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
老家有一条大河穿城而过,火红的夕阳下,晚风拂倒了一片芦苇,芦苇下,是肥沃还浸润着河水的黄泥巴,这泥巴多是挑去给人做那形态各异又栩栩如生的陶土去了。
我的父亲生于长于着大河岸边,似乎是这大河的雄伟、陶土的沉静塑造了我父亲寡言而沉稳的个性。
于是,那日回老家,父亲提出要与我一起做一个陶罐带回城时,我不甚惊诧。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做陶时是不喜欢他人打扰掺和的,可我还是应了下来,毕竟我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增进父女情感的时刻。
回村途中,我们将车停在了河滩上,我与父亲拿着两个桶挑了满桶的泥。父亲刨泥,我便用河水和泥,泥中还混着芦苇的清香,我像是终于明白为何家乡的陶土中总是掺着一丝沁人的芬芳。父亲说这叫“练土”。
进到庭院,父亲让我将练好的陶土放到筐中浸一下,自己则去搬拉坯机去了。所谓拉坯机,也不过是最传统的大转盘。父亲将一块泥放到盘中央,用双手手掌鼓起的部分,压起泥块,像是抱球一样,使泥块与拉坯机粘紧。父亲叫我往他手上沾点水,并打开拉坯机的开关,转盘转动后,父亲满是水的手往上轻轻用力拉。大概每转一周,就上升一高度,然后重复压的动作。再向上拉,在压,反复好几次,渐渐地,陶罐就初具模样了。
父亲说,接下来是定中心的重点,让我来完成,由他指导。我接过父亲手中的陶塑,学着样子摆弄了几下。然后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右手食指与拇指并拢,左手拇指伸出,顶着右手的食指跟拇指。双手手掌向父亲一样抱着泥块。父亲突然将手放到瓶口,灵巧的塑形。又说我只顾着底下,上面的瓶口都转成团了。我盯着父亲饱经沧桑的手,不失巧捷地筑着陶,猛然发觉自己与父亲的距离之近,心灵似只隔着一方陶罐的天地。
陶罐上釉出窑时夕阳正红,映着余晖。通体漆黑的器体,被夕阳镀上一层暖色的边,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我感到一种沉厚的温润,这一器陶罐就像那雄伟大河以及芦苇下那厚重泥滩的缩影,也是我的父亲,用器物作为承轴,来表达他不知用何言语来描摹的感情----沉厚而温润。
我想我忘不了,那陶土凝住了两颗依偎的心。使因寡言而筑起的隔阂被打破,使情感宛如那日的夕阳般火红而深刻。
回程途中,我与父亲由这次手工聊到传统的陶艺,又聊到早已是经年前的年少往事……原来还有那巴掌大小的竹篮、青竹叶制的短笛,甚至是那木箱背包都曾见证过这对父与女相伴相依的日子……
至今,那陶罐还置于我的桌案上,浸染着每日夕阳的余晖与淡雅的墨香,温润而沉重……
作者简介:
钟宜霏。古风的狂热爱好者,