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中国行:东北偏北,直到最北(上)
极致中国行:东北偏北,直到最北
Travel Until the Northernmost of China ·Ⅰ
Leon君
国疆巡礼 | 1.11-1.20, 2020
东北对我来说,毫不陌生,尽管出生和成长都在南方,但总感觉造物主在创造我的时候,顺手拿了一瓶tag为「东北」的灵魂粉末,撒入我的生命之盆。
以至于我每次游历东北,都有种回家的感觉。
它还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一旦我踏上那片土地,就能自动切换成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以及迅速适应冬天室外和室内的巨大温差。
◆ ◆ ◆
前三次不同时节的东北之行,让我领略了茫茫林海、千里沃野的壮丽。
如今我第四次造访白山黑水,又特意挑在寒冬腊月,则是怀揣着「极致中国行」的人生新目标,一路北上,直抵中国境内的最北端——漠河。
在追寻极北的同时,向极寒天气发起挑战。
这次入境东北的第一站,我和小伙伴们选在了吉林……对,就是吉林省吉林市的那个吉林。
选它作为「极北之旅」的起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里有着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以及,著名的松花湖滑雪场。
冬天去东北,最正确的打开方式莫过于——滑雪、溜冰、赏冰灯,在南方冬天体会不到的快乐,去东北全方位满足。
◆ ◆ ◆
松花湖滑雪场:现实版「冰雪奇缘」
位于吉林市南郊的松花湖滑雪场,与其说是一座雪上运动中心,不如说它是一个冰雪主题度假山庄。
这里不仅有大型的多功能滑雪场,还设有直达山顶俯瞰全景的缆车索道,以及围绕雪场所建的吃喝玩住一条龙配套设施,俨然一副小镇生活圈的样子。
若是极度发烧的滑雪爱好者,在这儿呆上一整个冬天都不用下山。
穿着如机甲战靴一样沉重的雪靴在路面行走着实不便,但踩上白如盐田的雪地,立马顺滑起来。
雪道两边有红色的绳网做隔离防护,一侧还装有露天的传送带,俗称「魔毯」,直接连人带雪板送上坡顶。
掌握平衡是滑雪的第一要义,既能让自己在平地顺利地启动,又能在下坡时稳稳地刹车,这样才体会得到冰雪里的速度与激情,不然就只剩疯狂摔跤、一蹶不振的湿度与悲情。
为什么我要强调湿度呢?
因为在雪地里摔跤,磕碰其实倒不是大问题,最麻烦的是当你自信满满地来趟短道速滑的时候,一个没控制住,摔个屁墩儿,雪板击起好几层雪花,变成冰碴子全扬到衣服里去了,刚开始还没感觉,过一阵子,你就会突然发现后背凉飕飕的,那叫一个酸爽……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VLOG:雪中冲浪(15'')
滑雪的三个小时,时间流逝得飞快,小伙伴们刚能自主滑上一段距离,就快到点了。
所以千万别觉得时间多,不要因为害怕摔跤而踟蹰不前,放开手脚,在冰天雪地大干一场,才是滑雪的终极奥义……勇气,能够融化恐惧,升腾起一往无前的畅快。
等到达山顶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白雪皑皑的树林,脚下是松软得好像棉花糖似的厚厚的积雪,踩上去发出引起极度舒适的「咯吱咯吱」声,我们开心地扑上去各种撒欢儿,像极了刚出院的智障儿童。
这种盛大的雪景,着实可遇而不可求。
也许是我们把好运气都用在了松花湖,以至于转日我们前往雾凇岛观赏正宗的雾凇,看到的景象却还不如坐缆车时看的震撼。
◆ ◆ ◆
雾凇岛:雪精灵之国
和国内许多景区一样,这里也被建成了需要收门票才能入园的商业景点。
一人65元的门票,总体来说,削微有点不划算。不过,既然花银子了,那么就一定要把照片拍得足足的再打道回府。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雾凇岛上的树木过于稀疏,或是地势低平的缘故,当我端起相机时,总能不自觉地与昨日山间密集的雪淞林做对比,从总体上看,雾凇岛的树丛更像是公园里散养的「绿化带」,少了些原生态的粗犷和野性。
在我的镜头里,多像是一幅意境朦胧的水墨画啊。
可能这就是雾凇岛的魅力所在吧,相比大气磅礴的林海雪原,它显得更加细腻精巧,大面积的留白给人以凝神遐思的无限空间。
这些纤细的雪中精灵,并不是哪里都会出现的,它们只孕育在这数九寒天里终日不冻的松花江畔。
雾凇岛景区除了自然景观,还有一部分人工开发的休闲娱乐区,里面摆放着木刻、冰雕供人拍照打卡,中途累了饿了还可以进木屋休憩,吃东西。
而这里卖的最多的小吃要属冻梨、冻柿子和冰糖葫芦了。
冰糖葫芦不用解释;冻梨、冻柿子,南方的同学可能不太熟悉,它们都是用新鲜水果冰冻而成,冻梨会从白梨变成乌紫色的「黑梨」,冻柿子还是橙红色;这两种水果在户外冻得像石头一样硬,需要解冻以后才能吃。
说到户外冷冻,我在后面的行程中,渐渐感受到东北人对这天然「冷库」的执念有多深,用两句话来概括便是——「万物皆可冻」、「万物皆可冰糖葫芦」。
哈尔滨:冰糖葫芦「世博会」
从吉林转战到哈尔滨之后,我们发现哈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糖葫芦的商店和摊贩。
话说冬天在哈尔滨街头,一定要来一串冰糖葫芦,比夏天吃冰棍还痛快。
必打卡的几个景点如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之前都曾去过,此行陪小伙伴们故地重游,感觉夜幕下的哈尔滨还是不改当年的浪漫情怀,依然美丽「冻人」。
东北烧烤:超热情、超大份
要说在东北,「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属于「基本操作」自不必多言,但这次来东北人的豪迈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们就座以后,菜还没点齐,服务员就唰唰端上来免费的餐前小食——虾片、泡菜、酸黄瓜啥的倒也挺正常,海底捞也这么干……但是,后面竟然还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和玉米粥,我就有点不淡定了,这赠品也太实诚了吧,感觉啥也不点就能吃饱喽。
所以,为了留肚子吃正餐,我们都不太敢去碰饺子和粥,因为烧烤的分量也很大啊,尤其是招牌炸蛋,以为是类似台湾那种烤鸟蛋,结果上来一串三个,每个都跟鸭蛋那么大,一人一串都吃不下……嗐,我们还是太天真。
不过话说回来,东北烧烤的味道是没得说,性价比也超高,一桌菜吃到撑,人均不到50块,我真的是太爱这白山黑水了。
俄餐:幸福老俄楼
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就餐,胃口和心情指数都迅速攀升。
我们点了几道必吃的经典菜式——红酒牛排、俄式煎马哈鱼、猪肉饼、罐羊和罐豆腐,以及红菜汤、沙拉和一些小食。
这些菜品陆陆续续呈上来,摆满了一桌子,看起来非常有食欲。
要说这老俄楼的西餐,还真挺物美价廉的,团购一份多人套餐,折算下来人均才90多块钱,吃得舒舒服服。
吃饱喝足,还剩点时间,我们走去对街的哈工大打了个卡,然后就拉上行李,直奔哈尔滨火车站,登上K7039次列车,直指国境最北端——漠河,揭开此次「极北之旅」压轴大戏的帷幕。
To Be Continued
下期预告:东北偏北,直到最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