,一手把瓜举到耳边,另一手不停用手指敲,眼睛很专注,也很有内容,仿佛从那敲瓜声里听出了什么肯定信息。更多时候换着敲了几个后,并没有买。
所以,如果你买回家的西瓜有局部熟透溃烂的情况,还真未必是挤压的,大部分的情况是被众多敲瓜人敲的。
人们为什么喜欢敲西瓜。一琢磨这里面可就好玩了。
上大学时候,一次跟一平时只喜欢看女友啊,知音啊的男同学逛书店。那天碰巧书店在清理库存,好多旧书十元一本,其中不乏一些大部头的好书。一番搜刮下来,我俩各买了几本。
我一看那兄弟手里的几本,竟是《追忆似水年华》《卡拉玛佐夫兄弟》《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等几本可以当枕头的大书。我就暗想,看来平时是轻看了,就跟买瓜一样,不敲一敲,仅仅凭看是不知道熟与生,深与浅的。
但这故事没完。过了几天后,有次聊天问他上次买的书看完没?他回我都没看,压在书桌最底下。问他为何买了不看,那可都是好书。他再回我:“谁规定了买了就要看。那都是好书吗?我只是觉得反正都是花十块钱,那买厚一些的当然划算啊。”
这理由堂堂正正,充分得一马平川,神仙也找不到反驳的话。所以说你即便是敲了瓜,只要它不回答,没切开之前,你还是不知道准确信息。要想有保证有个办法——买一半。
既然判断不出来,让人不明白的是为何人人都喜欢抱个瓜敲一敲。
朋友圈里有一批做文案和设计的人,每次跟他们吃饭聊天,那主题怎么绕都会回到对甲方或者上级的吐槽上。
让我伤心的是每次他们指出来需要修改的都是我自认为是点睛之笔的地方——
一个设计稿不从第一稿改到第二十遍的最终稿就不算完,重要的是改了一大圈后你会发现对方又觉得还是第一稿不错了。
这就像买西瓜,敲第一个的时候摇摇头放下了,等到敲完十几二十个后,最后抱着去买单的反而是第一个。。。那我就不明白了你敲这一轮干嘛?敲瓜姿势很帅?还是借机练六脉神剑?
这些都不算啥,最可恨的是遇到不懂装懂的甲方,会盯着你给的方案细看半天,作思考状,最后给你提出一堆不着边际的意见。。。
有次真是去超市买西瓜来着,正好一个阿姨在选瓜,看她好像很懂的样子,就问她能否帮着选一个。她敲了敲手边的一个,然后说这个应该不错,接着就放下瓜空手悻悻而去了。我就想我是不是让人难堪了。
日子长,见得多,就明白每一个喜欢敲西瓜的人不是因为能听声音里辨别出来,是因为大家都这样买瓜的,你不这样做,你就是对西瓜的不敬,就羞辱了它。。。到底了一个“装”字。
所以别再动不动去敲西瓜了,它又不会回答你。
果家,
出过海,定居过西藏;
当过码头工人,做过报社记者。
现为“九匠”水果品牌创始人。
新朋友如何关注“九匠”
①点击本文标题下方蓝字“九匠”,会出现“查看公众号”,进入之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